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特拉華州破產法庭日前正式裁定萬向集團成為電動汽車制造商菲斯科破產收購案的中標者。至此,經過長達一年多的拉鋸戰(zhàn),萬向集團最終以1.492億美元的價格壓倒李澤楷旗下的混合動力技術控股公司,獲得菲斯科的收購權。
踏入2014年,新能源汽車板塊顯得”馬力十足”:特斯拉公布中國售價、萬向成功收購菲斯科……在一系列熱點事件的刺激下,新能源概念股也集體走強。一時間,似乎所有的人都在談論新能源車。
2014年,國家第二輪新能源車補貼政策進入實施的第二年,寶馬i3、啟辰純電動車、騰勢純電動車等一大批新能源汽車都將上市,政策利好加上產品利好,新能源車行業(yè)會不會迎來期盼已久的春天?作為普通消費者,現在是不是到了可以考慮出手購買新能源車的時候?
去年全國銷售17000多輛新能源車
在萬向成功收購菲斯科的消息傳出之前,其實還有一條有關新能源車的消息也非常引人注目。1月28日,財政部、工信部等四部委聯合下發(fā)通知,宣布從今年起國家對純電動乘用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乘用車、純電動專用車、燃料電池汽車車型的補貼標準進行調整,2014年和2015年的補貼標準將在2013年標準基礎上分別下降5%和10%。
對比去年9月份國家出臺的新一輪新能源車補貼政策,人們發(fā)現,今年和明年兩年的補貼力度實際上比去年政策中規(guī)定的補貼力度要高————去年的政策規(guī)定,2014年和2015年的補貼力度要在2013年的基礎上分別下調10%和20%。
這一不動聲色的調整被業(yè)界解讀為國家加大對新能源車的補貼力度的信號。不過,從2013年的實施效果看,新能源車的推廣效果并不理想。中汽協(xié)的統(tǒng)計顯示,2013年我國僅銷售新能源汽車17642輛,而按照2012年7月國務院發(fā)布的《節(jié)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2012-2020年)》,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累計產銷量將力爭達到50萬輛————這樣的銷量顯然完不成目標。
新能源車去年在杭州的銷量也不盡如人意。2013年杭州市新投入營運的新能源車約900輛,其中眾泰新能源出租車300輛、新能源公交車100輛,換電式私人租賃汽車100輛,另外還有一批康迪電動車在做分時租賃業(yè)務。
私人消費者的需求尚未被激發(fā)
新能源汽車推廣為何受阻?業(yè)內人士認為,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地方政府的補貼政策滯后。按照要求,列入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名單中的城市,都應制定本地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政策,和中央財政補貼形成合力。然而,從去年9月至今,已經出臺地方補貼政策的僅有北京、上海、金華等少數城市。
事實上,目前對于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來說,價格過高一直是個較大的障礙————因為成本高、銷量少,廠商的成本無法通過銷量攤薄。如比亞迪E6純電動車售價36.98萬元,眾泰E300EV售價26.8萬元。而有了國家和地方的雙重補貼,可以幫助消費者分擔相當一部分購車成本,以比亞迪”秦”為例,廠方指導價18.98萬元起,在深圳可以獲得7萬元的補貼,終端售價只需要11.98萬元起。
但由于地方補貼政策遲遲未出臺,一些原本打算購買新能源車的消費者至今仍處于觀望中。比亞迪浙江亞鑫4S店負責人透露,去年9月份國家補貼政策公布后,來店里看電動車的消費者明顯增多,但真正購車的個人消費者幾乎沒有,”都在等地方的補貼”。
杭州補貼政策今年3月或將出臺
不過,對于杭州的購車者來說,如果你打算購買一輛新能源車,也許過不了多久,就能領到杭州市政府的補貼了。
杭州市經信委汽車處副處長魏兆宏透露,杭州市的補貼政策早就在醞釀中了,但因為涉及多個政府部門,一直沒有最終確定,”不過快了,我們會力爭在3月份就出臺。”
對于此前坊間傳言杭州的補貼力度將和國家補貼保持1∶1或者1∶0.8的比例,魏兆宏稱,杭州的具體補貼比例還沒有確定,現在不方便透露。
不過他確認,無論是去年買車還是今年買車,只要能拿到國家的補貼,屆時都能拿到杭州市的補貼。也就是說,如果你在2013年買了新能源汽車,等到杭州的補貼政策出臺后,你一樣可以補領到補貼。
目前,杭州可以買到的新能源轎車主要有四款,其中眾泰有兩款純電動車————眾泰5008EV和眾泰朗悅E300EV,比亞迪有兩款————E6純電動車和F3DM雙模混合動力車。比亞迪”秦”去年已經上市,但目前杭州只有展車,沒有商品車,4S店正在進行正式銷售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配套設施還需不斷完善
除了車價和政策補貼,充電樁(站)等配套設施的缺乏也是目前制約新能源車商業(yè)化的關鍵因素之一。按照《電動汽車科技發(fā)展”十二五”專項規(guī)劃》,到2015年,在20個示范城市和周邊區(qū)域建成2000座充電站、40萬個充電樁,滿足電動汽車大規(guī)模商業(yè)化需求。但有統(tǒng)計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全國累計建成的充換電站不足五年規(guī)劃的10%。
以杭州為例,雖然杭州這幾年建了不少充換電站(官方數據是50多座),但由于電動車保有量太少,運行維護成本較高,實際投入使用且經常在用的只有四五座,而這些充換電站主要的服務都是”換電”,充電樁常年處于閑置狀態(tài)。
即便在此背景下,在探索新能源車的商業(yè)化方面,杭州仍有不少嘗試走在全國前列,比如”車紛享”公司推出的會員制汽車自助租賃業(yè)務、”左中右”公司推出的”微公交”項目等都備受業(yè)內關注。
不過,受配套設施的制約,企業(yè)發(fā)展并不順利。去年7月浙江左中右公司推出的電動汽車分時租賃業(yè)務,雖然被譽為”微公交”,但由于杭州只有兩座”微公交”立體停車庫(分別位于古墩路天目山路口和古蕩街道辦事處),消費者租車還車不方便,純電動汽車的行駛范圍被限制在主城區(qū)之內。
混合動力或是目前最容易普及的技術
雖然消費習慣、政策、配套設施等一系列問題都制約著新能源車的商業(yè)化,但在特斯拉、菲斯科等明星企業(yè)效應的帶動下,很多業(yè)內人士依然對2014年持樂觀態(tài)度,認為今年可能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的”元年”。
比亞迪汽車董事長王傳福近日稱,2014年將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yè)和比亞迪的拐點年。他透露,比亞迪近期計劃將”秦”引入上海市場,并有望將”秦”的銷售熱潮在全國引爆,同時帶動全國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
從年初開始,各種不斷傳來的正面消息似乎也佐證著這一判斷。1月23日,特斯拉公布了Model S在中國的起步售價(73.4萬元);2月17日,華晨寶馬合資自主品牌之諾的首個展廳在北京開業(yè),首款車型之諾1E電動車將采取租賃方式推廣;而從3月份開始,特斯拉也將開始向中國用戶交貨。
此外,寶馬i3、i8、啟辰純電動車、比亞迪與戴姆勒合作開發(fā)的騰勢電動車都將于今年正式登陸市場,似乎新能源車即將大規(guī)模走進普通消費的家庭。
不過,諸多業(yè)內人士依然認為,目前短期內適合個人消費的其實不是電動汽車,而是混合動力汽車————雖然混合動力車沒有被納入政府補貼范圍。
在去年的上海車展上,廣汽豐田執(zhí)行副總經理馮興亞也曾表示,在現階段,新能源汽車給人的感覺是技術上不成熟、不可靠;使用起來不方便;價格上不經濟,而混合動力汽車在這幾個方面完全沒有問題。
來源:杭州網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2882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