三個多月前,上海市在全市復工前夕打出恢復經濟發展的組合拳,發布了關于印發《上海市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振行動方案》(下文簡稱《行動方案》)的通知。
其中,《行動方案》就包含車市提振辦法:為了大力促進汽車消費,上海將在年內新增非營業性客車牌照額度4萬個;并按照國家政策要求階段性減征部分乘用車購置稅,對置換純電動汽車的個人消費者給予一次性10000元補貼。
隨后,新政策在一片歡呼聲和質疑聲中開始實施。
而從隨后兩個月滬牌拍賣的情況來看,雖然《行動方案》并未完全解決上海因疫情沖擊而變得薄弱的汽車消費行情,但由于新增4萬個非營業性客車牌照額度,此后的實際上牌數都得到了有效提升,這也反映出《行動方案》有效提振了汽車消費,刺激了汽車市場的增長。
正在爬坡的拍牌市場
自去年12月以來,上海合計拍賣總數總體穩定在1.1萬輛,浮動空間在500-1000輛之間,在《行動方案》實施4月份合計拍賣總數10644輛,5月為10500輛。
從參與競拍人數來看,自去年12月份以來,已出現連續6個月下降,今年4月約有18.3萬人參與競拍,5月競拍人數下降約1.2萬人至約17萬人。
當然,競拍人數下降除了是人均收入等原因導致汽車消費市場不振外,主要還是因為配合上海市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上海國拍各服務網點自4月1日起暫停對外服務,導致4月和5月很多相關企業無法正常營業,上海國拍網點關閉,導致私牌拍賣人數有所下降。
因此,在5月提升至6.2%的中標率,甚至創下近一年的新高,中標率可謂慘不忍睹。
而新政策實施后的首個月,也就是6月,上海個人額度投放15200輛,個人在用車有效額度委托拍賣492輛,合計拍賣總數15692輛,比上個月增加了5188輛。
時間來到7月,個人額度和合計拍賣總數都有不錯的提升。其中,個人額度投放15400輛,個人在用車有效額度委托拍賣1794輛,合計拍賣總數17194輛。
在個人額度和合計拍賣總數等數據提升的背后,也意味著中標率的提升。
其中,5月參加拍賣人數17.06萬人,中標率6.2%;6月參加拍賣人數17.39萬人,中標率9%;7月參加拍賣人數17.10萬人,中標率為10.1%--對于參與滬牌拍賣的人群來說,近三個月的中標率都會比上一個月高出不少。
《行動方案》的提振作用不止于此。
在人均得牌率增長的同時,還伴隨著逐漸遞減的最低成交價和平均成交價。數據顯示,5月滬牌最低成交價92400元,平均成交價為92527元;6月最低成交價91800元,平均成交價為91926元;7月最低成交價91700元,平均成交價為91786元。
與此同時,在“人均得牌率”得以提升的同時,上海的總體上牌量也實現大幅增長。
上海經濟信息中心數據顯示,7月上海總體上牌數是65501,同比增長33.36%。具體分類型的上牌情況是:進口小客車(含轎車)5497;國產轎車11014;小型客車(除轎車)16919。新能源小客車29092;大型客車490;小型、大型貨車分別是1741和748。
上述7類車型在同比、環比等數據皆有著較大幅度的提升。
其中,國產轎車、小型客車、大型客車、小型貨車的同比增長20%以上,新能源小客車更是同比增長超過60%;環比數據上,進口小客車環比增長21.51%,國產轎車環比增長26.77%,小型客車環比增長29.11%,大型客車環比增長超300%。
種種跡象表明,在《行動方案》的促進下,上海的汽車消費市場正在復蘇。
尋找汽車消費的驅動力
所言的上海汽車消費市場復蘇,確有其事。
今年7月,上海市汽車總銷量為6.07萬輛,同比增長4.9%,環比增長2%。同月,全國銷量為157.48萬輛,上海占全國汽車銷量的3.86%,在全國所有城市銷量排名中位列第一。
可見6月復工后上海汽車市場的明顯反彈,而《行動方案》便是其中一股重要推力。
從汽車廠商來看在著6.07萬輛的汽車銷量中,特斯拉以9301輛的銷量位列第一,上汽大眾以4836輛的銷量位列第二,上汽通用別克以3099輛的銷量位列第三。
具體車型上,今年7月的上海市車系銷量前十中,Model Y以6210輛的銷量位列第一,Model 3以3091輛的銷量位列第二,朗逸以1740輛的銷量位列第三。
即便將統計時間擴大到2021年07月-2022年07月,上海市車型銷量前三仍無變化:Model Y第一(32830輛),Model 3第二16449輛,朗逸第三(13096輛)。
從主要銷量車型中不難看出,新能源車正在逐漸替代曾經燃油車長期霸占的銷量榜首。而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隨著新能源車被大力推廣,上海出臺購買新能源車送“綠牌”相關政策。
相關信息顯示,盡管受原材料漲價、芯片短缺、新能源車補貼退坡、疫情等影響,新能源車產品的終端價格甚至普遍上漲了5000-10000元之間。今年一季度,上海新能源乘用車銷量仍有5.8萬輛,新能源車占比47%,達到新車市場的近半數。燃油車銷量6.5萬輛,同比下降22.4%,總體銷量12.2萬輛,同比下降1.5%。
隨著新能源產品不斷豐富和智能化水平的不斷升級,上海消費者們已經對新能源車的認可度不斷提高,新能源車市場也由政策推動轉向由市場拉動階段。
這一認可也體現在終端市銷量上:相較于車市整體產銷下降,新能源汽車產銷兩端同比均取得不錯的增長。
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8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52.9萬輛,同比增長111.2%;1-8月新能源乘用車國內零售326.2萬輛,同比增長119.7%。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28.3%,較2021年8月17.3%的滲透率提升11個百分點。
而作為汽車消費的重要場所,上海居民苦于拍牌久矣。而包括《行動方案》等在內的一系列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推出增加購車指標、放寬牌照限制等措施,刺激汽車消費。
除了上海之外,深圳市也提出增投放2萬個普通小汽車增量指標,通過專項搖號活動,對購置新能源汽車的中簽者,給予最高不超過2萬元/臺補貼;廣州市為鼓勵購買新能源車,增加3萬個購車指標;北京也進行了2022年新能源小客車指標配置……
以北上廣深為代表的一線城市,由于交通的特殊性,拍牌難等購車問題顯然無法被根治,但隨著一系列“救市”政策的實施,相應區域市場的汽車消費也會進一步被提振。
好消息是,對于新能源市場這一推動汽車消費的重要戰場,除了此前供給改善疊加油價上浮影響,帶動了電動車訂單表現火爆之外,根據最新消息,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延續實施至2023年底,或將進一步促進汽車市場的消費。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184921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