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城鎮的街道上你會發現比以前多了不少低速電動車,相比在上海這類一線城市隨處可見的比亞迪秦和榮威550 plug-in,這些低速電動車構成了四五線城市電動車的風景。盡管它們并不在新能源汽車包含的范圍內。這些車價格大多是在2~3萬之間,以老年人為主,用來接送孫子上學,或者上街購物、買菜之類的。
與我們在路上看到的轎車形態的純電動汽車不同,低速電動汽車外型上更為小巧,配置簡單,一般速度不超過70km/h。但因其低廉的價格,一般大致在2~4萬之間,滿足了部分消費者,尤其是低收入消費者和老年人的出行需求。因而低速電動車在四五線城市還有個更親切的稱呼叫做“老年代步車”。
據統計,目前全國共有低速電動車生產企業超過100家,產能超過100萬輛,產業規模近年來持續快速增長。以低速電動車大省山東為例,2015年山東省生產小型電動車34.7萬輛,同比增長53.7%,產量連續三年增長超過50%。而山東省低速電動車產業穩定、高速的增長離不開行業標準的制定和規范。
2014年6月,山東省汽車行業協會對外發布《山東省汽車行業標準(小型純電動車)》,標準對小型電動車(以下簡稱“電動車”)的術語和定義、產品型號和技術參數、技術要求、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和使用說明書、入庫運輸儲存等做了明確規定。
該標準也是全國首部省級低速電動車行業標準。目前,山東省小型電動車準入企業有14家,第一批分別是寶雅、麗馳、梅拉德、時風、唐駿、泰汽、昊宇、順達翰、梅億邦賽9家,第二批分別是御捷馬、東方曼、巨龍、德瑞博、瑞馳5家。
低速電動車行業最為人所詬病的則是其產品的安全性。很多生產企業沒有汽車生產資質,缺乏相關汽車研發生產能力,導致產品安全隱患多;其次車主大多數沒有駕駛證,開車違規現象多;最后低速電動車使用的是鉛酸電池,它在回收、冶煉過程中環境污染較大。
然而即便如此,它的市場前景依舊可觀,并且相對于需要大量補貼才推廣出去的新能源汽車,無需補貼、自帶性價比的低速電動車或許能更早的讓電動車走入“尋常百姓家”。
一是因為目前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一二線城市消費者因其各種補貼政策和免費送牌照政策的吸引,選擇了新能源汽車;二是充電樁等相關基礎設施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四五線城市并未下沉。所以即便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低速電動車也能在四五線城市廣受消費者歡迎。
面對如此大的市場,但低速電動車由于一些先天的發展基因和政策缺失,一直處于灰色地帶。2016年4月14日,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公布了《關于對2016年第一批擬立項國家標準項目征求意見的通知》,其中,關于《四輪低速電動乘用車技術條件》的標準征求意見引起了低速電動車行業的多方關注。隨著法律法規的最終出臺,低速電動車市場或許將迎來新的爆發。
來源:汽車財經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4347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