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化、智能化、輕量化和汽車共享四大趨勢正在驅動汽車行業走向新的未來,8月5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2016未來汽車開發者大會聚集了那些熱忱于新能源汽車創新的汽車人,熱議未來十年波瀾壯闊的變革進程。在第一場圓桌沙龍環節,主持人AutoLab創始人趙奕,與奇瑞新能源總經理高立新、江淮汽車營銷公司副總經理汪光玉、游俠汽車董事長衛俊、云度新能源董事總經理劉心文就“通往未來之路:誰能拿到船票?”這個議題展開討論。
通往未來的汽車之路,誰能夠獲得消費者的親睞?
汪光玉:消費者認同的造車企業才能拿到船票
我認為一定是掌握各種需求,消費者認同的造車企業才能夠拿到船票。江淮一直堅持著一個理念,即充分識別客戶真正的需求。江淮產品開發的第一步就是要識別顧客的價值,根據顧客需要調動各方資源進行研發。從2010年第一代產品上軌道,現在已經經過了6代產品,我們堅持迭代研發,第一步就是要緊密跟蹤國內外新能源技術進步的發展和軌跡,整合我們的研發。每一代產品在用戶實際使用過程中有哪些需求?有哪些改善的建議?我們在下一代車當中一定會改善和提升,按照真正的迭代研發思路,應該說還是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同。
江淮汽車營銷公司副總經理汪光玉
劉心文:踏實、開放、創新、突破
踏實、開放、創新、突破。只有做到這四個詞,未來就一定能夠搭上這條船。從踏實來說,不能投機取巧,不能靠投機賺錢,這樣做不長久。第二必須要有開放的心態,缺乏就會很封閉,不會得到更多的支持,沒有廣泛的交流不可能進步。第三個創新,一定要不斷的創新,不能躺在成功、停滯不前的技術和理念上,必須要有創新,然后在眾多的創新中尋求突破。
云度新能源董事總經理劉心文
高立新:未來的汽車是一種生活方式
我也在想我們要登的是什么船?有可能是泰坦尼克號,很風光,但是這個船本身是第一次試航,有很多的風險,最后拿了船票也沒有用。反過來講,這個船看起來很好,但是也很危險,給你這個船票你要不要?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我喜歡一句話:站在未來看未來。未來是什么樣的船?我認為未來給消費者提供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汽車,實際上提供的是一種生活方式和生活形態。所以要站在未來的角度思索,企業要提供思想、方法和理想,一定要拿到船票,坐上船共同駛向未來的彼岸。而整個汽車市場,我認為所有的企業靠著這個機制一定可以生存下來,特別是中國,對未來充滿希望的傳統汽車行業來說,創新一定是以產品和系統的迭代,將更多的核心傳統進行轉型,提供更多的未來生態解決方案,這樣才可以有更大的發展,我也希望和傳統企業共同發展、共同轉變,共同拿到這張船票,一起奔向未來。
奇瑞新能源總經理高立新
衛俊:最好、最極致的產品才可以引領未來
其實極致的產品是可以走向未來的,過去游俠汽車貼了一個互聯網造車的標簽,但我個人認為并沒有互聯網造車和傳統造車的說法,大家其實都是在研發制造的環節當中做好產品,我相信未來不同的階段,不同種類的產品都可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只有做到最好、最極致的產品才可以引領未來。
游俠汽車董事長衛俊
傳統企業對消費者的認知不夠?自己的優勢在哪里?該怎么辦?
衛俊:研究未來的消費群體
這是我們的職責所在,我們應該把握未來,擁有未來。游俠汽車研究80后和90后的消費群體,同時也在研究00后的消費群體,他們的消費周期一般是5年,未來可能是8年,00后買我們的車都是30多歲的群體,所以現在正在征集一些好的設計基因,面向80后、90后甚至是00后的消費群體,我們比較喜歡問別人的意見,到底喜不喜歡這個車。
高立新:傳統汽車并不是想象的那樣無能和無知
我對所謂的傳統企業和新興車企的劃分并不是很認同,天下汽車是一家,不是你就是他。傳統汽車并不是想象的那樣無能和無知,開發傳統產品,一般至少用15-20年做前瞻性研究,這就是傳統汽車要做的事,注重的是提出一套方案以后怎么把它從原理的角度進行解決,這是傳統企業最大的優勢。傳統企業處于自我研發和完善之中,汽車工業給整個大生產和制造帶來了很大的好處,帶動了整個工業化生產的進步。現在所謂的精細生產方式也是和汽車工業相關的。所以汽車行業一直在引領制造和制造技術的革命,一個是視野,一個是引領。我自己是“穿著新的衣服,有一點少年狂”,所以我的制造觀點也得到了許多的改變。現在和年輕人在一起,了解未來生活的心態,對于我做傳統產業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我希望和一些年輕的創業者在一起,能夠在這個平臺上一起創造一些好的機遇。
劉心文:各個方面都要均衡發展
我也不知道我是屬于互聯網企業還是屬于汽車企業?反正我是傳統企業的老幺,但是現在在看一個全新的視野。云度汽車希望做到,也有這個計劃,做到一個比傳統車更懂互聯網,比互聯網更懂汽車的企業。從未來的發展來說,我剛才說了八個字:踏實、開放、創新、突破,這是非常必要的。從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來說,大家都說自己有各種各樣的核心技術,其實對于每一家來說基本的核心技術都是那幾樣,無非就是三電+屏+智能化,可能還有充電技術,但是傳統方面的底盤等等很重要,它是一個基礎,沒有這個基礎,即使三電做的再好,屏做的再花哨,這個車做的齜牙咧嘴還是沒有用,所以我認為要全面的都兼顧到,協同發展。要做到造型好,要漂亮,顏值要好,價格、質量、服務、獨特體驗,每一個維度上至少要做到卓越,優秀,優越。現在看來這個目標還是低了一點。所以說將來要把這些做好,要在各個方面都要均衡的發展,然后在一些核心技術領域里要有獨特的、卓越的東西,帶給客戶特殊的體驗,才能取得成功。
汪光玉:一定要適應變化的需求
現在是智能互聯、高度共享的時代,傳統企業緊密的擁抱著互聯網,市場調研不能簡單的像過去在街頭攔截進行調研,而是利用了互聯網工具廣泛地收集分析。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上有很多的遠程監控、遠程診斷技術,我們開放了智能共享的網絡工具,大家可以從手機端直接把想法反饋給我們,我認為今天的傳統企業不像過去那么僵化。汽車有這么多的技術支持,有這么多的零部件組成,如果沒有掌控核心技術開發能力,光有概念可能也不夠,汽車的制造工藝是非常精密的,不同的人造出來的車(也不一樣),現在還有很多智能機器來制造。從銷售方來說也需要實體店作為終端載體做服務支撐,所以我認為傳統企業在技術方面還是具備整合優勢的。我們用更加開放的思維去發揮傳統企業的優勢。未來的3-5年內國家政策在補貼方面會逐步的退出,對于一個企業來說這也是一個比較大的挑戰,在價格方面我們能夠吸引消費者的手段會變得更加的薄弱,政策的退出國家是明確的,也是新能源汽車企業必須面對的。用戶買的不是簡單的一個價格,更重要的是買的車的價值,需要的那些功能和需求是否能得到有效的滿足。政策退出的過程還有幾年,在有效的周期內,要開源節流,一定要適應變化的需求,有利于市場化。
劉心文:現在誰也說不準,但是將來一定會有辦法
2020年以后新能源汽車到底怎么走?會有很多種預測、推測,但是沒有結論,誰也不能完全肯定會怎么樣。車廠做未來的戰略和未來策劃的時候,怎么去考慮這個問題?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也是新能源汽車未來趨勢到底怎么走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一種猜測是消費者都被教育過,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高了,意識也強了,可能傳統車不愿意開了,價格上升也可以接受了;第二種猜測是成本可以大幅度下降,自然成本也就HOLD住了;第三種是國家會發布一些其他的政策,可能在更多的城市、更多的范圍內有路權、政策等等,還有其他的政策可以支撐起新能源汽車,還有通過輕量化技術的逐步成熟降低成本,其實各種各樣的問題都有論證。我想,現在誰也說不準,但是將來一定會有辦法,因為這是全行業的問題,不是哪一家企業的問題。從政府到企業,到相關的社會群體,大家會走出一條路。
高立新:在產品上作出創新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到了關鍵時刻,奇瑞提出打造自己新能源汽車品牌,如何打造?把行業內的資金鏈、產業鏈、供應鏈帶動起來,在產品上作出創新,我們充滿著信心。
衛俊:在中高端產品上給用戶帶來極致體驗
雖然游俠是一個新興車企,這個話題我們也很關心。第一,電動汽車走到今天,完全不需要補貼也可以走下去。第二,游俠從成立開始,很多人就問我們為什么不做別的,和車較勁?而且耗時間、耗精力。未來補貼退出以后,我們也能夠造車。那就是在中高端產品上給用戶帶來極致體驗,覺得這個體驗很好,讓消費者忽略了價格。未來的中低端車,我們會考慮電油差價,圍繞特性設計產品。補貼早晚是要退出的,所以趁著現在有補貼,把更多的錢投入到研發和創新上,一定要圍繞生命周期運行來計算平均價格。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44841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