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理委員會、臨港集團指導,上海市人工智能行業協會主辦的2023全球人工智能開發者先鋒大會(GAIDC)2023年2月25日-26日在上海舉行。
蓋世汽車了解到,上海作為全國汽車產業重鎮,目前已經開放926條1800公里的智能網聯汽車道路,累計向28家企業612輛車頒發了道路測試和示范應用的牌照,測試里程超過1300萬公里,形成嘉定乘用車、臨港商用車、金橋車聯網、奉賢停車庫的發展布局。
同時上海市政府制定出臺了《浦東新區促進無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應用》的規定,《上海市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與示范管理辦法》等相關的政策。
截至目前,上海載人示范應用累計完成18萬單體驗,洋山港智能重卡累計完成16萬箱的運輸,在出行、物流、公交、環衛、配送、零售等領域,已經實現規模化、常態化的運營。測試的企業數、牌照發放數,開放道路的里程、測試里程、場景豐富度都位居全國前列。
其中臨港新片區智能汽車產值突破2400億元,整車產量規模突破92萬輛,稅收接近100億,可以說成為臨港八大前沿產業里面名副其實的龍頭產業。
當下,臨港圍繞智能汽車產業發展正在全力推進三件事:
一、積極落實浦東無人駕駛智能網聯汽車的創新條例,在今年發布細則之后,將圍繞車云網圖,搭建相關的公司和體系,與管委會在市委市政府相關部門的領導下,把無人駕駛真正落實好。這其中包括如何提高車路協同的高質量數據,如何建立高質量的云控平臺,如何建立一批公共賦能平臺,包括算法模型,賦能創業者集聚臨港,包括如何在兩港大道、、校園、社區推動重卡上路、無人配送提速和上路,這些問題今年的重點。
二、圍繞智能汽車搭建產業體系,上海將在今年的上海車展對外發布《臨港智能汽車發展戰略規劃》,將搭建五個產業體系,包括算力、大算力芯片、AIDC。第二層臨港版的操作系統,第三層包括云算力模型。第四層包括車聯網,第五層包括整車對產業鏈的重塑和發展。
三、對外發布重磅人才政策,圍繞汽車人在臨港的創新創業,從租房、住房、安家、落戶,包括稅收的一些返還和獎勵,采取一些全方位的扶持。通俗來講只要你是汽車人,只要你有才華,不管國籍、省份、年齡、學歷,1-2年在臨港完全具備買車買房、落戶,成為新上海人的能力。背后是管委會搭建各種營商歡迎和創新創業的福地。
而作為落地臨港的L4級Robotaxi公司云驥智行也發表了對于自動駕駛產業發展的看法。云驥智行聯合創始人兼執行副總裁曹光植指出,無論是L4級別Robotaxi行業,還是主打輔助智能駕駛的乘用車行業,都正走向“自動駕駛的真正考場”——高復雜場景下的城市自動駕駛。
曹光植認為,自動駕駛的決賽已經到來。過去十幾年里,人工智能技術,包括AI算法、芯片得到了極大發展,為無人駕駛的落地奠定了技術基礎,同最新的政策立法為自動駕駛向更高等級發展開辟了的基礎條件;最后一點,自動駕駛的商業閉環已經初見雛形,比如美國已有多家Robotaxi企業正式啟動面向公眾的收費運營。
不過,要真正發展好Robotaxi,實際還有不少挑戰。好比Robotaxi眼中的臨港,仍然有著無窮無盡的挑戰,比如臨港特有的順風車、工程車、超長的公交車,在特定場景下會直接把交通燈遮擋等等。這些都是自動駕駛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面對無窮無盡的復雜場景,什么樣的技術架構能夠支撐無人駕駛走向終局,什么樣的價格才是最合理的終級架構?在云驥看來,網絡大模型端到端自動駕駛神經網絡將是一個終極方案,但對整個行業來說,顯然任重而道遠。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忻文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196743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