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道,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和華盛頓大學(圣路易斯)的研究人員成功研發出一款新型攝像頭,可以將當前自動駕駛車輛的動態探測質量提升10,000倍。其設計受到自然界中最復雜的眼鏡-螳螂蝦的眼睛的啟發,與現有傳感器的工作方式完全不同。
新型攝像頭首先需要調整光電二極管,使其在正向偏壓下操作,實際上意味著其二極管可產生電流,而不是像普通的反向偏壓的攝像頭一樣抑制電流,從而產生對光強度的對數響應。此外,還將納米材料應用于相關的成像芯片表面,以增加偏振靈敏度,但是研究人員因此得研發一系列新型圖像處理步驟,以處理納米材料產生的額外噪音。
如此一來,不僅攝像頭捕捉的相應動態圖像更加詳細,而且能夠快速捕捉極化,即配備該技術的汽車可以更好地處理以前對自動駕駛車輛來說十分嚴峻的挑戰,從而使人工智能(AI)駕駛員能夠在霧霾或霧中也探測到障礙物,即使從黑暗環境過渡到明亮的環境中,或是從明亮環境過渡到黑暗環境中,性能都不會改變。因此,傳統攝像頭因色彩或亮度等環境條件阻止看到物體或人的問題不復存在。
近期來看,該新型攝像頭很可能不會出現在自動駕駛汽車系統中,因為其等待進一步研發。但是,研究人員表示,該攝像頭可以批量生產,而且每臺的成本低至10美元。更重要的是,其用途不僅包括自動駕駛汽車應用領域,還包括正在研發人工智能去探索的其他領域。
來源: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78125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