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的磨練與積累,近年越來越多的自主車企將高端化列入企業戰略,并已付諸行動。不過,這當中有成功也有失敗。“自主品牌走高端化時機真的成熟了嗎?”這一話題一度在行業引發爭議,而究竟怎樣才稱得上“高端化”目前亦無確切定義,此外,市場對自主高端品牌車認可度又如何……
針對以上問題,近期蓋世汽車通過多渠道展開了相關調查。經調查發現,對于自主品牌走高端化路線多數人持肯定態度,然若要購買,質量則是較為看重和糾結的因素,現將具體調查結果梳理分析如下。
自主品牌高端化,時機真正成熟了嗎?
近年,自主品牌憑借SUV風潮打了個翻身仗,在中國車市中已然占據半壁江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達到510.91萬輛,同比增長3.43%,占乘用車總銷量的43.39%。銷量的快速增長和市場份額的提升讓自主品牌更加自信,也擁有了更多的話語權。然而,一直身處中低端價格空間卻是多數自主車企的隱痛。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曾說過,“中國的汽車工業現在處于全球價值鏈的中低端,如何走向中高端,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而在本次調查中,超過1/3的參與者認為自主品牌走高端化是必然趨勢,不過也有20%的人士認為目前還不是很成熟,部分企業能力不夠。
在調查過程中,認為自主品牌走高端化已達時機是必然趨勢的原因大概有以下三點:
1、自主品牌在過去二十年的發展中積累了豐富的研發生產經驗,在這樣的基礎上,發展高端品牌是在產品線上的正常延伸。
2、中國汽車市場起步較晚,然發展非常迅猛,加上中國的經濟、地域以及消費群體的差異性,使任何一個品牌之前都可以找到一定的生存空間。然接下來隨著市場越來越成熟、區域的差異性越來越模糊,消費者要求越來越高的情況下,尤其在大城市,擁車成本越來越高,品牌向上是一個必須的措施。
3、走高端化是企業樹立品牌形象的需要。
不過,即便如此,亦有不少人士認為,自主品牌高端化成熟與否要根據企業而定。對此,綠色馳汽車集團常務副總裁任亞輝先生表示,對一個企業來講,是否要推出高端品牌,完全取決于企業的戰略需要以及企業本身的發展階段是否有能力打造高端品牌,不能一概而論。
不過值得欣喜的是,從上面消費購買意向調查來看,消費者對于自主高端車已呈現較為明確的購買思維和一定程度的認可,接近一半的調查者認為自主高端車在外觀、技術、配置上可以與合資車媲美。
自主品牌高端化 “質量”是一大關
對于“高端化”的一詞的理解和定義,一直以來行業可謂見仁見智。不過,高顏值、技術領先、擁有較強科技感配置、質量和工藝過硬、較高的安全保障、高品質的服務這幾項成為諸多行業畫像中的關鍵特性。然在本次調查中,“質量”卻成為評判一個品牌是否高端化的主要標準,同時超過7成人士將其列為影響購買力的主要因素。也即是說,質量不過關,一切皆為空談。
不過,隨著車企研發投入力度的不斷增強,自主汽車的品質和質量一直處于提升狀態。不過,業內人士認為,自主品牌要走高端化,在工藝和精細程度上還有較大進步空間。清華大學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院長趙福全認為,自主品牌走高端化,關鍵還是要不斷提升產品力。而產品力的核心就是基于產品質量、技術含量和產品特點構成的品質,“只有質量過硬、技術有亮點、產品有特點的企業,品牌才能實現向上”。
不過,對企業來說恐怕最難的則是對產品質量的持久性保障,畢竟一旦出現紕漏對于品牌口碑和形象將會帶來致命性地影響,近年出現的機油門、斷軸門事件就是很好的例證。而在此次調查中,相對于好的銷量、擁有國外技術背景等條件,更多的消費者亦將品牌口碑好作為選擇自主高端車的主要因素。
而除了質量外,技術的領先性亦成為參與者較為看重的一個指標,尤其隨著消費升級和汽車技術更迭速度加快,這點將直接關系到品牌高端化能否立足。不過,配置在影響購車者要素中被選比例如此低是出乎記者意料的,隨著消費升級及個性化需求增強,除了外觀外,自主車企紛紛將高科技配置作為吸睛點來放大宣傳,不過對于高端車而言,看來靠此已不足以打動消費者。
自主車企品牌向上?吉利最被看好
縱觀國內外汽車市場,品牌高端化的失敗案例實在是太多了,因此最初對于自主品牌高端化,不少人持質疑態度,而企業在此方面雖投入但慎之又慎,更有不少企業在此方面的嘗試不盡人意。
不過,在諸多的高端化車型的投入中,吉利領克的成績讓行業看到了希望。據統計,自去年11月領克01上市至今年7月品牌累計銷量達到了64,564輛。值得一提的是,隨著7月27日首款新能源車型領克01 PHEV(插電混動版)車型的上市,領克汽車也正式邁出了征戰新能源市場的第一步。為此,在本次調查中吉利品牌向上之路亦最為行業所看好。
近期,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楊學良在第三屆中國品牌汽車市場峰會上指出,無論是全新創造一個高端品牌,還是持續地推動原品牌不斷向高端發展,都需要在技術、新的用戶體驗、產品的價值以及營銷模式等方面發生跟原來不一樣的變化。而要達成這點,投資還是蠻大的,吉利投歐洲研發中心的時候,包括相配套的研究生產設施,在領克推出之前投了200多億,沒有這么大的投入和付出,沒有產生本質上的變化,品牌高端化就會成為無源之水。而正是一系列大魄力的投入和決斷以及對市場的敏銳把控,才鑄就了領克目前的成功。
除了吉利外,上汽和長城亦被行業所看好。長城推出的WAY品牌車型上市之初銷量一路上揚,VV5和VV7更是取得了單車銷量過萬的成績,今年前七月份累計銷量達到84,727輛。不過,從今年3月開始,VV7和VV5銷量出現持續下滑,直至7月,VV5和VV7銷量總和為7000多輛,多數人認為,?WEY品牌銷量的持續下滑與競爭對手領克有直接的關系,不過相信長城不會坐以待斃。
而在吉利推出領克,長城推出WEY,奇瑞早先推出觀致,而中國唯一豪華車品牌紅旗也致力要復興之時,對在財富世界500強排名國內第一的上汽集團來說,不做高端,似乎說不過去。上汽旗下上汽大通已經對外高調宣布要走高端化路線,而目前該品牌的銷量中,20萬以上的車型占有不小的比例,除了國內年銷量猛增外,并已經出口到40多個國家和地區,且在上汽大的背景支持下,前景亦不可限量。
正如上述所言,自主品牌汽車向上之路并不平坦,在2008年前后,自主品牌曾集中向高端突圍。但由于根基不穩、品牌溢價能力不足、技術儲備不充分等多種原因,包括華晨中華、奇瑞東方之子、江淮賓悅等大都鎩羽而歸。而時隔10年后,自主品牌再發起向上沖鋒,無論時機是否真正成熟與否,借用趙福全教授的一句話,“顯然現在大家都已站在“風口”上,勝算的關鍵就在于能否撲下身子,持之以恒地真抓實干,而非炒個概念,玩點花活。”
來源: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74501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