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晚間,蔚來汽車發布2024年第一季度財報,其一季度營收99.1億元,凈虧損達到51.846億元,這也許是蔚來最后一個大幅虧損的財季。
同日發布的二季度交付指引,銷量預計跳升為 5.4 萬臺至 5.6 萬臺,同比增長 129.6% 至 138.1%;營收預計為 165.9 億元至 171.4 億元,同比增長89 %至95.3 %。
二季度交付指引的大幅跳升,不僅預示著蔚來正在展開一次聲勢浩大的反攻,更預示著這家中國造車新勢力昔日的老大,正在拉起風帆,準備第三次啟航。
▌起點
2014 年,是中國這一輪造車新勢力運動的起點,而蔚來就是起點的標志。
2014 年,李斌和秦力洪在上海注冊蔚來汽車。2015 年,其在多國建立子公司,并聘請寶馬i系列設計師,作品ES8 獲得了德國紅點年度設計大獎,同時成立了蔚來車隊參加國際汽聯電動方程式錦標賽(FE)并奪得年度車手總冠軍,一炮打響,也就此開始講述聲勢驚人然而卻一波三折的“蔚來故事”。
2016 年,蔚來與江淮簽約代工,在南京投資建電機工廠,年底造出首款電動車——超跑 EP9,名聲大噪。
2017年12月的NIO DAY,是中國現代汽車營銷史上的大事件。蔚來汽車包了飛機和高鐵,運送高達8000人來到北京五棵松體育館。當晚的場景,讓汽車界的老人們感到震驚,以至于面對山呼海嘯的場面,不禁拍欄自語:“靠,以后我們還怎么玩?”晚會上,蔚來首款高性能智能電動SUV蔚來ES8正式亮相。
ES8戰果斐然,定價超40萬的車型,上市首月訂單即破萬,2018年6月開始交付,到年底交付超11000輛。當年10月,蔚來登陸納斯達克,成為中國造車新勢力首家赴美IPO的公司,在它之后,是小鵬和理想。
這個令人炫目的起點,讓全行業公認一件事:新勢力的老大,非蔚來莫屬。
▌ ”最慘的人”
沒有人能想到,2018 年光芒萬丈的李斌,2019 年就變成了別人眼中“最慘的人”。
據北京日報報道, 在《關于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發布之后,新能源汽車中央補貼大幅縮減,單車最高補貼金額降至 2.5 萬元,且地方補貼全部取消,這加速了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優勝劣汰,也加速了蔚來的競爭壓力。
禍不單行。2019年 4 月到 6 月,ES8 先后三次發生自燃事件。6 月 27 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公告稱,蔚來決定自當日起,召回部分搭載了2018年4月2日到2018年10月19日期間生產的動力電池包的蔚來 ES8電動汽車,共計4803輛。
公告顯示,召回原因主要是范圍內車輛使用的動力電池包搭載了規格型號為NEV-P50的模組,模組內的電壓采樣線束存在走向不當的情況,可能被模組上蓋板擠壓,導致被擠壓的電壓采樣線束表皮絕緣材料磨損,極端情況下可能造成線束絕緣層燒損從而引起電池包熱失控和起火,存在安全隱患。雖然蔚來及時回應,表示將為所有召回車輛免費更換電池包。同時,電池流通體系內所有NEV-P50模組電池包也會被全部更換。
但“燒車事件”仍然讓消費者對蔚來汽車的安全性產生了質疑,導致其銷量一直不溫不火。2019年蔚來共交付20,565臺ES8和ES6,而原定目標卻是4萬到5萬臺,銷量遠未達到預期。
銷量低迷還來源于更深層次的原因。2019年,全球經濟形勢嚴峻,資本市場進入寒冬,盡管蔚來汽車此前已經成功上市,但在資本市場收緊的背景下,其融資渠道仍然受到了限制。
更重要的是,李斌和蔚來一直采用高舉高打的發展模式。在品牌建設、研發投入、渠道拓展等方面投入大量資金,力圖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樹立標桿。據李斌自述,蔚來每年在研發上保持 30 - 40 億的投入,研發板塊員工達到11000名,有超過8700項專利。
然而,伴隨這種模式而來的是巨大的資金壓力。2019年蔚來營收78.25億元,同比前一年上漲58%,而凈虧損卻高達114.13億元,毛利率-15.3%。而2018年蔚來營收49.5億元,凈虧損為96.39億元,毛利率-5.2%。凈虧損不斷攀升,毛利率走向不斷下行的通道,蔚來的資金鏈面臨著斷裂的風險。
在發布2019年財報后,蔚來的股價也開始了暴跌之路。發布財報當日其在美股的股價一度下跌近28%,創下紀錄最大跌幅并觸及紀錄新低1.97美元,收盤跌20.22%,每股報2.17美元。這不僅讓投資者損失慘重,也讓李斌的財富大幅縮水。
為了緩解資金壓力,蔚來不得不進行大規模裁員。2019年上半年,蔚來對團隊進行了3%的優化,下半年則在9月底前裁員1200人。同時還縮減了研發費用。財報顯示,蔚來第三季度的研發支出為10.232億元,環比減少21.3%。
面對多重壓力,李斌在網絡上被戲稱為2019年“最慘的人”。
▌起死回生的2020年
2020 年,對于眾多中國造車新勢力而言,是極具戲劇性和轉折性的一年。
這一年,特斯拉股價迎來了令人矚目的飛升。2020年8月17日,特斯拉股價大漲11.2%至1835.64美元,市值約為3420.93億美元,開年以來特斯拉股價已上漲了339%。這不僅讓其在汽車行業的地位更加穩固,也為整個電動汽車市場注入了強大的信心和動力。
與此同時,蔚來則等到了來自合肥的“救命錢”。其與合肥市政府達成了包括落地工廠等一系列協議,此次8個簽約項目總投資達到1020億元,也將蔚來拉回到生死線內。
2020 全年,蔚來營收約為 162.6 億元,同比增長 107.8 %;全年凈虧損約53.04 億元,同比下降53 %。此外,蔚來當年的毛利潤為 18.734 億元,毛利率為 11.5 %,相較 2019 年的 -11.988 億元和 -15.3 %都有顯著進步。因為取得了毛利率轉正、營收大幅增加的成果,蔚來股價也實現了飛升,展現出了強大的市場潛力。截止2021 年 3月2日,蔚來股價漲至49.76美元,漲幅約8.7%,市值超5000億元。至此,蔚來已經基本扭轉了 2019 年的局面,其董事長、CEO李斌,不再是“2020年最慘的人”。
而小鵬汽車和理想汽車也不甘示弱,成功實現上市。至此,中國造車新勢力全面出擊。他們在技術創新、產品推出、市場拓展等方面都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競爭力,也標志著中國造車新勢力正式登上了資本市場的舞臺,獲得了更多的資源和發展機遇。
▌“再賣不好,就去找工作了”
在 2021 到 2023 年期間,蔚來再次拉開架勢,開啟了一系列大動作。
首先,大力投入換電領域,試圖打造獨特優勢。從換電站運營模式來看,蔚來汽車是自行研發換電車型、運營換電站,于 2021 年初推出了第 2 代換電站,相較于一代,換電效率和自動化程度都有顯著提升。從換電站數量來看,自 2020 年以來,蔚來的換電站數量保持穩定增長趨勢,截至 2021 年 7 月,共有 312 座換電站,市場份額達 41 %,位列行業第二。
其次,涉足手機行業,方便車機互聯。2023 年 9 月 21 日,NIO IN 2023蔚來創新科技日上,蔚來手機NIO Phone壓軸出場,其基于NIO Link蔚來全景互聯技術,讓手機和智能電動汽車融合。“造手機不是為了盈利”,李斌直言,蔚來推出手機是為了讓車更加好用。
同樣在這場大會上,蔚來正式宣布首顆自研芯片量產,型號為NX6031,主要用于控制激光雷達,中文名“楊戩”。去年年底,蔚來首顆自研智能駕駛芯片——神璣NX9031正式發布,并搭載于旗艦車型ET9上。自研芯片,比此前大量購買英偉達芯片相比,更加節省成本。
同時,積極進行海外擴張。蔚來早在 2020 年 11 月就啟動了“馬可波羅”計劃欲銷歐洲。2021 年 9 月在挪威設歐洲首家蔚來中心,2022 年制定進入德、荷、瑞、丹四國計劃。基礎建設上,2022 年 9 月蔚來能源歐洲工廠投入運營,占地約 10000 平方米,是海外首座工廠及加電產品歐制、服、研中心,業務含換電站制造與售后、加電業務培訓及研發等。在渠道、產品、基建賦能下,蔚來將體系平移歐洲,除具體權益國內外用戶不同外,海外用戶可體驗到與國內相同的 NIO House、換電站、用戶運營、APP 用戶社區等服務。
然而,盡管動作不斷,在銷量方面,它卻先是被小鵬和理想超過,之后又被哪吒和零跑等后起之秀超越。
因為投入巨大,蔚來一直處于大幅虧損的狀態,而且始終未能打造出一款真正的爆款產品。2021年,蔚來全年沒有推出任何新款車型,1 月發布的ET7 拖到了 2022 年 3 月才開始交付,已經在售的車型沒有一款能夠實現超過 5000 輛的月銷量。甚至在 2021 年 10 月,蔚來合肥工廠還進行了一次停產改造,這讓蔚來在當月只賣出了 3000 多輛。
2023 年 4 月,蔚來銷量仍只有六千多臺,創下了過去一年以來的月交付量新低。“再賣不好,我跟力洪要去找工作了”李斌面對銷量困局,雖仍保持幽默,但卻也凸顯他的無奈。
就在局勢艱難之時,總部位于阿布扎比的專業投資機構CYVN Holdings向蔚來投來了“橄欖枝”,其分別在當年 7 月和 12 月對蔚來進行了兩次投資,共計 33 億美元。在當時,外界普遍認為這是蔚來的第二筆“救命錢”,為其緩解了資金壓力。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逐漸意識到,也許中東資本的投入才是真正的“聰明錢”......
▌第三次啟航
如今,在競爭激烈且殘酷的汽車市場價格戰中,蔚來展現出了頑強的韌性,奇跡般地穩住了自身的基盤。
4 月,蔚來推出新的 BASS 方案,這一舉措如同給其發展注入了一針強心劑,使得銷量得以快速企穩。進入 5 月后,蔚來更是開始發力上攻,在中國市場新勢力品牌銷量排行榜中,埃安以 40073 臺位居第一,理想以 35020 臺屈居第二,而蔚來則以 20544 臺位于第三,這是其單月銷量時隔 11 個月再次突破兩萬臺。到了最后一周,其銷量已經一路飆升至 6700 臺,與問界的差距不斷縮小,成功站穩了市場前三的位置。
與此同時,在純電將成為消費主流的趨勢下,換電產品得到了消費者更多青睞,加入充換電聯盟的企業數量也在快速上升。長安、吉利、江淮、奇瑞、路特斯、廣汽、一汽等7家車企與蔚來達成合作關系,這不僅有可能為蔚來帶來豐厚的收益,還有望讓其標準成為行業標準。
此外,蔚來還積極推進第二、三品牌計劃以及能源計劃,展現出全面布局和拓展的決心。
蔚來旗下全新子品牌“樂道”于5月15日正式對外發布。據悉,樂道將專注于入門級市場,其首款車型計劃在三季度正式上市,預計四季度開始交付。同時,蔚來汽車第三品牌“螢火蟲”定位于精品小車,價格10萬元級別,或將于2025年上半年交付。
據報道,為了跟上產能,蔚來近期已獲批在中國建設第三家工廠。該工廠的批準產能為60萬輛,三家工廠總產能將增至100萬輛,幾乎與特斯拉上海工廠的規模持平(110萬輛)。
除此之外,蔚來旗下能源服務品牌 NIO Power 將啟動獨立融資,顯示蔚來正在加速能源布局、拓展業務。NIO Power 作為子品牌,專注能源服務,包括換電站建設運營及儲能等多元化服務, 隨電動汽車市場發展,成為不可或缺的環節,蔚來借此為用戶提供便利體驗并推動行業發展。
看起來,蔚來這次啟航風帆扯得很高,前景一片光明,但它依然面臨著諸多挑戰。首先,市場競爭持續加劇,蔚來需要不斷提升產品的競爭力和創新力,以保持領先優勢;其次,充換電聯盟的發展和管理也是一個重要課題,如何確保高效協同合作,發揮出最大效益,需要不斷探索和完善;再者,第二、第三品牌計劃的實施過程中,如何平衡資源分配、保證品牌特色和品質,也是一大考驗。
不過,對于李斌和蔚來來說,早已見過大風大浪,就像他曾說過的那樣:“先讓大家先卷一卷,我們最后來掀桌子。”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小黎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233355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