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9月,國內整車廠商銷冠發生了歷史性變化。
前三季度,上汽集團累計銷量為264.9萬輛,同比下滑21.6%。而比亞迪累計銷量達274.8萬輛,同比上漲32.1%,比上汽集團多賣了10萬輛。這意味著,上汽集團長期蟬聯國內廠商銷冠的紀錄被比亞迪終結。
業內人士將此稱為“歷史性時刻”。
按照兩家企業目前“一上一下”的市場發展趨勢來看,比亞迪今年的銷量有望突破400萬輛大關,或進一步拉大與上汽集團的差距。
全方位的超越
至此,比亞迪對上汽集團實現了從銷量規模到盈利能力的全方位超越。
早在2022年,比亞迪借助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爆發,實現了銷量盈利的騰飛。當年,比亞迪凈利潤達到166.2億元,同比增長近1倍。反觀上汽集團,其凈利潤同比下滑34.3%至161億元。從那一年起,比亞迪超越上汽集團,成為國內盈利能力最強的整車企業。
然而,當時雙方在銷量規模上仍存在較大差距。2022年,比亞迪銷量實現了倍速增長,達到187萬輛,但這僅相當于上汽集團的三分之一左右。上汽集團雖然銷量已不復巔峰期,但依然穩定在530萬輛的水平。
作為最早受益于新能源市場紅利的品牌,比亞迪通過不斷擴大產品陣容,縮短產品投放周期,并憑借新能源銷量規模持續優勢實現價格下探,成功將年銷量增速穩定在30%以上,牢牢占據了新能源市場三分之一的份額。
這使得比亞迪的銷量規模得以迅速擴大。去年,比亞迪銷量突破300萬輛大關。今年以來,比亞迪月銷量穩定在30萬輛以上,到9月更是邁入40萬輛的新里程碑。
與此同時,受到以比亞迪為代表的新能源品牌沖擊,上汽集團則節節敗退,年銷量降幅加大。今年其銷量可能會跌破400萬輛。
今年6月是一個重要轉折點,上汽集團單月銷量首次被比亞迪趕超。上汽集團當月銷量剛突破30萬輛,同比減少約10萬輛。而比亞迪再次刷新單月紀錄,達到34.2萬輛,同比增加約9萬輛。
比亞迪今年春節后銷量持續走高,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推出“低價”榮耀版系列車型,將新能源(含純電和插混)價格下探至8萬元以內;二是5月后海洋和王朝兩大主力陸續煥裝新一代DM-i 5.0技術。這些舉措有力拉動了比亞迪銷量的持續增長。
民生證券分析師也指出,今年2-3月起,比亞迪開啟榮耀版煥新戰略,充分發揮成本優勢,更加積極地以價換量,搶占市場份額。而5月底發布的DM-i 5.0新技術換代,進一步強化了其在插混領域的技術領先地位。
從6月開始,比亞迪正式登頂國內廠商月銷量冠軍寶座。與此同時,上汽集團月銷量則下滑至30萬輛以內。
合資落寞的縮影
上汽集團銷量被反超的背后,一方面是其自主新能源業務尚未形成規模,另一方面則是合資品牌銷量大幅下滑的“拖累”。后者是導致其銷量和盈利下滑的主要原因。
蓋世汽車整理了上汽集團2018年-2023年的凈利潤及銷量數據,兩項指標均呈現連續下滑趨勢。2018年,上汽集團的盈利和銷量都處于巔峰,其中銷量突破700萬輛大關,凈利潤高達360億元。
在銷量方面,上汽大眾、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合資自主品牌,由通用汽車、上汽集團和五菱汽車三方合資成立)三大合資品牌合計貢獻了86%的份額。在盈利方面,僅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兩大品牌就合計貢獻了435億元的凈利潤。如果沒有合資品牌支撐,上汽集團自主板塊當年其實處于虧損狀態。
彼時的比亞迪,與上汽集團有天壤之別。2018年,比亞迪正處于新能源轉型的陣痛期,年銷量下滑至52萬輛,凈利潤僅為28億元,不到上汽集團的十分之一。
誰也未曾想到,短短6年時間,雙方的地位就發生了轉變。上汽集團如今正面臨著盈利和銷量雙重下滑的危機。
上汽集團的利潤主要來源是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然而,從2018年至今,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兩大合資品牌年銷量合計銳減超200萬輛。
近兩年,這兩大合資品牌更是深受國內市場價格戰的影響,導致盈利能力大幅縮水。今年上半年,上汽大眾凈利潤不到10億元,而上汽通用更是由盈轉虧,凈虧損超20億元。
受此影響,上汽集團近六年銷量縮減了超200萬輛,年凈利潤也下滑了200多億元。而上汽集團的遭遇,只是長期依賴合資品牌的國有企業發展困境的一個縮影。
像廣汽集團、北京汽車、東風集團等對合資業務依賴較大的中國車企,近幾年盈利和銷量都有所下滑。今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廣汽集團扣非凈利潤已處于虧損狀態,為-3.4億元;東風集團股份上半年凈利潤萎縮至7億元以內;北京汽車凈利潤同比下滑30.5%至19.8億元;華晨中國凈利潤腰斬至14.7億元。
由此可見,打鐵還需自身硬。對于以上汽集團為代表的國有企業來說,當務之急是提升自主業務的比重,提高新能源轉型的質量。目前,上汽集團前9月新能源累計銷量為74萬輛,占集團比重接近四成。不僅銷量規模需要提高,盈利能力也有較大提升空間。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249716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