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國內汽車市場繼續穩定在高位,乘聯會公布的銷量數據顯示,2024年4月國內汽車廠商共計批售新車195.2萬輛,刷新了歷年4月銷量的歷史新高。
轎車市場上,4月共計批售新車84萬輛,較之三月份超90萬輛的銷量有所下滑,但較之去年同期,還是提升了5.7%。今年前4個月,國內轎車市場累計批售銷量為322.1萬輛,同比增長了5.4%。
從暢銷車型的情況看,A級轎車市場依舊是主力市場,轎車銷量前20榜單上,A級轎車占據了10個席位,且其中7款都是自主車型。B級車市場則恰恰相反,外資車依舊占據著主導地位,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自主新能源B級車陸續開始跑量,B級車細分市場上“新舊勢力”的混戰也有了愈演愈烈之勢,外資車型想要在B級車市場上繼續保持領先優勢,難度會越來越大。
A00級市場:宏光MINI EV仍在挑大梁
作為低速電動車的平替,此前幾年,伴隨著宏光MINI EV的熱銷,國內A00級微車市場很是風光過一段時間,但隨著宏光MINI EV的市場熱度逐步消退,整個A00級市場也隨之萎縮了不少。
最近幾年,受此前宏光MINI EV火爆市場行情的刺激,不少品牌都投放了微型電動車型,所以國內A00級市場上投放的新車型其實并不少,但細分市場上能稱得上現象級的產品,還是只有曾經的宏光MINI EV一個。巔峰時刻,宏光MINIEV的月銷量曾突破過7萬輛(2022年12月),一款車的銷量就超過了不少車企的整體銷量,誰看了能不眼紅。所以在短短的一兩年間,國內就涌現出了一大批微型電動車產品,只不過真正跑量的,只有少數幾款。
宏光MINI EV,圖片來源:上汽通用五菱
進入2023年之后,國內微型電動車市場的整體熱度其實就已經開始消退。宏光MINI EV在2023年更是遭遇了市場業績大滑坡,月銷量連續大半年都未曾破萬,直到2023年年底,形勢才重新有所好轉。最近幾個月,宏光MINI EV的月銷量基本都維持在萬輛上下,和巔峰市場早已不可同日而語,但在細分市場上,宏光MINI EV依舊是毫無爭議的領跑者。
利潤本就不高,再加上細分市場的份額還在車市價格戰的沖擊下持續被壓縮,扛大旗的宏光MINI EV都已經表露出了明顯的市場疲態,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還會有車企繼續深挖A00級市場嗎?
從實際情況看,頂著壓力還在推A00級新車的品牌近期確實少了,但也不是完全沒有。比如說凱翼品牌去年年底就推出了新車拾月,主打的是品質化路線,想要挖一挖細分市場上注重品質生活的用戶,但目前看來,效果不算太明顯,最近三個月的月銷量都已經降至千輛以下。吉利汽車旗下的熊貓車系,也在持續推新,5月初,吉利還投放了新款車型熊貓卡丁。目前熊貓系列旗下已經有三款車型:熊貓mini,熊貓騎士和熊貓卡丁,很明顯,吉利想要通過更加個性化的搭配,進一步攪動A00級市場的浪花。從效果上看還不錯,熊貓系列目前已經是國內第二受歡迎的微型電動車,此前已經有過月銷破萬的表現,4月售出了8000余輛。
A0級市場:自主全面領跑
4月進入到轎車銷量前20的小型車有兩款,不過真正意義上的爆款車型只有一個,比亞迪的電動小車海鷗,再次交出了超過3萬輛的月銷量。比較高的性價比,以及在城市出行、短途通勤場景下,節能環保、低維護成本等方面的優勢,讓海鷗上市之后,受歡迎程度持續增高。
MG3再次交出了破萬的月銷量,繼續領跑國內小型油車市場,但在整個國內小型車市場上,真正的爆款還是電動車,比亞迪海鷗,4月交出了接近3.5萬輛的月銷成績。
3月初,海鷗也完成了榮耀版的更新,從售價上看,較之漢、唐以及宋等系列車型推出榮耀版車型時,最高3萬元的降幅,海鷗榮耀版只降4000元看似不算太多,但對海鷗這樣原本售價就不高的小型電動車而言,影響還是比較大的,起售價直接降到了6萬元的區間內,競爭力明顯又提升了一截,最近兩個月,海鷗的月銷量都能穩定在3萬輛以上,就是最好的證明。
反觀比亞迪的另一款電動小車海豚,情況就截然不同了,這款曾經引領細分市場、月銷量長期維持在2、3萬輛的小型電動車,近期出現了比較大的銷量起伏,4月只交出了萬輛出頭的月銷量,被擠出了轎車銷量前20。究其原因,內、外部競爭持續加劇,是重要的原因。從海豚的自身產品定位上看,其走的是精品小車的路線,所以售價上,在同級別產品中并沒有表現出太明顯的優勢。即便推出了榮耀版車型之后,起售價也接近10萬元,在國內新能源市場已經全面開“卷”、秦PLUS DM-i和驅逐艦05的起售價都已經降至8萬元以內的大背景下,海豚想要重新受追捧,可能還需要表現出更大的“誠意”。
海豚,圖片來源:比亞迪
A級車市場:比亞迪地位超然
緊湊級轎車市場一直都是國內體量最大的細分市場,比亞迪要想在去年超300萬輛年銷量的基礎上再做提升,繼續深耕緊湊級市場上的潛力是重中之重。所以,新一輪的車市價格戰,就是由比亞迪在緊湊級轎車市場上打響的,秦PLUS和驅逐艦05雙雙煥新了榮耀版車型,讓“電比油低”成為現實。
秦PLUS和驅逐艦05推出了榮耀版車型之后,率先把緊湊級新能源轎車的售價拉低到了8萬元以下,效果堪稱是立竿見影,兩款車的月銷量都出現了直線飆升,已經連續兩個月穩穩的占據著緊湊級車市場銷量冠亞軍的位置。
秦PLUS DM-i,圖片來源:比亞迪
不過,兩款車的實際情況其實也有差異,秦PLUS是重新煥發第二春,驅逐艦05則是在投放市場兩年之后,終于迎來了真正意義上的市場爆發,推出榮耀版車型之前,驅逐艦05最好的月度銷量表現也只是萬輛出頭,而在推出了榮耀版車型之后的兩個月,驅逐艦05的月銷成績大跨步完成了月銷2萬輛以上、月銷3萬輛以上的突破。
比亞迪旗下兩個爆款車型之外,4月進入銷量前20榜單的新能源車型還有一款——廣汽埃安AION S。只不過,AION S的 4月銷量只有萬輛出頭,與秦PLUS、驅逐艦05的市場差距還比較大。
在秦PLUS為代表的自主新能源車型合力沖擊之下,合資緊湊級市場的份額保衛戰是越來越艱難了,大幅度的終端讓利已經是十分普遍的行業現象,好消息是,至少,合資緊湊級車型在油車領域,還是絕對意義上的領跑車。
緊湊級油車市場上,軒逸依舊是冠軍選手,4月售車接近3萬輛,是東風日產旗下,為數不多還在走量的產品。朗逸和速騰4月都交出了接近2萬輛的月銷量,和市場巔峰時期的表現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但它們已經是賣的比較好的合資車型了,其他曾經熱銷的合資緊湊級車如卡羅拉、思域、寶來、雷凌等,4月的月銷量都已經降至萬輛以下。自主緊湊級油車4月份的表現不錯,4款車實現了銷量破萬,且都進入到了轎車銷量前20榜單。
B級車市場:合資油車份額持續被壓縮
國內B級車市場此前一直都是合資油車的天下,同級新能源產品的滲透相對要更困難一些,特斯拉Model3之外,算的上熱銷的B級新能源車并不多。不過,可以明顯看出來的一個趨勢是,合資B級車的份額失守越來越嚴重。究其原因,主要是自主C級新能源產品的市場下探,擠壓了合資B級車的生存空間,而且隨著比亞迪旗下車型海豹完成榮耀版車型的更新,市場競爭力也在持續加強,國內B級車市場的格局重塑,正在進行中。
國內最受歡迎的B級轎車,依舊是特斯拉Model 3,4月售車超3萬輛,在細分市場上,處于“斷崖式”領跑的位置。
海豹是另外一款進入轎車銷量前20的B級新能源車,4月售車接近1.5萬輛。海豹是比亞迪在B級轎車市場上布局的一款重磅車型,上市之初就被寄予了打破細分市場上合資壟斷的地位,這一點,從海豹的用料上就可見一斑。從比亞迪官方話術來看,初代海豹車型上有不少都是首搭配置,如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iTAC智能扭矩分配技術,前雙叉臂、后五連桿獨立懸架等,都是不錯的產品亮點。但受制于較高的售價,海豹車型上量的速度和預期有著明顯的差距。
海豹,圖片來源:比亞迪
直到去年推出了插混版本車型,拉低了車系售價之后,海豹車系的市場表現明顯提速,去年年底階段曾經交出過超兩萬輛的月銷量。今年年初,海豹車系銷量有所回落,不過隨著海豹車型也完成了榮耀版車型的更替,售價進一步下探(海豹DM-i的起售價降至15萬元以內)后,市場走勢又迅速好轉,月銷重新穩定在了萬輛以上。
合資油車中,帕薩特和凱美瑞還算是延續著B級車市場上德系大戰日系的大格局,其他如邁騰、雅閣等細分市場上傳統的“強者”,4月的市場表現都有些差強人意,月銷量均在萬輛以下。不過,需要指出的是,邁騰即將在國內市場上迎來產品換新,新車不僅會采用全新的外觀和內飾設計,還將在智駕方面迎來重大調整,目前的行業關注度相當不錯,新邁騰上市后的銷量表現,還是值得期待的。
4月進入轎車銷量前20的B級車中,還有一款傳統的豪車——寶馬3系,月銷接近1.2萬輛。作為寶馬3系的直接競爭對手,奔馳C級和奧迪A4L的表現其實也不錯,4月銷量也都在萬輛上下,BBA繼續領跑著國內傳統豪車市場。
C級車市場:競爭全面升級
近期,隨著多款新車型陸續投放市場,自主新能源車在高端市場上的存在感是越來越高了,雖然目前領跑C級轎車市場的依舊是漢和奧迪A6L,但在這兩款車之后的追趕者,市場潛力也不容小覷,如新款極氪001、小米SU7、智界S7等,都是近期關注度比較高的自主新車。
傳統的高端油車市場上,還是BBA旗下產品在支撐門面。4月奧迪A6L售車1.6萬輛,是傳統豪華轎車市場上的銷量冠軍,奔馳E級月銷量也在萬輛以上,寶馬5系則落后不少,4月銷量不足7000輛。
C級新能源車市場上,則完全是自主品牌的天下。推出了榮耀版車型之后,比亞迪漢家族的起售價已經下探至17萬元以內,整個車系的競爭力可謂是有了質的提升。憑借C級車的產品定位和B級車的售價,比亞迪漢家族最近兩個月的月銷量,已經穩定在2萬輛以上。降價還增配,比亞迪推出的一系列榮耀版車型,堪稱是把國內各個細分市場的價格體系,都重構了一遍,效果也是一目了然,在多個細分市場上,比亞迪旗下產品都在霸榜。
但也不能說比亞迪就已經全無對手,至少在C級車市場上,比亞迪漢就面臨著多款自主競品的市場沖擊。極氪001推出新款車型之后,售價整體大幅度下探,還全系標配了800V高壓系統、高性能碳化硅電驅、高通驍龍8295座艙芯片、激光雷達等,性價比有了全面的提升,市場表現也隨之水漲船高,4月銷量再次突破到了萬輛以上(極氪001上次月銷破萬還是在2022年年底)。
小米投放汽車產品之后,帶來的沖擊力也是有目共睹,小米SU7 4月份已經交出超7000輛的月銷數據。按照小米官方透露的信息,小米目前正在加速擴產能、保交付。6月小米將開啟雙班生產,預計6月單月新車交付將實現破萬,2024年全年,小米要沖刺12萬輛的年銷量,對一個剛剛投放車型的新勢力品牌而言,野心不可謂不大,更關鍵的是,從當前的市場受歡迎程度看,這份野心最終很可能會成為現實。
小米SU7,圖片來源:小米汽車
此外,華為和奇瑞合作的新車智界S7,被智己寄予厚望的新車智己L6等,后續也都有可能帶來市場驚喜,總而言之一句話,國內的高端轎車市場,即將進入大混戰時代。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232029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