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車展已經展期過半,人們對新能源汽車的關注度卻有增無減。這不僅僅是因為,新能源汽車發展與每一個人的關系巨大、還在于新能源技術的發展仍然走不出重重的迷霧,以至于縱然就是企業再重視新能源汽車的打造,也會讓人們或多或少的產生著對新能源技術的糾結。如新能源與安全的矛盾問題、新能源里程與動力的結合問題以及與市場的接受融合問題等等,都是新能源難以順利走入市場的主要原因。所以,針對新能源的糾結問題,既不能知難而退、更不能一想天開,這確實說明發展新能源汽車的任重道遠。
據鳳凰汽車4月30日報道,之所以說新能源汽車處在糾結的過程之中,這不是從新能源自身的進步與停止本身來衡量的,而是將其與現有的傳統技術比較而成的。在這種情況下,新能源汽車的節能環保能力、安全保障特點,就成了最為關鍵的問題。特別是在一些新能源車自燃現象屢發生的情況下,人們所注重的安全就顯得格外重要了。由此不難看出,令人感到糾結的,已不僅僅是技術本身;它更在于人為因素所形成的困擾,如政策層面的猶豫不決、管理層面的地方保護突出等等,均成為新能源發展中的無形阻力。所以,盡管從車展的現象上看,企業的積極令人欣喜,但只要是存在著糾結得問題,那么新能源發展只能會是艱難中的行進。
瓶頸技術糾結為何讓人容易知難而退
對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盡管在一個階段內進步的很快,但也不可否認的是,時至今日,仍有一些核心技術層面的問題有待進一步突破。像純電動汽車的行駛里程問題以及電池組相應的安全保障問題,都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電動車輕量化與小型化的發展腳步。在這種情況下,一些政府與大企業容易知難而退,也就成了新能源車遇冷的關鍵。像美國政府能夠放棄2015年電動車市場計劃以及一些企業的態度轉變,自然就讓新能源汽車處在很尷尬的地步,這就從很大的一個方面反應了電動車技術的糾結問題。
對于美國來說,應該是最早實施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的市場,像普銳斯在美國的占有率,已經超出了這個企業的很大制造比重,這就說明了,美國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鐘愛程度應該是最大的。然而,他們能夠在電動車發展上,及時的放棄2015年電動車100萬臺市場推廣的計劃,除了他們意識到電動車所存在的核心問題之外,更重要的還在于對電動車的信心不足。另外,一直提倡電動車發展的車壇巨子戈恩,也在逐漸對電動車失去信心,這也反映了從政府到企業,都在面對電動車發展緩慢情況下的態度。所以,要想不讓人們對核心技術再糾結。只有先突破圍繞著電動車的核心技術瓶頸,電動車的發展才會快起來。
人為因素糾結讓新技術裹足不前
具體到人為因素造成的電動車糾結問題,除了一些不負責任的言過其實以外,再有就是管理層面的限制與保護問題。特別是,國際上對電動車猶豫不決的當口,按理說,在國內恰恰是趕超的良好時機,如果,僅僅是由于地方保護的影響,使國內的電動車發展被人為的堵塞,那才是最令人遺憾的新問題。或許,在美國等汽車技術發達市場一旦將電動車瓶頸問題解決了,我們那時的趕超自然就更沒有什么希望了。可以說,對于國內電動車的發展,的超前制造能力,已經得到了國內外的一致認同。一方面是他們的鐵電池技術,已經經歷了市場的檢驗、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地方保護等人為因素的阻力,使得這家自主企業發展舉步維艱。所以,對于國內市場來講,既然要發展電動車,就需要有”英雄不問出處”的認識魄力才成。
應該說,對于鐵電池技術,從比亞迪推出開始,人們也在擔心他是否能夠勝過國際流行的鋰電技術。但就是因為有了通用沃藍德電池的自然與爆炸,使得比亞迪鐵電池(在制造過程中專門有一項將電池放在火上燒得流程)更加人人矚目。而在產品的耐久性層面,比亞迪電動車的耐久程度,也是經受了市場的全面考驗。就在不久前舉辦的媒體試駕中,人們試駕已行駛了30萬公里的比亞迪電動車e6,還是在中滿電的情況下,可以全程跑出280多公里的距離……。由此不難想象,國內電動汽車的技術水平已經達到了很高的程度。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比亞迪電動車仍然受阻于其它地區市場,這就明顯的顯示出地方保護意識在影響高性能電動車的推廣。為此,人們糾結的并不只是比亞迪電動車的市場推進,更在于國內電動車各自為戰的心理,很容易錯失掉彎道超越的發展契機!
平心而論,在上海車展上,各個企業推動的電動車發展技術,確實讓業界感到振奮!由于客觀上瓶頸問題的存在,自然就會讓企業更加重視技術的突破。甚至可以說,低調的對待新能源技術、可能是更好追求技術進步的開始。從這一點上看電動車的發展,顯然是頗值得期待的。對于國內新能源汽車發展來說,更重要的顯然是解決地方保護等人為因素帶來的困擾,相信,如果國內能夠給電動車發展創造出一個”能者上”的環境,我們的發展自然會有難以想象的快速的……。
來源:鳳凰汽車
作者:凌然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1920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