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日系車產銷迅速回升的帶動,廣州汽車產量今年也將創出新高。在日前召開的第八屆中國(花都)汽車論壇上,廣州市政府秘書長陳國透露,預計今年廣州汽車產量會超過170萬輛,總產值超過3600億。與此同時,一直難以破冰的新能源車在2015年也將迎來爆發期。
170萬輛創新高 同比將增22%
”去年以來,廣州日系汽車因為大環境的變化,受到較大的影響和沖擊,但在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下,今年三季度以來,廣州日系汽車產業強勢反彈”,論壇上,廣州市政府秘書長陳國表示。
今年11月,由廣州市社會科學院主編的《廣州汽車產業發展報告(2013)》藍皮書同樣預計,全年廣州汽車產銷量接近170萬輛,比2012年的140萬輛增長22%,這一數字要高于全國行業增長水平,汽車工業作為廣州支柱產業的地位仍不可動搖,廣州轎車產量有望繼續穩坐全國前三甲的位置。 據統計, 汽車產業是廣州第一支柱產業,約占廣州GDP總產值的1/4-1/3。
受”釣魚島”事件影響,以日系車為主導的廣州汽車產業遭受重創,2012年產銷規模僅為140萬輛,低過2012年。《廣州汽車產業發展報告(2013)》藍皮書指出,廣州在2012年7月份出臺限牌政策,雖然對汽車制造業方面的影響不大,但對廣州本地的汽車銷售與服務造成了較為明顯的影響。藍皮書認為,廣州汽車龍頭企業產銷規模還偏小,自主品牌汽車規模小、產銷量低,品牌建設任重道遠。二手車市場受限牌政策影響明顯,”買車難”、”賣車難”現象并存。
廣州汽車產業的今年的迅速回升還得歸功于廣州四大整車產業的迅速回升。今年前11個月,東風日產(襄樊、鄭州也有生產)2013年的累計銷量已達820,592輛,距離90萬輛的年度銷量目標僅剩8萬輛不到,這一數字早已超過2012年全年77.3萬輛的全年銷量,也超過未受到不良狀況影響的2011年的同期最高水平;廣汽本田1-11月累計銷量368,555輛,同比增長30%;廣汽豐田前10月銷量同比增長15.67%至24.31萬輛;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廣汽乘用車前11個月的銷量已超7.2萬輛,同比增幅達167%。
啟辰晨風120輛交付 2015年廣州新能源車累計破萬
在新能源車領域,廣州也傳來了好消息, 近日,國家財政部等四部委組織專家對各地申報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方案進行了審核評估,廣州上報的《廣州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2013-2015年)》順利通過本次專家審核評估,被確定為第一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
承接第八屆中國(花都)汽車論壇的成功舉辦,東風日產正式向廣州市花都區交付120輛啟辰晨風純電動汽車。該120輛純電動汽車將分別進入出租車及汽車租賃市場,這也是東風日產啟辰晨風純電動車第一次批量交付使用,也是目前廣州市規模較大的一批新能源車投入使用。
在此次論壇上,廣州市發改委副主任鄧宏永透露,明后兩年,廣州市新能源汽車推廣總量力爭達到1萬輛,在公交、出租、公務、專用車以及私人領域分別達到一定的應用規模,其中,公交車2000輛、出租車1000輛、公務用車2000輛、私人用車4000輛。 據悉,在2013-2015年,廣州將安排地方財政安排補貼資金20.26億元,可爭取中央補貼資金9.66億元。在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公共領域車輛運營、配套設施建設等方面建立起完善的配套政策體系。以推廣應用為契機,將帶動企業的技術進步和產品升級,推動我市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
經初步測算,通過推廣應用萬輛級新能源汽車,預計每年可替代燃油4.96萬噸,減少城市二氧化碳排放約12.5萬噸,減少氮氧化合物排放約901噸,減少一氧化碳1201噸,減少顆粒物排放約9噸。
鄧宏永表示,廣州將重點在財政補貼、稅收優惠、使用環境等多方面,完善鼓勵新能源汽車消費和產業化的各項政策。作為電動汽車的”加油站”,充電站(樁)目前在廣州的覆蓋程度還不高。鄧宏永介紹,未來廣州計劃建設各類充電站105個,各類充電樁(機)9970個,形成網絡化、智能化的充電服務體系。
在上一階段,廣州推廣應用了2000輛新能源車,其中廣汽生產研發的新能源車客車累計生產1700輛,銷售額超過17億元。
四大建議 電動車春天到了?
在此次論壇上,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任勇表示,純電動汽車在技術、功能、成本上,均已具備商業化普及的條件,純電動汽車要突破發展瓶頸,關鍵是商業模式創新。
任勇透露,目前啟辰已投放43臺純電動車,累計無故障運行超過百萬公里,單車最高行駛里程達7.5萬公里。
據悉,東風日產在純電動汽車的推廣方面將分三步走分階段演進。第一階段:與意向城市建立推廣合作關系開展示范運營。第二階段:量產車上市并展開市場推廣。第三階段:批量生產,規模推廣。目前東風日產正在準備進入第二階段。
為了能更更好地推廣電動車在中國的普及,任勇提出了四條建議:
一,政府不僅要頂層設計,也要躬身踐行,要發揮產業促進和消費引導作用。
二,電網與車企之間,要打破僵局,聯手破冰,共同推進基礎建設。
三,車企與車企之間,要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合理打開市場之門。
四,車企與車企之間,要來近距離,提升信賴,建立創新體驗橋梁。
”我們相信未來十年,電動汽車也會迎來像傳統汽車那樣的爆發式增長,做好準備我們就能迎來美好的明天。”任勇說。
來源:網通社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26119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