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 11 月 30 日,通用汽車宣布任命 Dn Ammnn 為自動駕駛技術公司 Cruise 的 CEO,結合此前 14700 人的大裁員和 60 億美元的成本削減計劃,這是通用自我救贖的開始。
如果說 2016 年底還有很多傳統 OEM 對自動駕駛不以為然,選擇站在岸上觀望的話,2018 年底,已經沒有任何一家車企會否認自動駕駛會深刻地重構汽車行業現有的商業模式。誰掌握了自動駕駛技術、誰就拿到了通向未來的一張關鍵船票。
過去兩年誕生了很多傳統 OEM + 新銳自動駕駛創業公司的組合,比如通用 + Cruise、福特 + Argo.i、大眾/現代 + Auror......但看到今天,真正跑出來的組合只有一個:通用 + Cruise。
為什么說只有 Cruise 成功了,有幾條清晰的數據可以佐證。
幾乎所有在硅谷開展自動駕駛道路測試的公司,都在加州車輛管理局(DMV)申請了自動駕駛牌照。每年年初,DMV 都會披露車企的自動駕駛路測數據和相關技術進展,這是大背景。
2016 年和 2017 年,Cruise 在加州 60 家持有自動駕駛測試牌照的自動駕駛研發公司中的成績都是第二名,第一是自 2009 年開始研發自動駕駛、公認的行業第一 Wymo。所以結論是,Cruise 起點很高,但沒有超越 Wymo,所以技術進展并不多?
下面是 Wymo 和 Cruise 過去兩年路測數據的對比。
可以看到 Cruise 從 2016 年的不到 1 萬英里翻了一個數量級達到 2017 年的 12.5 萬英里,而 Wymo 從 2016年的 63.6 萬英里下降到 35.3 英里。不過問題不大,從絕對數值來看,Wymo 都要高于 Cruise。
下一個指標是自動駕駛汽車行駛每千英里需要人工干預的頻次。
從 2016 年到 2017 年,Wymo 的人工干預頻次從 0.2 次/千英里小幅降低到 0.18 次/千英里,而Cruise實現了從 18.5 次/千英里到 0.84 次/千英里的跨越,又一個數量級的突破。
看明白了嗎?無論路測數據還是人工干預頻次,Cruise 都落后于 Wymo,但 Cruise 的技術改進效率要遠遠高于 Wymo,為什么會這樣?
在 Curise 提交給加州 DMV 的報告中,Cruise 提到了其與眾不同的路測理念:挑最硬的骨頭啃。Cruise 直接在最復雜的路況下開展測試,意味著系統遇到極端路況的情況會更高頻,同時技術改進的速度也會更快。
這一策略與主流的自動駕駛路測策略大相徑庭,包括 Wymo 在內的一眾車企通常會從簡單的郊區路況入手,一步步「農村包圍城市」,挑戰更加復雜的交通環境。
Cruise CEO Kyle Vogt 曾經在一篇博客中介紹,相比其他地區,Cruise 在舊金山的測試車隊遇到極端路況的概率提升了 46 倍。這意味著即使 Cruise 的車隊規模小于 Wymo,但單車執行效率和測試質量會更加高效。
Vogt 表示,大多數企業低估了市區與郊區的路況差異之大,某些情況下,市區路況的挑戰性甚至達到了郊區路況的 4658%。隨著道路中需要應對的對象數量增加,自動駕駛汽車的交互量實際上會呈指數級而非線性增長。
除此之外,Cruise 團隊已經從 2016 年被收購之初的 40 多人擴張到了1000 多人,團隊規模和技術能力的攀升,讓 Cruise 獲得了非常好的市場回報。在相繼獲得軟銀 22.5 億美元和本田 27.5 億美元注資后,Cruise 的估值已經上漲至 146 億美元。
無論從哪個維度,Cruise 都是過去三年自動駕駛領域跑出的一匹黑馬。
Cruise 官網已經做了更新,通用汽車總裁 Dn Ammnn 將于 2019 年 1 月 1 日出任 Cruise CEO。而 Cruise 創始人、CEO Kyle Vogt 將出任 Cruise 總裁兼 CTO。
這里有一些有趣的動向值得思考。首先在官方公告中,Dn 表態“很高興能夠投入百分之百的時間與精力全力支持 Kyle 和整個團隊”,而他負責的通用汽車全球區域市場和通用汽車金融業務將改為直接向通用 CEO Mry Brr匯報。
也就是說,和大眾集團 CEO Herbert Diess 出于重視中國市場親自兼任大眾中國管理董事會主席不同,Dn 完全放下了目前在通用這個大體系內的主管業務,轉而全身心專注在 Cruise 這個小團隊上。
再來說 Dn 本人,他與通用最早的淵源發生在 2009 年,當時他還在摩根士丹利擔任董事總經理兼工業投資銀行業務主管,為金融危機期間通用的重組提供了咨詢幫助。
2010 年 4 月,Dn 正式加入通用汽車公司,任職財務主管,主導了通用金融危機破產后首次 IPO。
2016 年 1 月和 3 月,Dn 主導了兩個標志性投資/收購,斥資 5 億美元領投出行服務平臺 Lyft,斥資 10 億美元收購 Cruise。不知道 Dn 在推這兩個項目的時候在內部是否遇到過阻力,毫無疑問,通用是當時全球傳統 OEM 巨擘中轉型最激進,大手筆投資押注未來的企業。
所以由他來負責 Cruise 與其他車企、出行平臺合縱連橫、推動自動駕駛汽車商業化是再合理不過的安排。
再說 Cruise,2017 年 Kyle 回應 Cruise 自動駕駛汽車商業化節點的時候,提到「我們的計劃比大多數行業人士想象的要快得多,2018 年(商業化)不值得驚訝。」但從此前路透社的報道來看,Cruise 要商業化還存在一些技術挑戰。
需要指出的是,Kyle 從 Cruise 創立之初 Title 就是 CEO 兼 CTO,他是一個技術出身的創始人,直到去年 9 月 Cruise 才把 Uber 工程主管 AG Gngdhr 挖來任命為 CTO。短短一年后,Kyle 重新出任 CTO,可以更好的把精力集中在解決自動駕駛的技術和工程挑戰上。
最后說說幕后的 CEO Mry Brr。如果說 Dn 負責花錢買未來,Mry 在通用的角色就是「成本殺手」。
Mry 作為從實習生做起,在通用工作了 36 年的元老級通用人,在產業變革前夜對落后業務的關停并轉一點兒都不手軟。關鍵的節點包括 2015 年總額達 65 億美元的成本削減計劃;2017 年將歐寶汽車+通用汽車歐洲業務這個無底洞打包甩給 PSA 集團,以及今天的大裁員計劃。
11 月 26 日,通用宣布重磅計劃:到 2019 年年底裁員 14700 人,占員工總比的 15%,其中包括 1/4 的管理層。同時全球范圍內 7 大生產基地將被關閉。
通用的意圖相當明確:根據測算,本次裁員將為通用削減 60 億美元的成本支出。裁掉管理層是「為了簡化公司的決策流程」;控制成本是「為了將更多投資轉向電動和自動駕駛汽車」。
似乎每個雄心勃勃的改革派 CEO 都有「成本殺手」的稱號,包括大眾集團 CEO Herbert Diess,以及黯然離場的前雷諾-日產-三菱聯盟 CEO Crlos Ghosn 和通用汽車 CEO Mry Brr。
揮別舊時代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意志不夠堅決的 CEO 是無法帶領巨頭轉型的。
撇開特斯拉這種自動駕駛領域的 Bug 級存在不談,Wymo 和通用 + Cruise 對決的看點在于,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商業化的三個關鍵:算法、硬件和運營,Wymo 的算法是明顯領先的,Cruise 正在努力追趕;但在硬件和運營領域,Wymo 不造車而通用制造經驗豐富,Wymo 從零開始做平臺而通用投資的 Lyft 已經不容小覷。
最新的戰況是,Cruise 已經被列為通用業務的最高優先級,要錢給錢要人給人。所以,Wymo or Cruise?
來源:億歐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82793
以上內容轉載自億歐,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