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是促進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是推動綠色創新發展的有效途徑,在多方努力下,新能源汽車產業一直保持快速增長的勢頭發展。在8月21日開幕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夏季論壇上,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副司長宋秋玲,針對財政政策談了以下幾點看法:
第一,產業發展進入新階段,仍需發揮財政引導作用。新能源汽車已成為全球汽車產業新一輪競爭的焦點,國際上很多國家也都把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制定了很多強力的措施,尤其是2016年紛紛加大支持力度。我國是最早將新能源汽車作為國家戰略并提出新能源汽車補貼的國家之一,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目前已進入重要關口和新的發展階段。我國在動力電池等關鍵核心零部件方面還相對比較落后,沒有形成優勢競爭力及良好的消費環境,新能源汽車產業難以完全依靠市場發展壯大,相當的一部分還要依靠財政補貼來維持。特別是當前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進步日新月異,要繼續保持優勢,目前來看仍需發揮財政補貼的引導作用。
第二,發展新階段遇到新問題,財政政策繼續調整跟進。比如,新能源汽車在安全性、一致性方面還存在一些隱患、對補貼政策的依賴、核心技術的突破、充電設施建設存在瓶頸、產業大而不強重復建設等問題,尤其是騙取財政補貼的現象,財政部同各部委展開系列調查,目前調查結果已經上報國務院,存在騙補行為的企業必將受到應有的處罰。實踐證明財政補普惠式政策對培育新能源汽車初級市場是行之有效的,也是國際的通行做法,但長期會使企業患上補貼依賴癥、軟骨病,失去技術研發和產品升級的動力和壓力,行業容易出現低水平的盲目擴張。
第三,進一步完善財政政策,保證產業健康發展。補貼政策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尤其是十三五期間的補貼政策,廣泛征求了各界意見,基本上保證了補貼的延續性,下一步會對財政政策將在近期進一步調整,一些想法和思路:一、配合工信部提高技術門檻上調整財政補貼;對技術進步、規范守信的企業正向激勵,提高準入門檻,補貼技術先進、市場認可度高的企業;二、完善補貼標準,在彌補市場差價,促進技術創新上實現基本平衡;三、健全監管體系,目前對新能源汽車的監管較薄弱,無論是企業還是政府相關部門在日常監管方面存在不小差距,監管手段落后。有必要建立互聯網的信息監管平臺。四、建立市場化的發展機制,例如新能源汽車積分交易制度,借助市場的力量倒逼企業把更多的資源投入技術研發,下一階段財政部將繼續配合工信部等部門將相關政策落實,確保在財政補貼退坡后對產業的支持不斷。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肖瑩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45141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