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長城汽車舉報比亞迪時間已過去一周,但由此引發的“常壓油箱”技術探討熱度未減。這是因為,舉報背后涉及到油箱技術和標準之爭,引發多方關注并加入討論。
如今,大家的討論重點早已從“同行舉報”轉向技術創新,即插混車型是否存在兩種油箱技術路線?
如何一步步發酵的?
就“常壓油箱”事件本身而言,在比亞迪發布回應聲明后,常規的走向應是熱度慢慢冷卻,直至官方公布調查結果后再度升溫。然而事實卻是,此事仍在持續發酵。原因在于有多方力量“助推”。
首先是,舉報的性質不一樣。此次,長城汽車舉報比亞迪是針對的產品層面,性質完全不同于此前與長安、吉利停留在營銷層面的博弈。也是如此,有業內人士評價道“雙方的友誼小船徹底翻了”。
可以說,此事可以提前預定“2023年汽車十大新聞”。
其次,比亞迪最初的回應,也引發過一輪熱議。在回應聲明中,就秦PLUS DM-i、宋PLUS DM-i兩款車型是否采用常壓油箱,比亞迪并未明確否認,而是強調測試車輛由長城購買、保管并安排送檢,不符合國標要求的送檢狀態。
然后,多家車企高管“下場”站隊高壓油箱。在社交平臺公開發言的車企高管都明確表示,插混車型必須采用高壓油箱。如嵐圖汽車CEO盧放提到,插混車型如果長期不啟動發動機,在沒有高壓系統的情況下,燃油蒸氣很容易泄露,會損害車上的人員健康,也會參與光化學反應污染環境。
同一時間,媒體紛紛加入戰局。懂車帝在5月25日當晚搞了一場比亞迪秦PLUS DM-i拆車直播,拆車后確認該車采用的是常壓油箱。而一同被拆的友商車型,使用的是高壓油箱。
到這時,行業內主流的觀點都認為,搭載常壓油箱的插混車型,難以滿足國六標準的蒸發排放要求。
再之后,有博主發布的一張圖片,更是將比亞迪“常壓油箱”事件的輿論熱度推向一個新的高度。該博主發布的圖片顯示,比亞迪秦、宋和漢三款插混車型國內采用常壓油箱,而出口國外的則采用高壓油箱。雖然后來該博主有澄清道,比亞迪插混車型在國內采用的是高壓油箱和低壓油箱兩種方案,但影響已經造成了。
在事情發生后的三個交易日內,比亞迪市值蒸發近500億元。
技術路線之爭
比亞迪“常壓油箱”發酵至現在,已上升至對油箱技術的深層次探討上。
基本上,大多數人支持“高壓油箱”技術。蓋世汽車研究院分析師表示,高壓油箱可以把蒸發出來的蒸汽存儲在碳罐和油箱內,等濃度到達一定閾值后,啟動發動機消耗掉這部分油汽。從技術角度來看,采用常壓油箱很難通過國六標準的蒸發排放要求(碳氫氣體總質量不得超過0.7g)。
目前除比亞迪外,其他車企的插混或增程車型都已替換成高壓油箱。所以,比亞迪插混車型仍使用常壓油箱,超出了大部分人的技術認知。但也有觀點認為,不能排除比亞迪在常壓油箱技術上有了突破和創新。
圖片來源:比亞迪
事情在5月29日下午有了轉機。在互動交易平臺上,比亞迪明確回應道,其采用的常壓油箱符合蒸發排放法規標準。
比亞迪表示,基于電動車平臺設計的雙電機串并聯架構,以及多控制單元的協同策略,再加上對碳罐特性的研究,其自主研發了常壓油箱的燃油蒸汽排放控制技術。該技術實現了發動機和車輪的解耦(脫開連接),在EV模式下發動機也會自動啟動,并抽走碳罐內油汽,時長僅4分鐘左右。既不增加油耗,還能完成燃油蒸汽脫附、車輛發電和發動機養護。
在比亞迪看來,PHEV插混在行業有兩種技術路線,一種是不能實現發動機與車輪解耦(脫開連接),必須配備高壓油箱,另一種就是比亞迪的燃油蒸汽排放控制技術。比亞迪表示,將免費分享其核心技術的控制策略和原理,以及專利成果。
有比亞迪秦PLUS DM-i車主分享了用戶手冊資料,發動機保養須知一欄顯示,用戶如果長期在EV模式下行駛,會觸發碳罐脫附功能啟動發動機,此時EV進入HEV模式,直到碳罐負荷滿足要求,才會退出該功能。
蓋世汽車研究院分析師表示,嚴格意義上來說,在EV模式下發動機無法啟動。但如果比亞迪插混車型能夠做到在EV模式下啟動發動機,那么確實不會出現蒸發排放過多的問題。
在比亞迪對“常壓油箱”事件作出回應后,資本市場反應速度,5月30日股價已所有回暖,收盤漲幅為2.97%,市值回升至7100余億元。
不同結局的猜測
“等官方的通知”,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比亞迪常壓油箱燃油蒸汽排放控制技術能否達到國六標準,必須以官方結果為準。有投資分析人士也對蓋世汽車表示,現在都是各說各話,沒有結論,都在等官方定論。“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到現在不容易,內心希望比亞迪能拿出厲害的技術”。
蓋世汽車研究院分析師表示,技術創新很重要,產業應鼓勵技術創新,但創新技術的應用應該以合規為前提。
但無論結果如何,此次插混油箱技術路線之爭,對中國汽車產業而言是一場洗禮。中汽協常務副會長董揚形容,這是“中國品牌汽車的成年禮”。
圖片來源:比亞迪
對于比亞迪常壓油箱燃油蒸汽排放控制技術的調查,無外乎兩種結果。
如果合法合規,將是比亞迪技術創新實力的再一次體現,可進一步提升品牌影響力、市場地位,助推終端市場持續增長。對于整個新能源市場而言,有利于多元技術路線的形成。以比亞迪為代表的國產品牌,將以科技創新引領中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助推世界級汽車企業的誕生。
如果是另一種結果,即比亞迪常壓油箱檢測不達標,付出的代價可能會有點大。等待比亞迪的或許將是品牌形象受損,地位下滑以及巨額賠償,兩款熱銷車型可能還面臨召回。
參考大眾汽車集團因涉嫌尾氣排放造假,到現在都未能擺脫影響。截至目前,大眾汽車集團在全球召回1100多萬輛問題汽車,并已為此支付了超400億美元的罰款。日本高田氣囊因篡改強度數據,公司已破產。
終端市場的表現勢必也會受到一定影響。秦PLUS DM-i和宋PLUS DM-i是比亞迪王朝系列的頂梁柱,單月合計銷量已在5萬輛左右。有比亞迪宋PLUS DM-i車主對蓋世汽車表示,如果整車排放不達標,不會再向親朋好友推薦比亞迪產品。
整個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也會被波及。目前,比亞迪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的代表企業,在新能源市場表現一騎絕塵,擁有最先進的新能源技術,最高的終端銷量,最龐大的基盤用戶,是唯一可抗衡特斯拉的存在。按部就班的話,比亞迪成為第二個大眾或豐田,似乎也是有可能的,并有望將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帶向新的高度。
所以,如果比亞迪這塊金字招牌跌下神壇,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打擊也不小,勢必也將影響國外對國產新能源品牌實力的評估。但也有觀點認為,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會倒逼我國電動汽車標準進一步升級。涅槃重生后,新能源市場必將迎來新一輪技術創新潮。
當然,在官方結果出來前,一切猜測都是徒勞。事實上,重要的是中國汽車產業可以從中吸取這樣的經驗和教訓。我們始終認為,每一次產業的深入探討和競爭,都將對整個產業發展帶來正向激勵,并為中國汽車產業進步貢獻力量!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向天歌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203920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