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個月參加阿維塔增程發布會的時候,在微博上分享了阿維塔對于油箱和續航的一個觀點。
當時評論區就有讀者開玩笑地留言說:希望有純電續航500公里綜合續航1000公里的增程車。
沒想到,寧德時代今天就把這位讀者的愿望實現了。
寧德時代今天正式推出了驍遙增混電池,這也是麒麟、神行電池之后,寧德時代推出的第三個電池品牌。
發布會上來也沒太多廢話,直接就把王炸扔出來了。
400公里的純電續航放在幾年前,可能就是一款純電車的最大續航。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增程車,純電續航也就在200公里上下,也只有零跑C11和哪吒L等少數車型,把續航干到了300公里以上。
寧德時代這次專門為增程和混動車型推出電池,起因和用意也很明顯:
以往大家都說增程是燃油車和純電車之間的過渡產品,是落后的技術,但去年純電出貨量的增幅是18%,是不是看起來已經表現頗佳了。
而增程的增幅是109%!!!
就像是前兩年大火的選秀節目一樣,大家真金白銀的投票讓本來想內定冠軍的節目組也不得不向黑馬選手傾斜資源。
現如今增程市場的火爆程度,已經必須把它當成一個獨立的類別來看待了,所以寧德時代內部毫不猶豫決定做增程專用電池。
寧德時代也對未來一年增程車的定位有了清晰地劃分:
10萬左右的A級增程車,擁有200公里左右的純電續航;
15-20萬的B級增程車,擁有300公里左右的純電續航;
25或者30萬以上的高端增程車型,則擁有400公里的純電續航;
并且寧德時代表示:以后純電車的門檻是500公里,增程和純電將會均分天下。
如果真按照寧德時代的這個趨勢來,那等等黨們顯然是贏麻了。
在發布會后的采訪里,寧德時代CMO羅堅就明確表示:增混車不是過渡方案,尤其女性用戶,更不愿意車趴窩在外面。
所以寧德時代這次給驍遙電池下了很多功夫,因為從邏輯上來說,增程車的電池和純電車的電池有著很大差別:
純電車基本不太會賣到偏遠地區,也基本不會在電量10%以下繼續“暴力”駕駛,但開增程車的各位顯然有自己的“詩和遠方、搖滾與激情”。
所以增程電池有幾個需要攻克的難題:
1.全場景的覆蓋能力,在低溫下電池循環的壽命、電量的打折率能控制住,不至于一瀉千里;
2.需要在低電量下依舊能穩定輸出;
3.因為增程車電池容量低,且頻繁充放電,所以循環壽命要做到比純電車的電池長3-4倍。
聽起來是不是已經開始頭大了。
別急,相信寧德時代的產品經理當時看到這些問題時比你們頭更痛。
所以他們搬來了救兵——鈉離子。
在驍遙電池里,寧德時代采用了鋰納混合的方法來解決上面的三個問題。
首先是最棘手的低溫。
眾所周知,冬天的東北是電動車的噩夢,原因無外乎太冷了,人都需要暖氣,更別提電池了。
磷酸鐵鋰和三元鋰電池因為鋰離子的“體質”問題都扛不住零下幾十度的環境。
這種環境下,電解液的黏度增大,甚至部分凝固,鋰離子的導電率會下降。
最后導致電池不僅性能會衰減,并且充放電容量也會極速降低。
所以你經常能在網上刷到“冬天電動車開不了鎖或者車機被凍失靈”的小視頻。
寧德時代想要讓東北人開上電動車,自然需要解決這個問題。
鈉電池就是它最好的救兵。
鈉離子在低溫環境下粘性較低,能減少電解液的阻力,電導率也較高。
寧德時代把鋰電池和鈉電池集成在了同一個電池包內,納電池低溫抗造,而且電化學更穩定,所以會布置在電池組的周圍一圈,去往它更熟悉的低溫區,充當護城河的角色。
讓金貴一些的鋰電池在中間,繼續承擔輸出性能的重任。
由于鈉電池便宜、鋰電池貴,所以也能根據各家需求和成本靈活定制,可謂一舉兩得。
這種混搭的做法其實也并不是第一次了,此前蔚來也用過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的混搭。
聽起來簡單,但其實這個鈉離子和鋰離子磨合適配的過程,需要大量實驗和數據作為支撐,寧德時代也配套做了更精準的BMS算法。
只是寧德時代這次不僅把鈉離子作為低溫保障,還把它作為電池電量SOC的檢測標尺,原先想要準確知道SOC是一件很難的事情,現在鈉離子的加入提升了系統控制的整個精度,純電續航還能再增加10公里。
你可能要問:這么好的東西,為啥不早點拿出來用?
因為鋰離子此前都是應用在高端的電子產品上,“高電量、小體積”才是它們追求的優勢。
所以大家都把研究的重心放在了鋰離子身上,后續在研究鈉離子時,又錯誤照搬了鋰離子的研究路線,導致鈉離子的優勢并沒有被完全發揮。
但好飯不怕晚,現在理論研究和新材料的選用也到了新的層次。
此前麒麟電池主打長續航,而神行超充電池主打快充,這次驍遙電池則是吸取兩位老大哥的優點,既做到了增混車里的長續航,也附帶了4C超充功能。
在純電續航400公里的情況下,支持充電10分鐘補能280公里,完全能讓發動機安心頤養天年。
況且,產品好不好,看追求者多不多就知道了。
這次嘗鮮的車企和車型數量包括理想、阿維塔、深藍、長安啟源、哪吒等多個品牌的30款車型都會搭載。
有意思的是,這次發布會還“無意”透露了智己明年兩款車將會采用增程,采用驍遙電池。
純粹的純電玩家,已經越來越少了。
雖然增程有點大勢所趨的味道,但是北京和上海,一直是他們想得而不可得的人。
可是如果增程將來真的都做到400公里甚至更高,和很多純電車平起平坐,北上會不會愿意給增程一個綠牌的機會呢?
不知道你對于增程大勢是如何看待的?你覺得增程車續航最好在多少公里呢?歡迎評論區交流。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AutoLab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251342
以上內容轉載自AutoLab,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