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盛、瑞銀發布報告看好中國經濟增長前景
高盛、瑞銀等外資金融機構近日發布各自對2024中國經濟展望的報告,預測2024年中國經濟有望持續回升向好,從三駕馬車來看,消費保持復蘇、投資持續加碼、出口得到改善。(新華社)
2、商務部關于新能源汽車最新發聲
新聞發言人表示,商務部四季度會抓好三個提升,進一步推動外貿促穩提質:一是提升企業拓市場服務的力度,充分發揮展會平臺的貿易促進作用,加大對企業參加境內外展會的支持,便利跨境商務人員往來,保障外貿貨物高效暢通運輸;二是提升外貿創新發展水平,推動出臺促進新能源汽車貿易合作、提升加工貿易發展水平等專項政策,開展跨境電商綜試區考核評估,充分發揮優秀跨境電商綜試區的示范引領作用;三是提升外貿金融服務水平,推動加大進出口信貸支持,加大對中小微外貿企業的支持力度,擴大出口信用保險的承保規模和覆蓋面,為企業開拓市場保駕護航。(財聯社)
3、經濟日報:合力遏制汽車貸款亂象
汽車騙貸案件的頻發,已經成為汽車行業的一大頑疾,類似案件屢見不鮮,有的案值甚至過億元。這種行為不僅給汽車金融公司帶來了巨大的損失,也嚴重影響了汽車市場的健康發展。汽車金融公司和汽車銷售商在客戶資質審核和貸款審批流程方面需要更加嚴格和細致。對于任何異常的交易行為,應該有更加敏銳的警覺和嚴格的審查機制。對消費者而言,在購車時應多方面了解汽車的信息,包括車輛的來源、價格、質量等,并盡量選擇有品牌保證的汽車銷售商,切勿因貪圖便宜而盲目相信一些不靠譜的商家。此外,政府部門應加強對汽車金融行業的監管力度,建立跨部門、跨地區的協作機制。(每日經濟新聞)
4、2023年全年預計汽車銷量達2950萬臺 創歷史新高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發文稱,2023年中國汽車市場面臨逐步向好的走勢。1-2月的汽車市場受到春節因素和補貼退出等影響較大;3-5月受到去年低基數的推動而全面同比暴增;6-10月的出口和國內需求較強推動高增長。中國汽車市場的商用車恢復較強,乘用車市場受到房地產回落的促進而持續走好。隨著國家層面針對汽車行業的政策指引加大,進一步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10月的車市增長超預期較強。近期乘用車國內消費和出口貢獻較大,總體汽車市場持續走強,全年預計達到2950萬臺,創歷史新高。(乘聯會)
5、《中國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規程》自動駕駛測評規則發布
近日,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汽車測評管理中心對外發布《中國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規程》自動駕駛測評規則。此次發布的自動駕駛測評規則主要包含“真實道路表現”和“可實現功能”兩個部分。“真實道路表現”主要評價安全保障、駕乘體驗和通行效率三個方面,“可實現功能”主要對自動駕駛使用過程中的基礎場景和復雜場景進行評價,綜合考慮自動駕駛系統的安全、舒適、效率、接管時間以及最小風險策略五個方面的內容。《中國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規程》將采取分步實施的方式推進,預計將在2025年推出完整測評體系。(新華社)
6、廢舊鋰電池回收利用待規范
近年來,隨著鋰等金屬原料的價格上漲,廢舊鋰電池回收利用行業成為“火熱”賽道。受訪專家和企業表示,廢舊鋰電池回收利用既能解決退役鋰電池帶來的環保問題,又有助于彌補我國鋰鈷鎳等關鍵礦產資源的不足。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退役潮”來臨之際,宜從規范回收渠道、制定行業標準、加強監管力度等方面著力,促進廢舊鋰電池回收利用行業良性發展。(經濟參考報)
7、清華等985高校開鴻蒙課程
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在內的21所985高校均已開設了關于華為鴻蒙系統的課程。從開設的課程看,主要內容為HarmonyOS原理與應用開發課程、基于HarmonyOS的Web編程技術課程、融合鴻蒙技術的智能系統新工科課程等。據悉,此類課程是華為在教育部高教司指導下,與高校聯合開展的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第一電動)
8、全球首條256線車規激光雷達的產線即將投入量產
北醒(北京)光子科技有限公司CEO李遠博士近日透露,北醒和捷普聯合打造的全球首條量產256線級別車規激光雷達的生產線基本建成,并將于近期正式投入生產。這意味著行業最高線數的可量產車規激光雷達即將迎來量產落地。據李遠博士透露,這是一條數字化管控的高度自動化產線,可實現最大100多道激光雷達核心環節工序的自動化生產,滿足多型號高精度激光雷達量產需求,總年產能超過30萬臺。(第一電動)
9、廣州將在部分路段限制電動自行車通行
12月15日起,廣州將在部分路段分時限制電動自行車通行。若最初方案全部落地執行,限行區域內,外賣配送、接送孩子放學等居民日常需求都將受到影響,這一方案因此備受爭議。(財新網)
10、OpenAI確認開發GPT5,可能擁有超級智能
OpenAI已開始構建下一代人工智能模型 ChatGPT 5,該公司的首席執行官Sam Altman證實了這一消息,并聲稱這個模型有可能擁有超級智能,但是要實現這個目標,還需要其長期合作伙伴微軟的進一步投資。Altman還表示,從技術上講,很難準確預測該模型可能具有哪些新功能和技能。(第一電動)
11、英偉達發布新一代芯片H200
北京時間11月13日晚,英偉達發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AI)處理器H200。這是一款圖形處理器(GPU),旨在培訓和部署各種人工智能模型。 新的H200 GPU是當前H100的升級產品,集成了141 GB的內存。在用于推理或生成問題答案時,性能較H100提高了60%至90%。(新浪科技)
12、美固態電池開發商已向寶馬交付首批樣品
日前,美國固態電池技術開發商Solid Power, Inc.在公司第三季度財務報告中宣布,其首批A樣品電池已進入裝車驗證階段。新聞稿寫道,Solid Power已經向寶馬公司交付了第一批A-1電動汽車電池,并透露寶馬方面演示車項目的交付已步入正軌,這意味著公司的固態電池正式進入了裝車驗證階段。(財聯社)
13、比亞迪仰望易四方概念車官圖
比亞迪旗下仰望汽車將在本屆廣州車展發布易四方概念車,外觀方面,這臺試駕車是在仰望U8的基礎上改造而來,全身采用鏤空的設計,就連前擋風玻璃都省去了,內部也去掉了中控臺等配置,后排則遍布防滾架。據介紹,這臺概念車主要是為了展示易四方技術的特別之處,去掉了轉向柱和剎車卡鉗,車輛的轉向和制動則完全依靠易四方平臺對四電機精準控制實現。(第一電動)
14、鋅電池壽命大增,有望媲美鋰電
與鋰離子電池相比,鋅離子電池具有儲存大量能量的能力,而且起火風險更低。但反復的充放電循環往往會導致鋅表面形成細枝狀晶體,從而降低電池的壽命。研究小組將生物聚合物黃原膠與離子導電聚合物結合在一起,形成了電池電極的保護膜。該保護膜富含氧官能團,可以使鋅在電極表面均勻沉積,枝晶問題得到了顯著的緩解,即使在200天的反復充放電后,該薄膜也表現出了顯著的穩定性。(第一電動)
15、我國首款寬溫域鋰電池亮相高交會
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也就是高交會正在深圳舉行。在本屆高交會上,中國科學院的科研團隊帶來了可以在零下70攝氏度到零上80攝氏度范圍內正常使用的寬溫域鋰電池,為新能源車在冬季等極端溫度下的使用提供技術支撐。(第一電動)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why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213706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