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網約車出行,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誰,毫無疑問就是滴滴,在網約車市場經歷一輪洗牌之后,滴滴已一家獨大,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17-2018中國網約車行業研究專題報告》顯示,2017年,滴滴以58.6%的滲透率位居各平臺之首,遠超其他網約車平臺(首汽約車2.6%、神州專車2.2%、易到1.6%、曹操專車1.3%)。
然而現在,滴滴需要在競品分析中,把各大車企加進去。在國內汽車市場前所未有的變革之下,“新四化”中的智能共享化,讓各大車企紛紛開始轉型,從汽車制造商向汽車服務商轉變,借助自身在汽車制造上的優勢以及企業強大的資金實力,越來越多的車企開始進軍網約車領域。
上周,寶馬在中國成都拿到了“網絡預約出租車經營許可證”,成為了第一家在華拿到網約車牌照的外資車企。早在今年四月,寶馬集團出資成立寶馬出現服務有限公司子公司,計劃將在12月份在成都投入200輛寶馬5系轎車,包括傳統燃油版和插電混動版,同時,寶馬會為車輛配置專屬的網約車司機。
10月24日,戴姆勒出行服務有限責任公司與浙江吉利控股集團管理的吉利集團(新業務)有限公司宣布,雙方將在華組建合資公司,提供高端專車出行服務,車型以奔馳S級、E級、V級和邁巴赫這些類型為主。
另外在11月12日,上汽集團正式宣布開啟網約車業務,旗下網約車平臺“享道出行”目前已經開始試運營。大眾汽車集團也在本屆廣州車展上,展示了旗下的移動出行服務公司——逸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逸駕智能)在數字化、互聯互通和人工智能應用領域的進展。
目前,逸駕智能正在通過與不同領域的伙伴合作,致力于打造一個能為客戶提供集設備和功能為一體的智能生態系統,讓消費者能夠無縫享受多元化的智能移動出行服務。
據貝恩咨詢公司數據顯示,僅2017年,中國網約車市場的交易規模就超過了世界其他各國的交易總和,預計到2020年,中國網約車市場規模將達到720億美元。雖然目前滴滴卻占據市場的90%,但隨著這些外企不斷涌入中國網約車市場,這種一家獨大的壟斷局面必將受到威脅。
首先,傳統車企由于具備較強的汽車產銷能力,其網約車業務免去了要向租賃公司租車的環節,雄厚的資金背景相比互聯網企業也更有轉型的底氣。
其次在用戶實際使用體驗上,滴滴出行的用戶目前無法自由選擇乘坐車型,只能由系統隨機指派接單,而像奔馳、寶馬旗下的網約車公司,則能夠提供高端定制化的出行,當進入網約車市場的車企越來越多后,用戶能夠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車型。
雖說不可避免的事實是,用戶需要下載多個APP或者注冊多個賬號,但只要是優質的服務,不會有人覺得繁瑣,而且在移動出行領域,各大車企之間有很多合作的空間,今后極有可能組成移動出行聯盟統一運營,覆蓋從家用車到高端豪華車的全出行產品矩陣。
在如此龐大的網約車市場以及國內汽車市場的重大變革下,傳統車企若能成功轉型,完成“產品+銷售服務+出行服務”的成熟布局,也是一個不錯的機遇。
然而在用戶體驗上,由于深耕網約車領域多年,滴滴已經積累了大量用戶數據,目前滴滴旗下產品用戶已達5.5億,超過3100萬車主及司機。不過如果傳統車企能夠避免滴滴的前車之鑒,優化用戶體驗,加強網約車司機的準入門檻和管理以及緊急情況的措施,從滴滴手中搶走市場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來源:汽車頭條-行業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82781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頭條-行業,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