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貴州新能源汽車利好消息不斷。
畢節國家新能源汽車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成立,貴陽、遵義、畢節、安順、六盤水、黔東南州6個市州入選“第二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名單”。
而國內新能源汽車在經過10多年的摸索之后,似乎已經站到高速奔跑的起跑線上。
貴州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和應用正如何布局?新能源汽車何時走入百姓家庭,請看作者調查。
貴陽街頭行駛的新能源客車
2014新能源汽車
拐點來臨?
業內人士研判,新能源汽車有望在2014年迎來拐點,進入快速增長。盡管這一判斷尚待檢驗,但新能源汽車近年來正在不斷蓄勢卻是不爭的事實。
相關統計顯示,2013年,我國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新能源汽車銷售同比增速為39%,遠遠高于中國車市的增長速度。得益于補貼政策的激勵,我國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不斷加速,僅2012年底到2013年3月間,25個示范城市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數量從27432輛上升到39800輛,充換電站超過8000個,在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規模方面居世界前列。
隨著霧霾天氣的出現,可以解決汽車尾氣污染,甚至實現汽車尾氣的零排放的新能源汽車引發越來越多的關注。今年“兩會”期間,新能源汽車再一次成為熱議對象。
新能源汽車是中國汽車創新的抓手。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認為,中國新能源汽車擁有良好的基礎條件,有希望闖出若干世界級的品牌,真正實現汽車強國。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也指出,我國要成為汽車強國,首先要實現局部技術上的領先。在傳統汽車與國外差距巨大的情況下,新能源成為一種選擇。苗圩說,2014年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業界認識已趨于統一。
技術的進步,也在為新能源汽車蓄勢,與2009年相比,目前鋰電池成本已經下降近50%,能量密度提高了一倍以上,單體電池的循環壽命顯著提高。目前,全國動力電池的年產量可以滿足20萬輛汽車的配套。
貴州
新能源汽車利好政策
紛紛落地
3月4日,“兩會”汽車界座談會上,代表委員們表達了同樣的觀點:走過十多年的摸索積累,我國新能源汽車正在開啟期盼已久的產業化。
2013年末至2014年初,新能源汽車的利好政策在貴州紛紛落地。
2013年11月26日,國家科技部行文,批準認定“畢節國家新能源汽車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據悉,基地的發展目標為逐步建立完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體系,力爭在較短時間內將基地打造成為西南地區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并努力培育以新能源汽車為主導產業的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014年1月,貴陽、遵義、畢節、安順、六盤水、黔東南州6個市州入選“第二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名單”。這意味著,我省消費者在這6個城市購買新能源汽車,將有望獲得補貼。
據文件顯示,按照2013年標準,純電動乘用車每輛補助3.5—6萬元。純電動專用車按電池容量每千瓦時補貼2000元,每輛車補貼總額不超過15萬元。純電動客車則每輛補貼25—50萬元。燃料電池乘用車每輛補助20萬元,商用車每輛補助50萬元。2014年和2015年,純電動乘用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乘用車、純電動專用車、燃料電池汽車補助標準在2013年標準基礎上分別下降5%和10%;純電動公交、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公交車標準維持不變。
在新能源汽車迎來拐點的背景下,政策利好頻頻落戶貴州,貴州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是否迎來春天?
商家
補貼政策有助市場拓展
消費者關注度不斷提升
補貼政策對新能源汽車的銷售是否已產生推動,作者日前走訪了部分新能源汽車銷售商。
3月6日下午,作者來到南明區某國產電動汽車銷售服務中心4S店,該店銷售部的負責人介紹說:“貴州目前尚未出臺補貼細則,但根據廣東的補貼,此前我們的車可享受國家補貼35000元,而現在的補貼則為31500元。”
徐經理表示,近年來新能源汽車逐漸引起消費者的關注,前來看車的顧客,大多都會對新能源汽車加以關注。不過,缺乏充電樁等相關配套設施,是影響客戶購買的主要原因。
不過,他認為,貴陽市作為第二批新能源汽車推廣城市,也是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城市,從長遠發展來看,新能源、節能環保是未來關注的重點,如果補貼力度到位,相信新能源汽車將會受到更多消費者青睞。
3月7日,作者來到位于貴陽市觀山湖區的汽車商城,這里銷售的是油電混合新能源汽車。
桂禮坤同樣十分看好新能源汽車的前景,他所供職的汽車品牌,目前正在通過投放廣告,提供超長期的免費保養等方式,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的銷售。
不過,在新一輪國家補貼政策中,主要補助的是增程式混合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燃料電池三種能源汽車,而該商城的油電混合動力汽車目前不能享受補貼。桂禮坤希望補貼政策今后能覆蓋油電混合動力汽車。
“油電混合動力汽車不受充電樁缺乏的限制,技術也較為成熟,我們自2012年正式普及推廣以來,很多客戶選擇油電混合動力沖的就是技術的成熟。”桂禮坤說。
應用
公交行業一馬當先
私人購車尚需時日
盡管針對新能源汽車的優惠政策不斷出臺,但新能源車尚未大規模走進尋常百姓家。
貴陽市2013年建起了44個電動車充電樁,不過,根據貴陽市供電局的統計,目前,還沒有電動車前來使用。
新能源汽車銷售商表示,盡管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關注的確在升溫,但大多數的消費者尚在觀望。
新能源汽車的價格比傳統汽車高,相關配套設施尚不完善,對技術成熟度有疑問,成為消費者選擇新能源汽車的三大門檻。
目前,公交系統成為我省新能源汽車的最大客戶。
今年初,200臺采用目前全球最先進2代油電混合動力的新能源出租車正式在貴陽上線,購置這批新能源汽車的出租汽車公司計劃,在五年之內投放3000輛新能源出租車。
貴陽市公交集團公司早在2012年年底,該公司實現了全公司車用燃料的清潔化,旗下1850輛公交車全面完成了“油改氣”,其余的出租車也都用上了M100甲醇汽油。而在畢節,當地生產的油電混合動力客車,也已進入公交系統“服役”。
業內人士指出,公交系統成為新能源汽車的最大客戶,一方面是建設生態文明,降低尾氣排放,保護城市空氣質量的需要,另一方面,相對于私家車來說,公交車的運行里程要多得多,更能發揮新能源汽車運行成本低的優勢,從而將其購買成本高的劣勢降到最低。而隨著技術的進步,新能源汽車的售價有望進一步降低,油價的持續上漲,也將使新能源汽車省油的優勢進一步凸顯,新能源汽車進入千家萬戶,只是個時間問題。
而充電樁等相關配套設施的建設也已啟動。
2013年年初,貴陽市首批44臺充電樁全部建好。3月10日,貴陽市供電局工作人員馬駿告訴作者,貴陽公交公司已經購買了兩輛電動公交車進行試運行,供電局將在金陽專門為他們修建充電樁,預計3月底4月初就能投入使用。同時貴陽供電局也計劃買兩輛電動汽車帶頭做應用示范。
馬駿透露,目前新能源電動汽車還處在探索階段。“但是供電部門將支持國家實施的新能源推廣,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帶好頭,做好示范,把基礎設施完善。目前在貴陽市區已經安裝的44個充電樁中雖然尚未具備商業運作條件,但已經起到宣傳示范作用。”馬駿說,“隨著國家對新能源電動汽車的新一輪支持和推廣,電動汽車普及也將成為社會發展的新趨勢,中國南方電網也將根據規劃,做好電動汽車基礎設施建設。”
生產
基地聚合數十家企業
成立聯盟推進技術研發
在推廣應用不斷加強的同時,貴州新能源汽車生產也不斷加速。畢節成為我省新能源汽車的重鎮。
目前畢節已形成以“燃料電池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車”三種整車技術為“三縱”和“多能源動力總成系統、驅動電機、動力電池”三種關鍵技術為“三橫”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布局。基地內聚集新能源汽車骨干企業30多家,其中不乏由擁有大批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高新技術企業和實力雄厚的集團公司投資建設的生產廠家;同時,畢節的汽車零部件配套生產企業達40多家。
與此同時,畢節的多家新能源汽車企業設立了工程研究中心,與國內外一流的轎車研發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在龍頭和骨干企業的帶動下,聯合我國汽車電子企業、高校和研究機構,成立了畢節新能源產業技術聯盟,共同推進汽車電子技術的自主創新。基地80%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與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40多所高校、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以期通過自主創新,搶占產業制高點。
預計到2015年,畢節市新能源汽車及配套企業將累計建成投產80個,汽車零部件本土化率達80%,可實現年產新能源汽車30萬輛的能力,工業生產總值達150億元以上。
與此同時,2013年5月奇瑞貴陽客車生產的首輛新能源客車順利下線。奇瑞還與貴陽市公交公司簽下訂單,第一批將向公交公司提供130臺新能源公交車。2013年11月,貴州鵬程電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落戶臺江經濟開發區。擬建年產30萬輛新能源電動汽車生產線及其配套設施。
貴州新能源汽車,已然踩下加速踏板。
來源:貴州日報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29344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