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電動網】2014年1月9日,由GNEV官方機構主辦、第一電動網承辦的2013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GNEV2013)在海南??诼≈亻_幕,在主題為”微型電動車————突破與成長”分論壇上,山東新大洋集團副總經理溫紅光發表主題演講稱,汽車智能化已是大勢所趨,越來越多的車企已經把它作為未來市場競爭的一個著眼點,未來的交通應該是綠色智能化。
以下為溫紅光發言實錄: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和大家來討論未來城市綠色交通之夢。交通工具誕生的本質是什么?它是增進區域之間的溝通和互動,從最初的動物工具,到今天的機動工具。經過數年的發展,出現了更多適合人們出行的品類,從海陸空三個方面實現人們的出行,交通分兩大類,第一城際交通,第二城內交通。城際是以高速公路為載體,城市內部交通的特點是出行的距離比較短,承載的空間小,是以城市軌道交通和快速道路為載體,以城市的生活、工作出行為藍圖。
現在,已經有汽車廠家與科技企業聯合傳遞出來這樣一個信號,汽車智能化已經是大勢所趨,越來越多的車企已經把它作為未來市場競爭的一個著眼點。去年豐田和微軟結盟打造互聯網平臺,此外,福特和谷歌聯合開發無人駕駛汽車,吉利與中國移動城市就車聯網簽訂戰略協議。所以未來的交通工具不可避免的向綠色智能化發展,城市的智能交通體系的建立,包括信息系統的建立,和車輛本身的作為一個移動智能化的生活平臺。除了將綠色的能源和智能化在電動車完美的結合,多元交通工具在大交通體系下的相互補充,從而為人們提供更安全的出行服務。
電動車作為一個智能化的移動生活平臺,它可以對外進行有效的聯絡,同時,手機作為一個操作系統,也可以就車載信息與電動車進行有機的相連。所以未來電動車與IT技術結合必將成為電動行業發展的大趨勢,整合云計算技術、移動互聯網技術、GPS技術建立互聯網的移動平臺可以實現訂餐等,同時通過手機的應用可以察看地圖、遠程控制車輛,實現智能出行。
現代城市交通存在諸多的問題,比如交通污染,土地資源嚴重消耗等,這是我們面對的嚴酷現實。今天能源緊缺、城市交通擁堵,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新能源交通工具也隨之登上了歷史的舞臺,越來越多的受到人們的關注。但是一個新興的產業要如何更好的打開局面,需要我們深入的了解交通工具自身所承載的意義,以及人們對交通工具的需求所在,這是我們要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
100多年來,電動汽車在汽車發展史中經歷了三次重大的機遇。工業革命開始以后,電力的發明促進了電力與輪子的結合,產生了電動汽車,不久石油的發現又促使內燃機的發明,使內燃機與輪子結合產生汽車。直流電機驅動的汽車在1834年制造出來。所以電動車是早于汽車發明,到了1897年,實現了電動車的商業化,在世紀之交,在美國,有40%的汽車是用蒸汽機的,有38%的汽車采用電力驅動,22%的汽車使用汽油。所以,電動車在19世紀20年代,大獲成功,到了1912年達到了頂峰。第二次機遇是20世紀70年代,中東石油危機爆發的時候,世界發達國家開始重視替代石油的其他能源:風能、太陽能,各國都掀起了電動車研發的熱潮。比如尼桑ALTRA EV。但是由于電動車成本高、續航里程短的問題沒有根本解決,無法實現產業化,電動汽車產業開始退潮。第三次就是21世紀初,除已經存在的能源問題之外,環境污染成為人類生存所關注的重大問題,因此零污染的電動汽車又成為當代汽車發展的重要方向。
在前兩次電動車沒有發展的原因是什么?一個內燃機技術的發展比較電動車優勢明顯。第二石油能源的開發以及低價。第三電動汽車成本高昂。四是電動汽車技術的制約。所以歷史告訴我們,電動汽車發展起落是符合時代發展的脈動和需要的,目前,隨著石油價格的上升,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電動汽車技術發展以及各國對電動汽車的技術支持,電動汽車旺盛的生命力必然在今后綻放無疑。
我們國家比較早的把新能源汽車列入節能減排的戰略,八五期間以來加入科技攻關計劃,九五期間,國家電動汽車重大科技產業工程項目啟動,十五期間,國家啟動863計劃和電動汽車重專項的開發布局。十一五期間,國家發布了新能源汽車產生準入管理規劃。十二五期間國務院制訂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到2020年累計銷量是500萬輛。由于環境的污染日趨嚴重,城市的擁堵也日趨嚴重,這樣新的需求正在產生,一個節能、環保、便捷的出行需求我們正在面臨。
根據有關方面公布的數據,在城市交通出行的數據之中,城市出行的人開車出行的有85%,這些人的出行的習慣是相對穩定,出行的距離是20-80公里,行駛速度比較慢,是30公里到60公里,所以這就形成了城市交通的本質,就是”微”。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微型,微型不等于緩慢出行,他是對公共空間的禮讓也是文明的態度,微就是謙行,他是一個細節,是人性化的設計,是對生活的感悟的細致入微,微型車是城市大交通體系下的有機構成,因為他的最后一公里:城市出行配套了絕佳之選,以租賃模式完美解除都市人群短距離交通困擾,有效節省道路與停放空間。
微型車是可持續交通模式的全新定義。可以實現上下班短途的功能、可以實現娛樂的功能。微型是環保、綠色的高端生活方式,環保意識身體力行的餞行者。微型是綠色能源交通下一個掘金站。微型汽車是更新換代的交通工具,是從環保到便捷的出行、從自降時速到公共空間的謙和禮讓,對人們生活與出行方式的深入探究,聚合全球尖端科技,一個全新思維下的生態交通模式,一種更加貼合人們日常出行方式的新能源交通產業在多元化的市場需求下呈現。微型車時代,不是慢性時代,不是滿足出行的基本訴求,不是產業轉型的曇花一現,而是未來都市大交通必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微型是對自然的敬畏與尊重,也是對人民未來生活的美好期盼和祝福。市場經濟的特質告訴我們,城市微型純電動汽車需要從市場的需求出發,在誕生初期就能夠有針對性的通過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等環節將產品與人們的出行習慣緊密結合起來,生產出新能源工具。
關于城微型純電動車的商業模式思考,一是租賃,能夠極大降低出行的成本及道路占有率,有效提高人的出行效率。第二,定位于家庭的第二輛車,短途小型電動汽車有著無與倫比的優勢。第三,日常辦公用車,與智能化結合的短途小型電動汽車,具有歷史軌跡回訪功能,它是人工、費用的雙重節省,有效的杜絕公車私用,也是我們企業管理者省心、省力的用車選擇之一。在有的大型企業,已經給他們的員工提供第二輛車。
作為我們電動車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2013年下半年,國家陸續出臺新能源補貼政策和新能源試點示范城市政策,系列政策的出臺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大多數民營企業自行研發。研發投資費用均由企業自行承擔,市場還沒有打開,所以企業的生存壓力很大。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將會帶來電機、電控、電池等發展,它的發展更需要國家的支持,對車企市場研發、市場環境、規范標準等方面,大力度大范圍有長遠的支持。
另外由于消費者的觀念受到傳統消費者的觀念的影響,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認知度不高,對新能源汽車的性能、充電、安全等方面存在很大的疑慮,需要政府、市場、企業對消費者進行引導。
新能源的技術需要提升,技術是發展的關鍵之一。沒有先進的技術就沒有辦法研發出先進的新能源汽車。目前國內企業對關鍵技術的研發力度仍然不夠,電池、電機冷卻問題,系列化和標準化問題,都存在一些比較基礎的問題。
我們對于新能源交通產業發展的建議,第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1、積極培育市場,支持市場拓展和商業模式創新,建設行業標準和重要產品技術標準體系,完善市場的準入制度。2、加大財稅金融政策扶持力度,設立產業發展專項資金。3、加強科技創新,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強化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建設,加強高科技人才隊伍的建設和知識產權的存在,推進重大成果產量化和產業聚集的發展。
企業需要加大技術研發力度,提升產品的技術水平。1、研發制造必須符合國家的法規、政策,性能必須滿足國家技術標準。2、電動車不能產生新的污染3、電池必須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一致性好。4、電機組應有高效率的能量轉換,能量可以回收。5、車輛工作可靠,確保行駛安全。6、車輛運行費用要低廉。
基礎設施建設是電動汽車發展的關鍵性因素之一。由于充電設施初期投入成本高,預計在20年內,我國的電動車將呈現爆發性增長,這就需要數量巨大的充電站,因此以政府為主,企業為輔來進行充電站的建設是必須的,實現充電的規?;\行以及充電站的商業化運行。隨著城市職能生態交通系統的逐步完善,我們有理由相信,一種更加人性化的生態、和諧、綠色的交通環境將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讓我們的出行更加自由、更加的隨心所欲。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綜合報道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2718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