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四年,北京車展再次回歸,此時,中國市場的重要性與四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語。
海內外觀眾的人潮洶涌、各方密集的發布會、各式各樣的智電新車等等,正如此屆車展的主題“新時代、新汽車”所揭示的,汽車行業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變革,新時代的消費者已漸漸能體會到智能電動汽車帶來的科技創新和出行便利。
不過,基礎已奠,高峰未攀。
如何讓所有人都能享受到科技進步帶來的優勢,而不僅僅是供少數人使用的“奢侈品”,成為當下智能電動汽車發展的階段主題。這一點在這次車展上已有諸多顯露,在智駕領域尤為明顯。
從要不要發展智能駕駛,到如何發展智能駕駛,時光流轉,現在的智駕市場已經到了討論如何實現“科技平權”的階段,高階智駕正在“飛入尋常百姓家”。
高階智駕將成標配?
近觀這幾年智能駕駛的發展,高階智駕的標準其實在不斷調整。過去高速NOA可能被視為高階,現在城區NOA由于涉及更多風險場景和功能,逐漸成為新的高階標準之一。
從此次北京車展前后車企和相關供應商的動作來看,高階智駕發展有幾個明顯的趨勢:
自主品牌新車紛紛以智能化作為宣發核心之一,搭載城市NOA功能的新車型涌現。
在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新品牌乾崑發布會上,靳玉志指出,智能化已經成為用戶購車的關鍵因素。以問界為例,超過百分之七十的用戶選擇高階智駕的版本。
此次展會有一些明星車型備受關注。
由華為和北汽打造共同打造的享界S9首次亮相,作為華為深度參與賦能的豪華車型,其智駕能力不容小覷;此外,魏牌攜藍山智駕版亮相車展,該車搭載了咖啡整車全域智能化解決方案,其中,Coffee Pilot Ultra智駕系統號稱可支持無高精全場景NOA功能;仰望第三款車型百萬級旗艦轎車仰望U7也迎來線下首秀,結合“天神之眼”高階智駕輔助系統,其預告將在今年第三季度開通城市領航功能。
圖片來源:鴻蒙智行
剛上市不久的小米SU7是本屆車展的流量焦點,其城市NOA也將在5月份開始推送。還有極越、智己、小鵬等諸多品牌紛紛展示自家的高階智駕能力。
可以說,加緊落地高階智駕,幾乎成為所有自主巨頭的共識。
在此過程中,NOA加速走向城區道路,“全國都能開”成為新階段的競爭焦點。
華為、小鵬等先入局者不必多說,極越汽車也計劃在今年實現城市NOA覆蓋全國,并宣布2024年底百度地圖可以導航到的地方就可以使用智駕系統。
最值得關注的是,高階智駕價格下探趨勢明顯,正在加速向中低端汽車市場滲透。
當下,車企對城市NOA的競爭焦點,主要在于用更少的成本實現更大規模的上車,以快速實現數據收集進行算法優化和模型迭代。
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和技術的成熟,智能駕駛系統的成本正在逐步降低,使得將這些系統集成到中低端車型成為可能。技術的不斷進步使得智能駕駛系統更加緊湊、高效和經濟,能夠適應不同級別的車型,包括價格較為親民的中低端車型。
小鵬汽車的全新品牌MONA值得關注,按照小鵬汽車的說法,MONA寓意為“Made Of New AI”,定位是“全球AI智駕汽車普及者”,大概會聚焦10萬-15萬元價格區間,首款車型將在今年量產。
結合小鵬和滴滴雙方的智駕能力,如果MONA能以15萬級的價格,做到標配小鵬XNGP,或將極大促進小鵬汽車銷量增長。
對于車企而言,高階智駕在高端車型上卷生卷死,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不言而喻,促使企業將目光轉向更廣闊的中低端市場。
若能在中低端車型上提供先進的智能駕駛技術,可以很大程度上吸引那些追求性價比的消費者。
根據蓋世汽車智能駕駛配置數據庫數據,2023年國內NOA功能搭載量達94.5萬輛,其中大部分集中在高速NOA,城市NOA搭載量為23.8萬輛。
蓋世汽車研究院認為,隨著搭載NOA功能車型逐漸下探到15萬左右的價格區間,2025年,國內NOA功能配套車型預計將突破300萬輛,2030年將超850萬輛。
其中,城市NOA車型也將在2024年,得到進一步普及。而這不僅需要車企努力,供應商也扮演者重要角色。
高性價比智駕方案涌現
4月22日,百度Apollo在北京車展前夕舉辦了以“破曉?擁抱智變時刻”為主題的智能汽車產品發布會,正式發布了純視覺城市領航輔助駕駛產品ANP3 Pro,號稱將高階城市智駕的硬件成本拉入萬元時代。
具體來看,ANP3 Pro采用純視覺技術路線,搭載1顆NVIDIA DRIVE Orin(254TOPS)、11個攝像頭、3個毫米波雷達以及12個超聲波雷達,可實現城市NOA、高速NOA、自動泊車/遙控泊車等全功能;同時,ANP3 Pro可做到“開箱即用”,2024年上半年將覆蓋360城,年底可實現全國都能開。
百度集團副總裁、智能駕駛事業群組總裁王云鵬指出,好的智駕,應該是一個靠譜的好司機,什么道路都能開,什么車位都能停。城市智駕的成本要做到足夠低,不能只在20萬以上的車選配,應該讓15萬的車都能標配。
圖片來源: 百度Apollo
百度Apollo方面認為,隨著智能化技術的不斷演進,城市領航輔助駕駛正從“初期市場”向“大眾市場”的“跨溝”,預計到2026年高階城市智駕將進入放量期。
一些高性價比NOA方案正在涌現,其中的關鍵點在于利用有限的算力資源、有限的傳感器配置,實現更高階的智駕體驗。
就算力而言,區別過往盲目使用大算力芯片的狀況,現在大家更期望面向不同智能駕駛場景進行了計算方案的靈活配置。
百度Apollo的ANP3 Pro同樣如此。據悉,ANP3 Pro可支持15-25萬元價格區間的新能源車型搭載,搭載2顆NVIDIA DRIVE Orin(508TOPS)的Apollo ANP3 MAX可支持25萬元以上的新能源車型。
在這里,不得不提到另一家高性價比智駕玩家——大疆車載,其于2023年推出“成行平臺”并開始在車型上量產,讓搭載算力低至32TOPS的智駕芯片,也能實現高速領航、城市記憶領航的高階智駕功能,100TOPS算力即可實現城市領航的高階能力。
目前,大疆車載7V+32TOPS方案的整體成本大約在5000元左右,成行平臺基礎版的7V+32TOPS方案,已在寶駿云朵、iCAR 03等多款平價量產車型上搭載。
在此基礎上,大疆車載正持續升級已有方案,以更好地支持城市NOA功能。最新發布的升級版7V+100TOPS和高配版的10V+100TOPS,對關鍵算法進行了多維度升級,但傳感器配置與7V+32TOPS基礎版完全一致,其中100TOPS方案的硬件成本為7000元,有望讓15萬元級別的乘用車都擁有在全國能開的城市NOA功能。
目前其100TOPS方案主要使用的是高通SA8650芯片,據悉,對應的國產化配置正在推進當中。
談及國產計算方案供應商,這波NOA的落地潮中,地平線脫穎而出。4月24日,地平線發布新一代車載智能計算方案征程6系列,包括征程6B、征程6L、征程6E、征程6M、征程6H、征程6P。征程6系列的主要特點是支持不同定位車型的各種智能駕駛應用的開發和部署,以期在性能和成本效益之間取得平衡。
圖片來源:地平線
地平線征程6系列計算方案的身影在多家高階智駕解決方案中均有體現。
易航智能發布的“篤行”城市智駕平臺,采用量產級BEV“靈眸”,包括城市智駕標準版、城市智駕性能版和城市智駕全能版三款系列方案,其中首推的基于征程6E的城市智駕標準版涵蓋極致性能高速NOA、城市記憶領航等高階智駕功能,整套價格不高于5000元。
圖片來源:易航智能
輕舟智航首發的“輕舟乘風”同樣基于征程6打造,該方案涵蓋Air、Pro、Max三個版本。
其中輕舟乘風Air版是基于征程6E的7V視覺方案,提供高速NOA功能,適配車型可下探至10萬元級;輕舟乘風Pro版是基于征程6M的11V視覺方案,在提供極致高速NOA和城區LCC體驗的同時,還能拓展更多城市NOA功能,可適配15萬元以上車型。
輕舟乘風Max版同樣采用征程6,支持激光雷達接入,可支持輕地圖模式和端到端智能駕駛方案,面向20萬元以上車型,目標實現全場景NOA。
圖片來源: 輕舟智航
輕舟乘風Max版區別前兩個版本方案的一個配置特點——激光雷達,這也是當前智駕降本的一大競爭焦點所在,在無圖化持續推進的背景下,激光雷達感知融合與純視覺方案孰優孰劣?
這一問題目前尚未得到解答。
特斯拉作為純視覺方案的領頭羊,飽受爭議,不過已有一些玩家加入純視覺陣營,供應商方面有百度、華為等,車企方便則有極越、廣汽。廣汽集團在4月12日正式推出了無圖純視覺解決方案 —— GARCIA OS 智能駕駛系統,計劃于2026年裝車搭載,實現高階智能駕駛。
市場對激光雷達的議論主要聚焦在其價格高昂,不過根據速騰聚創、禾賽科技等主流激光雷達玩家最近新發布的產品,激光雷達成本已經得到大幅降低,逐漸進入“千元機”時代。
目前,大部分的城市NOA以及L3/L4自動駕駛還是會使用激光雷達,車企和供應商方案也會做梯次研發,兩條腿走路。
智能駕駛市場競爭激烈,性價比已成為產品能否成功商業化的關鍵。車企和供應商必須在控制成本的同時要確保性能,并提供優質的用戶體驗。
在未來的較長一段時間內,激光雷達和純視覺都將處于并存的狀態,即使某一天純視覺方案開始大行其道,激光雷達屆時或許將作為感知冗余配件也尤為可知。
科技平權,不能丟掉安全
不論是針對日漸激烈的車市價格戰,還是消費者的需要,高階智駕的普及與成本下降都成為必然。
不過,高階智駕不僅僅是一個技術概念,它還涉及到消費者信任、市場接受度以及如何融入日常駕駛的實用性。高階智駕的定義因時而變,但其核心始終是提供更安全、智能和便捷的駕駛體驗。
畢竟,最終還是要看消費者有沒有付費意愿,這也是這一輪加速高階智駕普及的本質目的之一。
當下,是否具備城市NOA功能,成為衡量高階智駕能力的一把標尺,而市場的發力方向,正在從卷功能配置,演進為強調更好的用戶體驗。
地平線創始人兼CEO余凱表示,智駕系統將經歷從可用、好用到愛用的三個發展階段。而當下量產的以城區NOA為代表的高階智駕系統尚未充分達到用戶眼中“可用”的標準。
元戎啟行CEO周光也有相似看法,“城區NOA真正做到讓消費者愿意用其實是很難的。目前城區NOA的激活時間其實非常低。就算城市NOA可以用,但很多時候,這些功能給消費者帶來的不是驚喜,而是驚嚇?!?/p>
智駕體驗核心中的核心是安全。不得不說伴隨高階智駕的競爭升級,也讓智駕的安全性受到重新審視,同時,智能駕駛在實際使用中的潛在事故風險及責任歸屬問題也日益受到關注。
從BEV到端到端,從機械交互到大模型,不難預料,未來會不斷有更先進的技術出現并且落地,但對安全性的考驗也會更加多面。
智駕降本不能以舍棄安全為代價,而智駕功能的進化也必須以安全為核心,要知道,發展自動駕駛的最初目的之一就是為了避免人類駕駛的種種安全隱患。
從這個角度來看,高階智駕的價格下探,要利用更少的配置實現更高的安全性,壓力著實不小,而對于一些功能的研發投入也要做好平衡。
就拿AEB來說,其到現在已經發展成為汽車智駕系統的一部分,是智駕的安全基礎。AEB現在已成為一些車企的重點宣發對象,但相關的議論和事故還是屢見不鮮。長期以來,市場流傳一種言論,要想智能駕駛開得好、開得遠,先解決好“剎車”的問題。
高階智駕成為標配值得期待,讓用戶用得安心是首要任務。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229604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