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4月2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3)在京召開。在4月1日上午的國際論壇上,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駐華代表白雅婷(Beate Trankmann)女士進行了主題演講。
白雅婷表示加快清潔交通發展不僅對中國實現“雙碳”目標至關重要,對于全球實現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也尤為關鍵。
圖片來源:電動汽車百人會
以下為演講實錄:
尊敬的陳清泰理事長,尊敬的李毅中會長,尊敬的陳清泉院士,女士們,先生們,早上好!我謹代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非常高興與各位一起參加今年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
今天的會議恰逢其時,各國正面臨著多重危機的挑戰,這對我們在2030年前實現SDG保護人類和地球構成了嚴重的威脅,沒有比氣候危機更加緊迫的事情了,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升至歷史最高水平,實際升溫水平可能比《巴黎協定》設定的1.5攝氏度的2倍還要高,設定的1.5攝氏度的2倍給我們帶來了嚴重的后果,從極端和破壞性的天氣事件到生態系統的崩潰和生物多樣性的迅速減少,這都是毀滅性的。
IPCC上個月所發布的報告指出,每一次變暖都會使得災害迅速升級并且惡化。我們必須立刻采取行動,我們必須著眼于未來,踏上一條能夠確保我們子孫后代生存和福祉的道路,其中交通運輸行業至關重要。在中國,交通運輸行業占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10%左右,每年超過了10億噸。因此,加快清潔交通發展不僅對中國實現“雙碳”目標至關重要,對于全球實現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也尤為關鍵。
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投資呈指數級增長,截至2022年底,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了1310萬輛,全年新注冊登記新能源汽車的注冊率達到了23.05%,這無疑是顯著的成果。但是從總量來看,新能源汽車僅占了中國汽車總量的4%左右,如果我們要公正、具有包容性的使我們的交通部門完全脫碳,我們必須在三個關鍵領域采取進一步的變革行動。
第一,以創新驅動加快布局。要充分利用我們的技術和科學進步,通過可再生能源的部署加速交通運輸的電氣化,提高能效并且創造可用的新燃料比如氫和氨。此外,數字技術和循環經濟的創新也將會改變游戲規則。實現零碳運輸需要充分利用所有的這些解決方案,同時使他們在經濟上可行、在環境上可持續,并且具有社會包容性。
第二,需要建設有利和具有包容性的政策環境。對未來交通系統的設計必須要以氣候議程為首要的驅動力量,為此,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法規和定價機制都應該對“雙碳”目標起到支撐作用,這將在確保每個人都能從低碳交通中受益的同時對自然友好型和氣候負責人的投資決策和消費者選擇起到激勵作用。除此之外,我們的學術和職業教育系統也必須做好準備,以培養具有新知識和新技能的人才。對于新能源汽車行業,包括汽車技術、氣候科學、商業和創業,以及社會經濟效益分析的結合。雇主努力確保行業的職業發展路徑,對男性和女性以及弱勢群體平等開放也很重要。
第三,我們還需要國際合作。當今的汽車產業是高度全球化的,要是我們的交通模式完全脫碳,就需要全球合作。包括知識共享,加強在標準、貿易和供應鏈方面的合作,以及公平獲取零部件和原材料,只有通過合作各國才能在可再生能源領域實現必要的進步,在全球范圍內增加新能源汽車的部署。
正如今天到場的朋友所熟悉的,自2003年以來,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一直支持中國的城市和地區開發FCV示范,我們與合作伙伴一起,從幫助進口中國有史以來的前三輛燃料電池汽車到現在,已經在8個城市部署了幾千國產車輛,約占到中國所有燃料電池汽車的1/4,我們也將這些經驗和教訓分享給了其他10個發展中國家。
展望未來,我們繼續承諾,我們愿意與國家、與地方政府合作,擴大新能源汽車的部署,并進一步推動綠氫的發展,這對于確保燃料電池汽車的大規模部署,能夠有效實現碳減排、緩解氣候變化至關重要。
此外,我們也將致力于繼續通過促進國際合作、試點政策創新、加強供應鏈,通過幫助勞動力為綠色經濟中的未來的工作做好準備,支持公正轉型,向中國提供支持。我們也期待著繼續與百人會合作,通過UNDP遍布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網絡,在全球范圍內分享新能源汽車的最佳實踐。
氣候變化將影響每一個地方的每一個人,為此,我們義不容辭,綠色和可持續的未來仍在我們的掌握之中,但是時間不多了,我們必須立刻行動。中國有句諺語說“百花齊放才是春”相信我們可以攜手一起將零碳交通的愿景變為現實,地球的存亡我們以及我們的子孫后代的生命都取決于此。
謝謝!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梅旭康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198923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