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財新網獨家獲悉,7月6日,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在西安主持召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座談會,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參加會議,并在現場宣讀了關于新能源汽車騙補行為的督查報告,除了提及“騙補”外,還提到“違規謀補”的概念,二者主要是指以下三種情況:車輛未達到推廣標準甚至未生產,違規取得牌照騙取補貼;車輛符合規定,但賣給關聯企業而非終端用戶,未達到補貼條件提前謀取補貼;車輛賣給終端用戶,但在獲取補貼后大量閑置,造成財政資金嚴重浪費。
馬凱要求,對這些企業要視情節嚴重情況進行相關懲處,包括取消財政補貼資格、追回補貼資金、罰款、取消汽車生產資質,將問題車型從推薦車型目錄中剔除等。同時,對于監管部門涉嫌失職瀆職的人員也要根據規定進行處理。同時,馬凱還要求有關部門盡快出臺替代財政補貼的政策,該政策將包含平均油耗法規與積分交易機制。
據督查報告顯示,2013-2015年,中央財政及地方財政共撥付補貼、獎勵資金480多億元。面對巨額的財政補貼,少數企業在經濟利益的誘惑下,出現了騙補行為。發現騙補行為后,中央隨即做出反應,1月26日, 財政部發布《關于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專項檢查的通知》,檢查北京、上海、江蘇等25個省市,覆蓋90家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相關部門。2016年2月1日正式啟動檢查工作,3月下旬結束。5月28日,財政部官網表示關于新能源汽車推廣騙補的現場核查已經完成,進入會審階段。7月6日,國資委宣布新能源汽車督查報告內容,并公開國務院副總理馬凱所做的批示。
根據騙補事件的檢查工作進度,可以預計騙補、謀補行為的企業名單及懲處措施將在近期公布。同時,有關新能源汽車推廣政策的調整方案,至今尚未官方發布,預計此次騙補事件調查、處理收官之后有望發布。后續的政策將會在杜絕騙補行為的基礎上,對破除地方保護也會做出相關要求,同時會更大的鼓勵市場競爭及技術提升。馬凱在座談會上指出,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修訂完善之后,“不能再出現騙補現象”。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4426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