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新能源在10月28日公布了第三季度的業績報告。
具體來看,第三季度整體營收為68778億韓元,環比增長11.6%,同比下降16.4%。營業利潤為4483億韓元,環比增長129.5%,同比下降38.7%。營業利潤包括預計IRA稅收抵免額4660億韓元。
今年二季度,LG新能源出現自2022年1月上市以來的首次季度虧損,虧損約240億韓元。在第三季度整體營收和營業利潤實現環比增長的前提下,本次業績報告中,LG新能源再次明確了中長期的關鍵戰略舉措:積極調整運營,加強研發投入,擴展業務組合。
圖片來源:LG新能源
已斬獲160GWh大規模訂單
在業績報告中,LG新能源表示已成功從全球頂級汽車制造商處獲得了總計160GWh的大規模訂單。
早前在10月8日,LG新能源宣布已簽署一份協議,將向梅賽德斯-奔馳北美及其他地區的子公司供應電動汽車電池。LG新能源在一份監管文件中也表示,將在2028年至2038年期間為梅賽德斯-奔馳供應50.5GWh的電池。
在業績報告中,LG新能源則表示,與“一家汽車制造商”的合作,標志著公司圓柱型電池的客戶范圍從新造車勢力車企擴展到傳統老牌車企,并通過在北美本地的產能提升,進一步鞏固市場地位。
此外,LG新能源的三元鋰軟包電池在歐洲商用車領域獲得了總計109GWh的供應協議,在2026年下半年投產后,可有效助力提高波蘭工廠的生產效率。
LG新能源首席財務官李昌實表示:“伴隨著對歐洲汽車制造商客戶的擴大銷售和北美、印尼合資工廠產量提升,以及儲能電網項目的穩固增長,整體營收與上一季度相比有所提高”。
李昌實也提到,“除去IRA稅收抵免,我們三季度營業利潤達到了環比增加,這得益于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出貨量的增加以及金屬價格穩定帶來的單位成本降低?!?/p>
隨著近兩年歐美電動汽車市場需求放緩,韓國電池企業受到了不少的沖擊,LG新能源在市場中的情況并不樂觀。在裝機量方面,SNE Research的最新數據顯示,LG新能源今年1-8月實現裝機量61.8GWh,全球排名第三,同比增長了2.5%,市場占有率為12.1%,同比下滑了2個百分點。
多個關鍵舉措滿足市場需求
隨著新能源汽車細分市場多樣化發展,車企對動力電池化學體系、規格形態多樣化的需求日益增加,LG新能源為充分滿足客戶需求,推出了多樣化的電池組合,如磷酸鐵鋰和高壓中鎳電池。
據悉,LG新能源將開始大規模生產46系圓柱形電池,進一步多樣化其產品形態。為了應對新能源汽車核心組件成本創新的需求,將持續推進材料和工藝技術的創新。
在電池材料方面,將應用行業領先的材料技術,如單晶正極和硅基負極。此外還將專注于開發干電極技術,以實現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成本創新,目標是在2028年將其應用于大規模生產。
隨著電動汽車安全重要性的不斷提高,LG新能源正在開發多種解決方案來加強產品安全,包括軟包電池的先進熱傳播(TP)預防技術,并且完成了圓柱形電池的優化冷卻模塊結構的開發。
對于需求勢頭強勁的儲能電池業務,特別是在電網方面,LG新能源將積極應對北美的長期、大批量項目,利用其穩定的技術和本地供應能力,帶來穩定收入。
為了增強競爭力,LG新能源計劃推出高容量LFP儲能電池,以及先進的能源管理和系統集成(SI)軟件。為了最大化獲得本地制造政策紅利,將于明年起在美國開始儲能電池生產,并考慮根據歐洲市場需求將動力電池生產線轉換為儲能電池。
在業績報告中,LG新能源詳細講述了中長期的關鍵戰略舉措,分別是積極調整運營,加強研發投入,擴展業務組合。
具體來看,通過放緩產能擴張,調整爬坡速度,最大化提升現有生產線的利用率調整運營。而在加強研發投入方面,確保差異化的材料和工藝技術,加速優化化學成分和形態的解決方案研發,開發下一代電池,如雙極半固態電池和硫化物基固態電池。在擴展業務組合方面,在區域基礎上建立閉環回收體系,擴展BaaS/EaaS業務,探索電動汽車以外的其它應用市場的新機會。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251775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