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東風奕派旗下首款產品eπ007正式上市,分為增程式和純電動兩種動力類型,其中增程式版指導價為15.96萬元,純電版指導價為16.66萬元起。其中,純電版限時優惠3萬元,這樣一來,eπ007的起步價就降到了13.66萬元。作為一款純電中型轎車,這個價位基本做到了油電同價。
長安汽車比東風汽車發力的速度還要更快。
3月6日,定位為中大型轎車的長安啟源A07真香版上市,售價為13.59萬—15.99萬元,比去年9月上市的車型相比,可謂是增配又降價,價格不僅低了1.5萬元左右,配置也比老款更加豐富。
圖片來源:東風、長安
國資委點名三大央企
3月5日,在全國兩會上,國務院國資委主任張玉卓表示,就新能源汽車領域,國有汽車企業在這方面發展還不夠快,“不如特斯拉,不如比亞迪”,國資委將調整政策,對三家中央汽車企業,進行新能源汽車業務的單獨考核,考核項目包括技術、市場占有率、以及企業未來的發展。
張玉卓指出:“因為我們注意到,在燃油車還很有優勢的情況下,汽車企業推進新能源汽車一開始投入比較大,如果對它考核當期利潤,它就不太容易全速地推進新能源汽車,我們出政策就是要破除這個障礙,考核它的技術,考核它的市場占有率,考核它未來的發展。”
而這三家中央汽車企業指的就是一汽、東風和長安汽車。
業內認為,此前國資委對中央汽車企業以利潤為主要考核指標,而這兩年,以比亞迪、特斯拉為首的車企大打價格戰,三大央企礙于考核指標,不能完全放手去打價格戰,新能源銷量也因此被掣肘。
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944.3萬輛與949.5萬輛,產銷量連續9年位居世界第一,國內新能源車滲透率達31.55%。
而一汽集團、東風公司、長安汽車三家的銷量分別為337萬輛、242萬輛、255萬輛,三大央企2023年銷量總和約占整個汽車市場(2023年總銷量3009.4萬輛)的27.8%。但是三家央企的新能源銷量卻難言樂觀,一汽集團、東風和長安汽車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分別約為24萬輛、52萬輛和48萬輛,新能源市占率分別為2.5%、5.5%和5.1%。
如此看來,在新能源領域,三大央企已經比較落后,加快新能源轉型步伐已是不得不做的事。
嵐圖CEO盧放回應稱,隨著國資委對企業的考核指標或方向發生變化,企業內部的“優先級”也會有所變化。“未來我們要把技術做得特別好,要想辦法把市場占有率提升。”
而據最新報道稱,針對三家中央汽車企業的新考核辦法正在討論中,預計很快便會下發。包括市場占有率、利潤結構、科技創新以及安全生產等數項新指標,可能會被納入新考核體系中。
圖片來源:嵐圖
新能源轉型緩慢
事實上,新能源汽車作為十幾年來國家大力扶持的產業,三大央企自然需要打頭陣,其也早早就開始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布局。
其中,一汽集團在2008年就量產了新能源汽車奔騰B70 HEV,此后又發布了純電奔騰B50和威志B50。
2011年,一汽夏利宣布投資3.5億開發電動車,建造電動車總裝廠;2014年、2016年,一汽歐朗純電動轎車和純電動駿派A70相繼上市。
不過,后來夏利、歐朗、駿派相繼退出市場。后來一汽和拜騰、博郡、云度等新勢力車企合作的結果也難言如意。
2023年年初,一汽紅旗成為一汽“All in”新能源的排頭兵,并發布了“紅旗金葵花”“紅旗新能源”“紅旗節能車”三大子品牌,此后又對營銷進行了全面改革。數據顯示,紅旗品牌2023年新能源銷量達8.5萬輛,同比增長135%。
圖片來源:紅旗
一汽旗下的另一自主品牌一汽奔騰則未透露2023年的新能源銷量,僅用“創歷史新高”代替。整體而言,一汽自主新能源的銷量與頭部造車新勢力、以及比亞迪和吉利等自主傳統車企相比,相差較遠。
東風同樣陷入了新能源轉型難的窘境。2012年,東風汽車在廣州車展上展示了首款電動車——東風啟辰E30,并在2013年開始銷售。不過該車型并未掀起水花。
直到2020年前后,東風汽車才又開始大力發展新能源。2020年,東風集團回歸A股,并且啟動上市以來首個再融資計劃,擬融資金額為210億元。東風集團融資的主要用途就是用于持續加大對新能源乘用車項目、新一代汽車和前瞻技術開發項目的投入。
同年7月,東風集團推出了高端新能源乘用車品牌“嵐圖”,并且拿出了融資金額的70億元用于嵐圖等的建設。不過,起初嵐圖品牌并未完成集團重托,2022年嵐圖全年累計銷量僅有1.94萬輛,距離全年3.1萬輛的目標差了近40%,月均銷量僅千余輛。2023年的銷量雖然提升到5.05萬輛,同比增長160%。但是與整體市場相比,依然還有較大差距。
為了加速轉型,去年,東風汽車大刀闊斧的改革,打造了全新新能源品牌格局,包括豪華電動越野品牌猛士、高端新能源品牌嵐圖和面向主流市場的“東風”品牌(包括東風風神、東風奕派、東風納米),構建起覆蓋豪華、高端、主流、小型的全領域新能源乘用車品牌格局。
相對于一汽和東風,長安汽車的處境要好一些。
在2009年,長安汽車首款純電車長安奔奔MINI EV正式下線,這也是國內第一輛純電動汽車,但是后來由于技術上的原因并沒有量產。
此后,長安汽車陸續推出了E30純電車、逸動純電動、長安奔奔MINI純電版等多款“油改電”車型,但結果同樣不盡如人意。
而長安汽車全面發力新能源的時間則與東風基本一致。2021年,長安汽車聯手華為、寧德時代打造高端新能源品牌阿維塔(前身為長安蔚來)。此后,長安汽車又先后打造了深藍、長安啟源,并且對引力品牌進行了煥新。
與一汽、東風新能源依賴合資品牌不同的是,長安汽車自主新能源的銷量增長較為迅速。數據顯示,在旗下幾大品牌助力下,長安汽車2023年自主新能源銷量達到47萬輛,同比增長69%。
圖片來源:長安汽車
漸入佳境?
“今年前兩個月形勢持續向好,央企的汽車銷售量增長15%。對做好今年國資國企的工作,我們是充滿信心的。”張玉卓表示。
數據顯示,2024年1-2月,長安汽車累計銷量為43.3萬輛,同比增長19.4%,自主品牌新能源累計銷量為7.6萬輛,同比增加56%;東風公司累計銷量為42萬輛,同比增長41.5%,新能源累計銷量為11.6萬輛,同比增長198.1%;一汽累計銷量為44.8萬輛,同比增長17.7%,不過其沒有透露新能源銷量數據。
從上述三大央企的發力來看,經過這幾年的大力轉型,三大央企已經打好了基石,今年有望集中爆發。
東風汽車方面,根據規劃,其將在2024年、2025年兩年內推出14款新能源乘用車車型和10款新能源商用車基礎車型。
其中,嵐圖計劃在2024年推出一款全新中型SUV;猛士計劃推出“私人訂制”的猛士917改裝版;東風風神計劃亮相全新的插電混動和純電車型,并在兩年內投放5款新能源產品,完成新能源轉型;東風奕派計劃在年中推出全新中大型SUV車型,與eπ007車型形成“雙車矩陣”;東風納米今年也將推出旗下第二款車型——納米02。
長安汽車旗下完善的品牌矩陣,同樣有望走出加速度。3月,啟源A07上市了真香版車型,長安啟源今年還規劃了E07(內部代號CD701)、C798兩款新車;長安深藍今年將上攻30萬+市場,其中,全新車型深藍G318已于3月18日首發亮相,售價將高于30萬元,進擊越野車市場;阿維塔計劃到2025年推出4款車型;今年初,長安汽車確定將CS系列、歐尚等油車品牌并入引力品牌,該品牌將基于長安藍鯨iDD混動系列,全面發力混動市場。
一汽集團的新能源規劃主要押寶在紅旗品牌上。今年,紅旗將會推出四款純電車型和多款插電混動車型,而按照規劃,未來紅旗品牌也將會在3-5年內全面切入新能源汽車賽道。
為此,三大央企制定了2024年銷量目標。其中,一汽集團自主與合資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50萬輛。長安汽車自主新能源銷量達75萬輛。東風集團2024年實現自主乘用車主力品牌全新車型100%電動化,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比2022年翻一番多、超過100萬輛。
如今,三大央企在新能源上已經整裝待發,其今年新能源的銷量能否量變形成質變,值得期待。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223331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