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能源汽車領域又完成了進一步的跨越,為大家展現了何為“朝陽行業”,而其中翹楚當屬北汽新能源。
2018年1月9日,北汽新能源年會及業績溝通會在北京舉行,會上,北汽新能源副總經理、營銷公司總經理李一秀回顧了北汽新能源過去一年的成績。在他看來,2017年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真正意義上的普及元年。在過去一年,北汽新能源順勢而為,在七個方面的實現突破。
突破一:突破政府補貼依賴
北汽新能源2017年1-11月銷量已達8.5萬輛,同比增長103%,并在純電動汽車的市場(不含插電式混合動力)排名已經超越比亞迪上升至第一位。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36%的銷量來自于不限購單補城市,21%的銷量來自于不限購雙補城市,也就是說,北汽新能源2017年前11個月的銷量中,超過一般都來自于不限購和補貼較少的城市。
突破二:突破充電里成焦慮
在過去的一年,北汽新能源首推換電模式,并聯合新能源汽車上下游企業一同打造了擎天柱計劃。據統計,北汽新能源分別建成對私和對公充電樁4.2萬和1.4萬根。銷售換電新能源汽車5000輛,建成充電站超過100座,居全行業第一。
突破三:突破油改電開發路徑
2017年,北汽新能源改變了傳統新能源汽車僅僅以汽油車為基礎打造新能源汽車的“陋習”,而是全新打造適合新能源汽車的產品開發路徑,實現產品正向開發,相繼推出了EC180、EU400以及EC200等多款車型。其中EC180實現單車銷量全球第一的好成績。
突破四:突破混網銷售模式
截至目前,北汽新能源已經在全國25個省的139個城市,建成全國最大且獨立的新能源汽車銷售和服務網絡。其中,銷售店280家,服務店249家。同步提升了服務運營水平,連續三年蟬聯“中國質量協會新能源汽車用戶滿意度第一”。
突破五:突破傳統產銷模式
面向未來出行,北汽新能源已不滿足于僅僅制造產品,而是要做引領綠色智慧出行生態的整體方案提供商。早在2012年,北汽新能源就開始打造以政府公務出行為主的分時租賃平臺,綠狗租車、北京出行和北京綠行。今年5月,又推出了面向全國的“輕享出行”平臺。截至目前,北汽新能源旗下的出行平臺已覆蓋全國12個城市,車輛規模達到8000輛。
突破六:突破產業固態合作模式
北汽新能源引入互聯網思維,推出體驗式營銷“衛藍生態聯盟”,跨界打造“共建”、“共治”、“共贏”的生態圈。去年11月3日,北汽新能源聯合各方締結“衛藍生態聯盟”,發布“擎天柱計劃”。要知道,這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升級,此舉意味著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域首個由車企主導創建的產業生態圈的誕生。
突破七:突破國際出口壁壘
2017年12月初,智能出行新物種LITE正式獲得歐盟整車WVTA認證證書,這是中國首款獲得歐洲出口通行證的兩門兩座純電動車,也是北汽集團首款取得歐盟出口資質的車型。
此外,北汽新能源還獲得了亞洲質量卓越獎和德國萊茵TüV集團頒發的國內第一張符合ISO 26262功能安全標準的汽車電控產品開發流程體系的認證證書,標志著北汽新能源的汽車電控開發體系可以滿足最高安全級別達到“ASILD”的產品開發需求。
來源:汽車商報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60873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商報,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