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李克強總理參觀日本豐田汽車,得知氫燃料電池車Mirai已量產后,大為吃驚。網上有精通讀臉術的高人們猜測,“原來中國新能源汽車騙錢的多。”
果然,半個月內(5月25日),《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出臺,并釋放出一個重要信號——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扶持方向已變。曾經被呵護的PHEV插電混合動力汽車,被踢出扶持之列。
曾經想借PHEV迅速過關的不少車企,如何應對“2020年燃油限值”標準和雙積分大考?
短期內,如想兼顧比價優勢和達標,MHEV輕度混合汽車(即,48V弱混)成了捷徑。
政策風向已變 PHEV被“踢”
5月25日,《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中顯示,PHEV插電混合動力汽車被踢出扶持之列。雖然征求意見稿僅影響汽車產業投資,但反映出高層的共識。(巧妙的標準之變,不按新能源汽車、燃油車來劃分,而是分為純電動汽車、燃油汽車、智能汽車。)
一旦離開了政策扶持之手,插電式混動乘用車的劣勢開始顯現——成本高于油電混合乘用車,節油性又不及純電動乘用車。
車企們必須迅速選擇,因為2020年就是生死大考。其一,工信部發布的《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顯示,2020年,所有企業生產的乘用車平均油耗必須降至5升/100公里。其二,雙積分政策(平均燃料消耗量積分、新能源汽車積分),將于2019年正式執行考核。一旦無法達標,就會面臨巨額懲罰(金錢懲罰及限制高附值車型的投產、銷售)。
按照行業慣例,從研發至投產至少需要三年時間,因此當下車企們必須選擇——聚焦于純電動汽車?還是尋找中間路線?
因為單純靠提高發動機的燃油效率,來實現節能減排目標,幾乎不可能。
而依靠純電動汽車,完成節能減排目標,成本又太高。
弱混或成捷徑
MHEV輕度油電混合汽車(簡稱“48V油電弱混”)成為捷徑。
理由是增加的成本不多、性價比高。有消息稱,“48V輕混系統的成本將低于5000元。”這遠遠低于油電強混及插電式混合動力。
具體原理如下:
1、迅速實現節能減排。多家機構表示,48V弱混動系統,可以降低15~20%的能耗、及減排的節能效果。
2、技術難度小。對現有整車結構、現在動力系統的改動不大,因此成本相對較低,開發周期短。
48V油電弱混汽車,只比傳統油車多了幾個部件——48V鋰電池組、集成AC/DC逆變器的電機、DC/DC轉換器。傳統燃油車用的12V鋰電池組和新增48V鋰電池組各司其職。
12V電池組,繼續為供電給汽車上的車用電子設備。
48V電池組,供電給自動啟停系統等,即可優化駕駛體驗,又能提高節能效率。
3、不至于產生過多沉沒成本,原來的發動機產能還可以繼續使用。
至于油電強混汽車,無法成為中國車企的捷徑。主要因為兩點。
第一,豐田等日系汽車掌握了核心技術,想繞開他們的專利保護并不容易。
第二,即使不考慮專利保護,油電強混汽車的技術難度大,且成本大幅提高。德爾福曾指出,48V弱混系統是強混系統成本的30%。
此外,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技術難度也不小。據悉,和傳統燃油車相比,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不僅電機、電池,有時連變速箱也不同,且控制策略較為復雜。這不僅拉長了研發周期,且進一步增加了研發和生產成本。
來源:穹眼財經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69413
以上內容轉載自穹眼財經,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