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產業之輪滾滾向前,會經過平川坦途,也會偶爾陷入泥濘崎嶇。今年的三季報數據對汽車行業而言或許就不太樂觀,數據顯示,多家上市車企三季度業績不約而同出現了同比下滑甚至虧損。種種跡象表明,行業產銷整體下滑或是拖累上市車企三季度銷售進而影響業績的主要原因。
從已經發布業績報告的整車企業來看,長城汽車、江淮汽車、一汽轎車、一汽夏利以及金杯汽車等多家上市車企三季度業績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以江淮汽車為例。江淮汽車2014年三季報顯示,公司三季度實現銷售收入70.65億元,同比下滑5.69%;歸屬母公司凈利潤-0.39億元。前三季度共實現銷售收入251.82億元,同比下滑1.18%;歸屬母公司凈利潤4.2億元,同比下滑43.63%.這是江淮汽車過去5年以來首次出現單季度虧損。
銷量下滑被認為是三季度業績虧損主要原因。數據顯示,三季度江淮汽車實現整車銷售7.85萬輛,同比下滑23.58%.其中,主要產品輕卡銷售3.12萬輛,同比下滑38%;公司于二季度開始全面推行的國四輕卡產品,市場觀望情緒仍然較強,導致輕卡銷量下滑嚴重。中重卡領域,盡管公司與美國納威司達合作的產品競爭優勢明顯,但受制于行業不景氣,實現銷售1.09萬輛,同比增長6.9%.乘用車方面,三季度實現銷售3.49萬輛,同比減少14.83%.
事實上,江淮汽車并不是產銷拖累業績的孤證,長城汽車業績同樣低于預期。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個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25.85億元,同比上升4.4%,實現歸屬利潤55.86億元,同比下降9.5%.其中三季度實現營業收140.58億元,同比下降2.1%,環比上升1.9%,實現歸屬利潤16.31億元,同比下降21.7%,環比下降16.2%.
東方證券分析師姜雪晴認為,公司盈利增速大幅放緩主要原因是轎車銷量萎縮導致盈利能力下降。數據顯示,長城汽車前三個季度累計銷售轎車7萬輛,同比下降53.9%,三季度銷售轎車1.4萬輛,同比下降68.36%.“主要原因是自主品牌轎車行業景氣度下滑,三季度單季毛利率27.7%,同比下降1.3個百分點,1至9月毛利率28.3%,同比下降0.7個百分點,轎車業務拖累業績增長。”她表示。
這意味著,遭遇泥濘的不僅是個別上市車企,而是整個汽車行業。事實上,這一趨勢似乎也早已有跡可尋。中汽協10月1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我國汽車產銷雙雙突破1700萬輛,但增速呈現明顯下滑。其中,9月份當月銷量同比增速僅2.47%,為今年以來最低水平。數據顯示,9月份當月汽車生產200.70萬輛,同比增長4.18%,銷售198.36萬輛,同比增長2.47%,銷量增速為今年以來最低水平。
而種種跡象表明,這一趨勢短期內并不會扭轉。“今年7月以來,乘用車行業終端需求增速出現了明顯的下臺階。”興業證券分析師聶清廉認為,從實際數據來看,預計經濟出現改善的概率仍然極小,對乘用車需求的總體影響負面居多,再疊加上半年部分大中城市的恐慌性購買導致的高基數以及該因素可能的消退導致的需求下滑,預計終端銷量增速至少在2015年二季度前總體仍將偏低。不僅如此,批發量增速10月份在較高基數影響下預計較9月更弱,此后將稍有回升但持續低位的概率較高。
時間更早一點的乘用車數據顯示,今年7至8月份,全國廣義乘用車上牌量合計同比增長9.5%(其中7、8月分別為12.2%和6.5%),顯著低于上半年的16.2%;更為核心的狹義乘用車7、8月上牌量合計則同比增長9.8%,為2012年三季度以來首次低于10%.
行業遇冷,企業感冒。不過,這一邏輯也并不適用于所有的上市車企。不少車企的三季報業績還是要遠超市場預期。
以宇通汽車為例。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個季度共實現營業收入150.02億元,同比上升9.8%,實現歸屬凈利潤11.27億元,同比上升24.8%,扣非后凈利潤同比增長38%.其中,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6.61億元,同比上升41.3%,歸屬母公司凈利潤4.30億元,同比上升58.7%.
在汽車行業整體低谷的情形下,部分車企緣何沖出突圍、脫穎而出?答案是新能源。
東方證券認為,宇通汽車三季度盈利大幅增長,甚至出現了凈利潤增速超越收入增速,收入增速高于銷量增速的格局。而主要原因是新能源客車比重提升導致單車均價和毛利率提高。數據顯示,宇通汽車今年三季度新能源客車銷量約1500輛,而去年同期受政策影響新能源客車短期停售;由此導致三季度單車均價達到35.8萬元,同比提高4.3%;毛利率也相應同比提升1.2個百分點。
事實上,新能源業務不僅是宇通汽車三季報的亮點,更是整個汽車行業黯淡中的一抹亮色。在經歷了前期設想上的鋪墊、概念上的炒作后,新能源汽車在中國汽車行業的分量已經越來越現實和清晰。
中汽協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份新能源汽車銷售超過9000輛,同比增長超過8倍;前9個月累計銷量達到38163輛,同比增長280%.分季度看,2014年一、二、三季度銷量分別為6853輛、13624輛、17686輛,同比增幅分別達到1.6倍、2.9倍、3.8倍。
而后續銷售表現仍可期待。“市場擔憂9月過后新能源汽車銷量回落,但旺盛的訂單數據就是未來數月銷量環比增長的有力支撐。因為訂單確認之后就是開工拉升,預計多數主力車型10月份銷售數據環比將大幅提升,且年底是汽車消費旺季,訂單仍將繼續補充。”海通證券汽車行業分析師鄧學表示。
在此背景下,機構認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投資趨勢仍未結束。“市場關心銷售數據兌現之后,相關投資標的是否開始回調。我們認為目前仍處于上升通道當中,因為銷售數據超預期,同比表現仍在加速,并且四季度會更高,預計同比增速爬升將延續至明年上半年。另外還有相關補貼、鼓勵政策落地,消費潛力持續挖掘。因此,新能源汽車產業投資趨勢仍未結束。”鄧學稱。
來源:金融時報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3533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