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天氣的持續籠罩,似乎更加堅定了大城市推行車輛限購和限行的決心。天津市政府在15號晚宣布,將正式出臺車輛限購與限行政策。至此,天津成為了繼上海、北京、貴陽、廣州之后國內第五個實施汽車限購的城市。
對于限購政策的效果,尚需時日觀察,但對國內自主品牌車企的影響可謂立竿見影。與2012年廣州閃電出臺限購令時一樣,昨日,汽車類A股也因天津的限購限行政策而全面下挫,長安汽車、上汽集團和江鈴汽車等跌幅都超過5%。
限購效果短期有限
出于控量、防堵和治霧霾的目的,各一線城市似乎逐漸對實施限購達成共識。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預測,深圳、杭州、石家莊、重慶、青島、武漢等6個城市均存在實施限購的可能,這些城市的汽車年銷量均在20萬-30萬輛之間。
限購是否能真正起到”治堵”作用一直是業內關心的問題。有分析人士認為,從北京、上海和廣州等地的限購情況來看,效果并不明顯反而還影響了城市的發展。
以廣州為例,廣州于2012年8月1日開始試行中小客車限牌政策,增量指標跟天津一樣,需通過搖號或競價方式取得。如今一年多時間過去,限購效果卻不盡如人意。
乘用車聯合會副秘書長崔東樹坦言,廣州的限購效果不太好。不僅導致城市關系割裂,廣州與佛山的關系無法形成同城概念,影響了廣州的發展,而且擁堵問題仍無法解決,畢竟可以去佛山等地上牌然后回廣州駕駛。這造成了廣州沒有稅收等利益,反而要承擔擁堵的壓力。
同時,崔東樹對天津的限購限行也不看好,”跟廣州一樣,天津城市結構也較散,主城區保有量很大,擁堵難以改善,而郊區實施限購也不利于天津的區縣經濟發展,同時將降低天津的吸引力。”
多數受訪者對車輛”限購 限行”防治霧霾的效果也缺乏信心。家住天津的何女士告訴作者:”天津的霧霾確實非常嚴重,一年就沒有幾天是空氣清新的。”然而,在當地市民看來,限購車輛對于解決天津的霧霾問題只是杯水車薪。
”天津作為一個工業型城市,而且是以重工業為主,霧霾風險本來就非常大,再加上京津冀地區經常受到沙塵暴的影響,汽車尾氣在霧霾成因中的比例或許并不大。”一位當地建筑公司的員工如此認為。
對于大城市紛紛熱衷于出臺限購措施,崔東樹表示,限購本質上講還是能緩解擁堵的增長速度,限牌要在未來2~3年以后才會初步見效。另外,通過車牌拍賣還能相應的增加收入,從而用于其他交通建設。
在 上海交港局近期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局長孫建新就曾表示,2014年上海汽車牌照的拍賣收入會有所增加。這些拍賣所得將主要用于上海軌道交通的建設和完 善,明年上海的城市交通建設費用只會增多,不會減少。據了解,上海汽車牌照的拍賣收入是上海地鐵建設的重要資金來源。
自主品牌壓力山大
城市車輛限購的防堵、治霾作用還需幾年時間來觀察,但對自主品牌車企的影響卻是立竿見影。業內人士認為,一線城市限購將大大壓縮自主品牌車企的市場規模,隨著限購城市的日益增多,自主品牌車企面臨更苛刻的局面,不得不撤離當地市場。
從 以往經驗來看,限購對全國乘用車絕對量的影響不大。國泰君安證券的最新研報顯示,天津2012年的銷量約30萬臺,占全國乘用車銷量2%。而北京限購前年 銷量約90萬臺,2013年北京年銷量約60萬臺,也就是限購后下降幅度在30%左右。因此,天津限購對全國絕對量的影響可能僅占0.6%。
對自主品牌車企的市場占有率而言,限購有著十分突出的影響。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上海、北京、廣州宣布實施限購政策之后,中國品牌的市場占有率下降近一半,僅維持在10%左右,遠低于全國市場32%的水平。
以北京為例,實施限購政策前后,銷售車輛的平均單價提高88%,1.6L及以下排量的轎車占有率下降17%。因此,合資品牌車企將在限購城市更為受益,主要是車型定位相對更為高端。
崔東樹也認為,不只是當地的一汽夏利,對所有的自主品牌車企影響都很大,因為天津市郊區的購車群體多,這些都是買自主品牌的居多,限購將誤傷郊縣群體。
另外,由于占有車牌可用于換置新車,所以每個城市車輛限購令出臺之初,當地的二手車市場都會異常火爆。昨晚的天津也不例外,二手車市場燈火通明,市民通宵搶購二手車。對此崔東樹認為,二手車市場在暫時火爆后將逐步低迷。
來源:證券日報
作者:翁健 徐然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2592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