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達思靈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德平
主持人:謝謝紀教授,那么我們有請我們第三位嘉賓蘇州達思靈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德平,他跟我們分享的題目是增程式電動車技術帶給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機遇與挑戰。
吳德平:我相信在座的大家對增程式電動汽車有所了解,增程式汽車是純電動機構,第二個是裝有小型的鋰電,還有就是增程器,備用發電。
究竟增程式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有什么區別,大家都是燒油,在這里我把兩個區別跟大家列一下,不能全部的代表。首先是他的燃油效率,平均燃油的效率增程式電動汽車每百公里1.2升,PHEV是2.4升每百公里,有的公司做的好一些,有的公司做的差一些,插電式混合動力一般是在30到60公里,純電動60到80公里。增程式他是純電動車,插電式混合動力他是混合動力有著很大的不同,為什么要發展增程式電動汽車,我們中國經歷了三個五年計劃,接近15年,現在的結果是什么呢?上海車牌中簽率為5.4%,但截至7月份首期2萬張新能源汽車車牌照僅有2000張被申領。北京車牌中簽率2.0%。為什么要發展增程式電動汽車?純電動汽車產業化的三大主要瓶頸:第一個行車里程短,第二個價格昂貴,第三個是沒有充電設施,這三個每一個單獨拿出來都可以解決。電池容量不能無限增加來延長來行駛歷程,增程器出現就是為了解決這三個問題。增程承可以有效延長行駛里程,消除里程焦慮,增程式電動車采用較小的電池容量,降低電池成本,增程式電動車不依賴于快速充電站。
那么好我們講有沒有一定的市場基礎呢?我們在中國還不到,我們以美國市場發展為例子,那么截止到8月份,美國的純電動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美國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和增程式,他們的銷量大概是50%,50%這樣的比例,那么在這個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里面增程式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兩個比例也是在50,50,這意味著什么呢?實際上就是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和增程式三分天下,如果說厚此薄彼,我們可能是符合市場規律。
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大家都是在等政策,沒有政策不買,插電式混合動力50%以上,跟政策沒有關系,這其中主要的銷量來自于比亞迪,我們發展的機會是什么,我們說增程式電動汽車更適合中國的發展,這是我分析的,為什么呢?第一做這個增程式電動汽車是純電動汽車為基礎,我們中國有基礎,我們甚至想彎道超車的,可是做油電混合動力的這個是我們中國缺乏專利,缺乏知識產權,也缺乏經驗,我們汽車發動機基礎上,我們沒有理由說我們可以做的更好,第二條增程式電動汽車節能減排效果更好,增程式電動汽車可以快速適應不同的燃料,今天我們是用汽油的,很快我們可以用甲醇,再很快我們可以燒氫氣了,這是一個很自然轉換過程,我們公司從創業開始為了適應這樣一個發展的方向,我們在不同的時期開發不同的增程式發電系統。我們要來開發,我們有我們獨特的專利技術,就是我們雙凸級發電技術,效率高,可靠性高,成本低。這是我們增程式期發展開發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術,這個技術已經在中國飛機上大量的使用。雙凸級發電機它效率低,比永磁發電機低3—5%,功率密度低5—8%,成本低25%,我們比永磁發電機小50%。
下面兩個例子是我們目前在車上裝的,第一個圖你可以看到我們在Z300車上測試了20瓦的發電機,另外一個是QQ3EV配套發電系統,這是我們對市場的認知和所做的事情,希望借次機會讓大家認識到增程式汽車給大家帶來的機會和挑戰,我們共同努力能夠把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更好。謝謝大家!
主持人:謝謝吳董事長,跟我們分享了增程式電動汽車的認識,我也對吳董事長回國創業這樣一個熱情表示贊賞,希望你的企業能夠取得成功,就是我們在座有沒有問題對我們吳董事長提出來做一個交流。我提一個問題,就是吳董事長您認為增程式的技術您剛才介紹了,它是過渡性的技術還是長期存在的一個技術呢?如果是過渡性,它也有一個過渡的時間,這個時間是多長?
吳德平:油電混合動力,增程器這個東西,我打個比方,手機待機時間很長,用的是電池,隨時隨地到辦公室隨時可以充,大家都有充電寶,為什么呢?充電寶是不是一個過渡的產品呢,其實答案是一樣的,就是當電動汽車成為你的可以依賴交通工具,你可以信任的交通工具的時候,你依賴他,你要信任他,所以你要加一個充電寶。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3498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