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簡稱”中汽協會”)與日本汽車工業協會共同組織的”2010中日汽車行業知識產權高層論壇”上,中汽協會助理秘書長葉盛基表示,中國要想實現汽車強國的目標,應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為產業發展的核心要務;而推進知識產權建設、完善知識產權制度對于自主創新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葉盛基說,近幾年,中國汽車工業在自主知識產權的掌握和保護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表現在:第一,長安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奇瑞汽車有限公司、東風汽車公司、一汽集團公司等大型汽車企業集團的專利申請數量逐年上升,知識產權意識不斷加強;第二,自2003年以來,中國汽車產業的研發經費在投入規模、銷售收入占比等方面,都出現了連續較大幅度的增長,汽車工業創新能力不斷提高;第三,目前國內自主品牌汽車企業已經從過去單純向國外購買引進技術,發展到現在的自主開發、引進吸收、購買國外成熟產權技術等多種途徑,并且對技術開發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使得自主品牌汽車企業較快發展,為中國汽車產業技術創新提供了方向和動力;第四,中國目前初步掌握了新能源汽車的部分關鍵技術,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平臺,自主研制的純電動、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三類新能源汽車整車產品已相繼問世,并實現了大規模示范運行;第五,近年來,中國一部分創新型零部件企業正在迅速崛起,中國汽車零部件的技術水平在逐漸提高。
但是葉盛基也同時指出,中國汽車行業在加強知識產權的建設上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中國汽車企業發明專利明顯偏少。據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的關于《中國汽車行業專利申請與授權情況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受理的發明專利主要來自國外企業;而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多為國內企業申請。二是,中國汽車行業在關鍵零部件的研發方面明顯落后。葉盛基強調,培育關鍵零部件方面的自主創新能力是國內知識產權建設的重中之重。此外,相比跨國企業,中國汽車企業在研發方面投入的費用還是太少。
葉盛基表示,當前,中國的汽車產業發展正處在一個十分重要的關口,調整結構和轉變增長方式勢在必行,必須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新時期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務,大力推動開放條件下的自主創新,增強行業競爭力,從而實現汽車產業由大變強。而推進汽車工業知識產權建設對于自主創新具有重大意義,從微觀層面來看,為科技創新提供激勵機制、智力資源,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有效地保護科技創新成果,是實現創新成果產業化的關鍵因素。
那么,中國汽車行業如何全面推進知識產權建設?葉盛基認為要做到以下五點:提升知識產權創造能力;鼓勵知識產權轉化運用;加強知識產權行政管理;發展知識產權中介服務,加強知識產權人才隊伍建設。
為此,2010年9月,中汽協會與骨干汽車(含摩托車)企業和中介機構共25家單位,共同成立了汽車行業知識產權工作組。工作組將通過組織專項調研、共性問題或課題研究,建立溝通平臺,召開專題技術交流與研討會等方式,向行業及時傳達國家有關知識產權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指導意見等重要信息;交流國內外汽車行業有關知識產權的最新動態、研究成果和案例經驗;提高企業知識產權創造、運用和保護能力,共同應對汽車企業遇到的知識產權問題和糾紛。
( 編輯/李驕 )
來源:中國工業報社
作者:綜合報道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2476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