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稱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在蕪湖召開第二屆第九次職工代表大會,大會以無記名投票形式,全票通過了關于奇瑞汽車股權轉讓的決議,奇瑞擬以不低于200億元現金注入方式引入外來投資者,增資擴股形式入股奇瑞汽車。
第一電動向奇瑞內部人士確認了上述消息。
奇瑞內部人士透露,目前奇瑞的報價在公司內部被普遍認為是“地板價”,若按200億元占股51%計算,奇瑞汽車的總估值僅為400億元,比之前的保守估值低20%以上。
6月1日,合眾新能源品牌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合眾新能源全新品牌形象和LOGO以及旗下產品品牌——NETA哪吒汽車正式發布,此外,合眾新能源還正式發布了全新概念車命名——EUREKA 01和設計理念。
3.新能源客車4月產出7162輛,環比增132.8%同比翻五番
根據工信部整車出廠合格證產量數據分析,4月份國內新能源客車產量7162輛,環比3月3082輛增長132.8%,同比翻五番。其中純電動客車產量6594輛,占比92.07%。插混客車產量514輛,占比7.17%,燃料電池客車產出54輛。
從車身區間看,10M-12M 客車依然是市場主流,12M以上的超長客車在新能源領域漸漸退出。
10M-12M客車中,4月比亞迪異軍突起,產出1884輛,占當月該車長總產量的41.5%,排在第二的是廈門金旅,產出 686輛;宇通客車430輛位居第三;8M-10M客車中,宇通客車產出579輛,位居第一,南京金龍556輛排在第二,陸地方舟346輛排在第三。
過去半年來,Model 3的“產能地獄”成了特斯拉創立至今面臨的最大困境之一,也因此遭遇了資本市場的強烈看空。身為CEO,馬斯克(Elon Musk)對Model 3的重視不言而喻,近日,他以“極端手段”終于將產量快速拉升到3500臺/周,并計劃到6月底達到6000臺/周。Model 3的交付勢必因此加快,財務表現也將逐漸改善,馬斯克已經展開絕地反擊。
5月,國家層面出臺6項新能源汽車政策。其中包括中國7月1日起將降低整車及零部件進口關稅;發改委就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純電動車生產資質審核將重啟等重要政策。
地方層面,上海、成都、江西、陜西、蘇州、云南、海南等省市出臺13項新能源汽車相關政策。其中包括上海發布燃料電池車補貼方案,按中央補助1:0.5給予補助;江西出臺新能源汽車指導意見,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能達50萬輛,動力電池產能達40Gwh;陜西明確2018-2020年新增公交和出租全部使用新能源車;云南就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征求意見,按同期中央標準補貼25%等政策。
6.4月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3.8GWh,比亞迪超越CATL重回第一
作為動力電池行業兩大巨頭,比亞迪和寧德時代(CATL)一直在為搶奪市場份額“明爭暗斗”。2016年之前,比亞迪在國內的市場份額一直位居首位,但2017年-2018年3月新晉霸主CATL的市場份額超越比亞迪一直居首。就在2018年4月,比亞迪以1.34GWh的裝機量登頂,占比35%,這是比亞迪的月裝機量在時隔一年后再次超過CATL排在首位。
7.寧德時代5月30日正式申購:發行價25.14元/股,擬發行2.17億股
5月30日寧德時代正式申購,其作為新能源動力電池龍頭企業,是首個登陸創業板的獨角獸公司。
5月28日,寧德時代發布公告稱,本次發行規模不超過2.17億股,回撥機制啟動前,網下初始發行數量不超過1.52億股,占本次發行數量的70.00%,網上初始發行數量不超過6517萬股,占本次發行數量的30.00%。
本次發行采用網下發行和網上發行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此外,發行人、保薦機構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聯席主承銷商高盛高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和聯席主承銷商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將于2018年5月29日舉行網上路演。5月30日啟動網上和網下申購,6月1日公布中簽結果。
5月23日,工信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發布《關于2017年度雙積分數據核算審查工作的通知》,根據相關要求,裝備中心將開展2017年度乘用車企業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審查核算工作。
通知指出,裝備中心依據《公告》、合格證、油耗系統等相關信息,對乘用車企業雙積分數據進行核算,核算結果將以郵件形式發送給相關企業。對核算結果確認無誤的企業,于6月1日之前提交法人簽字、加蓋企業公章的書面確認材料。對核算結果有異議的企業,按照核算結果進行自查,并于5月25日前向裝備中心申請復核。
“新造車企業最大的挑戰是能夠實現真正的交付。”5月31日,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在2018中國汽車新創峰會上透露,威馬首款量產車將在今年9月份開始批量交車。
威馬創始人沈暉
這是沈暉首次在公開場合談及威馬首款量產車EX5的交付日期,屆時威馬將迎來市場的真正檢驗。
10.無線充電商業化,寶馬全新530e iPerformance率先應用
寶馬官方5月28日宣布,客戶可以在7月份作為選配,訂購帶有工廠預裝感應式無線充電系統的全新530e iPerformance車型。
據electrek報道,無線充電一直被認為比用電纜充電更“方便”,但其成本很高,充電效率也是個問題。目前,感應式無線充電技術已經廣泛用于為手機和電動牙刷等消費電子產品供電。寶馬則率先實現了為電動汽車高壓電池充電的無線充電技術商業化。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趙迪安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69567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