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華為又給市場吃下一顆“五年內不造車”的定心丸。言辭鑿鑿,爭議卻頗多。
有人質疑,華為此舉是為轉移視線,想蟄伏靜待時機;也有人認為,華為海外手機業務遭受重創,汽車業務要拿下更多訂單,不得不這樣做。
但或許,華為壓根沒想這么多。比起妥協式造車,華為不造車的答案呼之欲出。畢竟這早已不是要在制造功底上分出高低的時代。智能化水平才是未來汽車唯一的裁判。
ADS 2.0不再依賴高精地圖
“和新勢力、特斯拉相比,我們遙遙領先。”
4月16日,華為正式升級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并首發HUAWEI ADS 2.0(Advanced Driving System),大嘴余承東在發布會現場如是說。
華為 ADS 1.0最早在極狐阿爾法S HI版上應用,是業內首個通過ASIL-D功能安全評估的高階智能駕駛全棧系統。目前也在阿維塔11上實現了商用。相比前一代,ADS 2.0的感知能力有了明顯提升。
針對異形障礙物的識別,華為首創激光融合的GOD網絡,通過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攝像頭等多傳感融合的感知,可以對沒有訓練學習過的圖像信息進行準確識別。換句話說,車企不再需要擴充語義白名單,浪費時間和精力。
圖片來源:蓋世汽車
這有點像毫末智行的多模態互監督大模型,系統不需要理解障礙物到底是什么,只要判斷出可能影響車輛的正常行駛,就進行避讓或者繞行。
發布會現場也展出了一段視頻,搭載ADS 2.0的車型以80km/h的速度行駛,看到車輛后方站著的人可以及時剎停,同樣的場景,友商40km/h的速度依然撞了個滿懷。
視頻里的對照品牌正是特斯拉。馬斯克被稱為“激光雷達的頭號敵人”,曾多次表達雷達無用的言論,但胳膊終究擰不過大腿,早些時候破例讓毫米波雷達重新上車。
現階段,多傳感器融合感知并不一定能讓系統做到差強人意,更多是為了相互補充,冗余安全。不過要說的是,通過路測視頻可以看到,華為 ADS 2.0的確有望大幅提升駕車體驗。
比如在 ADS 2.0版本中,APA(智能泊車輔助)除了自動搜索車位、360°車位發現等識別能力,對窄車位的處理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而AVP(代客泊車輔助)據悉也將在2023年底實現。
同時高速NCA(智駕領航輔助)應對上下匝道、避障、施工修路等場景的能力也進一步提升,平均人工接管里程從 ADS 1.0的100km提升到200km。余承東的目標要更大一些,“從深圳回安徽老家大約1400公里,零接管”。
這不僅要求系統的感知能力足夠優秀,決策和規劃方面同樣不能出現明顯錯誤。這正是ADS 2.0版本的另外一大亮點,真正做到了扔掉拐杖。
ADS 1.0已經實現基于Transformer的BEV算法架構,但仍然需要依賴高精地圖,而ADS 2.0增強了對道路拓撲結構的推理,實時判斷路況,可以在僅使用標準導航地圖的情況下,實現決策和規劃。
重感知還是重地圖,業內一直以來爭論不休。從商業戰略角度看,各家選擇的方向不盡相同,從自動駕駛的落地來看,能夠規模量產的就是正確方向。但事實上,一些高階自動駕駛玩家已經默默放棄高精地圖。
“采集了9000公里的路況信息,都沒有把上海完整覆蓋。”余承東透露華為也曾試過采集高精地圖信息,但工作量實在太大,另外若將范圍擴大到全國,數據采集回傳的成本將非常之高。
其次,考慮到國家安全問題,高精地圖的刷新頻率無法實時顯示路況的變化信息。因而業內主打L4級別自動駕駛的公司紛紛開始落地車道拓撲預測的能力。這或許也會成為L2+ADAS行業的發展趨勢。
根據華為ADS 2.0城區商用計劃,今年Q3開始,15個城市將不再依賴高精地圖,到Q4,共計45個城市將落地“無圖開車”。
汽車行業的分水嶺:未來已來
至于ADS 2.0的首發品牌,華為還是把位置給了AITO問界。
這個它一手培育起來的新勢力。4月17日,AITO問界M5高階智能駕駛版將首發ADS 2.0,阿維塔11全系和極狐阿爾法S全新HI版上也將很快推送ADS 2.0。而接下來,十余款車型將陸續搭載上市。
價格方面,ADS2.0在1.0基礎上進行了調整。華為ADS包含基礎包、進階包和高階包,目前已合作商用車型是基礎包和進階包隨車標配,高階包可選擇購買。從進階包升級到高階包的價格分別是:
HUAWEI ADS 1.0一次性購買32000元,訂閱包年6400元,訂閱包月640元;
HUAWEI ADS 2.0一次性購買36000元,訂閱包年7200元,訂閱包月720元。
在官宣合作伙伴之余,余承東透露,華為和北汽極狐的合作將由HI升級為智選模式。今年4月初的百人會論壇上,余承東稱,華為與極狐的合作遇到問題,后者“產品競爭力在市場中有點問題”。
除了澄清之前言論,余承東也大贊另一合作伙伴阿維塔,表示其第二款待發布車型的設計十分驚艷。據其稱,除了問界M9,阿維塔12也將搭載鴻蒙HarmonyOS 4.0。
近期,HarmonyOS 3.0開始推送升級,流暢性大幅優化,包括語音和應用操作響應速度比上一代全面提升。新一代車機和下一代操作系統也將帶來更強性能,一個車機,可以同時支持前后五屏流暢并發。
此外,新一代系統將搭載華為鴻蒙內核。作為首個國產車載OS內核,在超低時延和功能安全方面實現國產超越,成為全球首個獲得雙認證的操作系統內核。
而將于今年秋季發布的HarmonyOS4.0將進一步實現六音區聲源定位,同時支持多人多屏多音區并發控制,以及艙內眼球位置追蹤和眼部狀態識別。
此外,華為還發布了一些列重磅產品,包括業界量產最大畫幅、最高分辨率的AR HUD,首個2K車規級光學成像模組、智能光毯以及一塊可以裝進車里的40英寸光場屏。
毫無疑問,華為通過這場發布會收獲了臺下很多掌聲,一如華為之前所有的發布會。更重要的是,華為用一場發布會證明了,不造車,華為還有很多選擇。
華為給自己的形容有很多,但“智能汽車增量部件供應商”卻一直沒有變過。據華為預計,2025年可能是汽車行業的分水嶺,智能電動車將重現功能手機到智能手機的變局。
2013年,是功能手機和智能手機的分水嶺。據余承東回憶,那個時候華為就有一種預感,很多巨頭恐怕很難活下來,一些手機廠商可能會就此消失。
事實也證明,手機智能化的變革,顛覆了整個行業。而余承東沒有明說的是,彼時,國產手機憑借性價比的優勢迅速崛起,并在之后幾年內造就了華米OV等世界級手機品牌。
不同的是,這一次,國產汽車品牌將不拼性價比,而要拼智能化水平。抓住機會的車企,將有望成為世界級汽車品牌;抓不住的,無論強大與否,都可能淪為時代的眼淚。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徐珊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200189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