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即將出臺國家標準和一系列規范政策的低速電動車,再次成為輿論焦點。在爭論與博弈中,與低速電動車息息相關的人們——消費者、經銷商、社區人民等則少有發言機會。他們為什么選擇低速電動車?當地的交通生態是怎樣的?他們希望有怎樣的政策?帶著這樣的疑問,第一電動網作者開始了一場低速電動車調研之旅,消費者、經銷商、車企都是我們走訪的對象,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們將為您帶來不同地區的低速電動車產業的一線觀察。
微電調研第一站威海 | 如果不是低速電動車,那就是“小兔子” 【點擊閱讀】
86年出生的鄭先生做唐駿經銷商已經四年了,“一直做這個牌子,還不錯,去年賣了200來輛”。鄭先生一家四口人,大一點的孩子剛上學,小的才五個月,妻子只負責在家照顧孩子,沒有別的工作。鄭先生身材偏高偏壯,講起話來表情很憨厚,說到家里情況的時候露出一絲不經意的笑。
鄭先生(左)和第一電動網作者(右)
如果一輛車的利潤空間在1000元左右,一年賣200多輛車,在濰坊這樣的三四線城市,收入算是不錯。但是鄭先生表示,“第一年賣了400多輛,現在越來越賣的不行了。現在來買車的還是45歲往上一點的人居多,3萬左右的車賣的最好”。
山東省雖然是低速電動車銷售的大省,走在濰坊市的街道上,能夠看到最多的車型并不是低速電動車,而是電動三輪車和兩輪車。自己家就是賣低速電動車的,鄭先生常開低速電動車接送孩子上學,“一般在接孩子的里面,50%是三輪車、40%四輪車,剩下的是兩輪車”,鄭先生這樣介紹這三種車在濰坊市的占比。
消費者對三輪車的青睞是否會影響到四輪低速電動車的市場?“他們賣三輪我們賣四輪,沒牽扯,三輪車用的也不少,這就主要看消費者看中誰家的產品了。”鄭先生表示。
目前,國家已經開始著手制定低速電動車的管理辦法,在標準草案中透露出要求升級鋰電池、上牌、考駕照等標準。對于國家層面的政策,鄭先生還不是十分了解,但他認為地方政策對市場的影響比較大,低速電動車在濰坊市之所以賣的還不錯,主要就是因為濰坊市政府沒有禁止低速電動車上路。
對于國家政策可能導致產品價格提高,鄭先生比較樂觀,“低速電動車消費群體也分高低端的,高端的用戶買高端的車,低端的用戶買低端的,各自的客戶有各自的需求。”
鄭先生的觀點是,價格上漲,有的消費者會去選擇價格更便宜的三輪電動車,或者去買個質量差點的四輪電動車。但是目前,三輪電動車已經在逐漸減少了,從兩輪車到三輪車再到四輪車本來就是一個消費升級的過程,“很多客戶來我們這兒置換我們這個車,甚至有些客戶,三輪的剛買了兩個月就要換,太不安全的,冬天路上結冰了,車子一拐彎就非常容易滑倒側翻,現在很多人也意識到這個問題了。”
鄭先生介紹,買低速電動車的消費者群體中40%-50%都是老年人,“如果四輪電動車要求強制上牌,他們的駕駛證怎么學?”如果政策能都把這部分人的實際情況考慮到,相信消費者會選擇更高品質的產品,否則很有可能向電動三輪車降級。
作者調研的第二站從威海市來到了濰坊市,和威海市低速電動車市場的冷清相比,濰坊市的市場火熱的多,隨便在地圖上一搜就有幾十家的經銷商位置顯示。作者走訪了唐駿、麗馳、時風、大陽等幾家經銷商店,賣的不好了一年只有四、五十輛,好的能賣到300輛,這些經銷商做低速電動車都在兩年以上。整體來看,鄭先生每年銷售的產品數量算是不錯的水平。
在做四輪低速電動車之前,鄭先生做的是農用車,如果政策制定的比較嚴格,同時山東低速電動車市場越來越飽和,這些以低速電動車為生的經銷商們對于未來有什么打算?
“如果不做低速電動車有什么其他計劃嗎?“作者問道。
“還不知道,再看看吧。”鄭先生表示還想再看看形勢,沒有想好。“干了四年了,已經熟悉這行了,唐駿對經銷商不錯,還是想在這行里做。”
(圖文 第一電動網/肖瑩)
站在規范出臺的歷史轉折點上,企業的技術、產品和服務創新應該朝向何方?哪些企業有了成熟的思考和前期探索?為了明晰這些行業關注的熱點問題,第一電動網將在3月3日于濟南舉辦“泰山論劍——2017中國低速電動車大會”,以“低速電動車技術創新方向和實踐”為主題,與低速電動車行業和關切這一行業的人士一道,探尋發展良策,共享真知灼見。【點擊報名】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肖瑩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49256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