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世汽車訊 通往可持續未來的旅程取決于如何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特別是太陽能。然而,陽光的不可預測性和多變性對準確預測能源產量提出了重大挑戰。這種不確定性不僅阻礙了創新,而且不必要地推遲了太陽能在全球能源生產中的使用。
雖然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通常是在受控環境中測量的,但其實際性能受不同天氣條件的影響可能會出現顯著偏差。對于太陽能發電場管理者和能源供應商等利益相關者來說,最關心的不是電池的效率百分比,而是了解其在特定地點的實際年發電量。由于這種(財務)產量的不確定性,太陽能電池板的全部潛力及其與建筑物、汽車屋頂或農業應用的集成可能仍未得到充分利用。
對精度存在迫切需求
目前存在能源產量預測模型,旨在提高各種光伏(PV)技術的準確性和適用性。但傳統的“灰盒(grey box)”模型通常依賴于歷史數據和經驗見解,難以提供優化太陽能裝置所需的精度。
據外媒報道,為了滿足這種對精度的迫切需求,納米電子與數字技術研究中心Imec位于比利時EnergyVille的能源系統團隊于2017年推出新模型。與傳統方法不同,該模型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深入研究了太陽能電池板內光、溫度和電動力學的復雜相互作用,并建立了基于物理的相互作用模型。這種整體方法至關重要,特別是當可再生能源領域擴展到集成光伏發電的未知領域(例如基礎設施集成)時。
圖片來源:Imec
了解能源產量模型:基于物理的模擬框架
該系統模型將三個相互關聯的組件編織在一起:光學模型、熱模型和電氣模型。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223899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