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最近稀土訂單嚴重縮水,部分稀土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價格連跌。資源相對匱乏的鐵礦石價格受制于人尚可理解,可為什么儲量相對豐富的稀土資源,價格也一直掌控在別人手中?
我國以占世界45%的稀土儲量供應著世界95%以上的稀土消費量。可就在發達國家將稀土視為寶貴資源并采取一系列保護措施時,稀土在中國只被看作是換取外匯的普通商品。
筆者認為,稀土價格受制于人的根本原因在于行業并不規范?!秶鴦赵宏P于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要求,完善法律法規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而現實中行業整治工作遇到來自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麻煩”,尤其是在巨額利益的驅使下,在地方部分官員充當非法礦山幕后”保護傘”的情況下,稀土資源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瘋狂盜采,并通過海運走私將稀土偷運出國,以至于在很多時候國家指標控制成為”一紙空文”。國土資源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國家發改委等”多龍管理” 稀土的現狀,以及地方政府手中權力越來越大,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人人管等于沒人管”、”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局面不斷擴大,加上稀土企業權屬關系復雜,缺乏戰略層面的規劃以及國家政策的不穩定,稀土產業不可避免地處于一種盲目大開挖的失控狀態,重復建設明顯,而外國人利用中國部分官員求GDP、喜排場等弱點,不斷突破中央對稀土資源的”封鎖線”,從而造成國際稀土市場上中國人”內斗”、市場供過于求、定價權缺失的局面,同時還造成稀土礦山環境不斷惡化。此外,對WTO游戲規則的不同理解和利益博弈,也是造成中國稀土定價權在國際市場上連連敗北的因素。
解決中國稀土資源問題的最根本辦法還需要從經濟和制度層面同時入手。
從經濟角度來看,為確保稀土資源的最優利用,稀土產品價格須相當于與失去的環境價值、邊際開采成本和邊際使用者成本之和。而為確保稀土資源能夠給社會帶來最大的福利,需要確定每一時期的稀土資源最優存量規模,這一規模的確定恰恰是我們亟待研究解決的一個問題。隨著稀土資源的快速開發,企業的生命力呈現出指數式縮短現象,一些稀土企業甚至會陷入曇花一現的尷尬境地,很快進入生命周期的衰退階段,于是,加快稀土產業集群區內產業結構轉型就成了當務之急。
從制度建設層面來看,建議加強稀土礦產資源的規劃和調控力度,盡快制定頒布《國家戰略礦產資源管理條例》;成立國家戰略礦產資源管理局,掛靠國土資源部,直接對國務院總理負責,專門負責我國稀土金屬與鎢、錫、銻、鉬、石油、銅、鋁、鐵、黃金、高鋁黏土、焦炭、螢石等礦產資源管理。
同時,經濟的全球化和國際分工日益加強,礦產品的國際價格均不同程度受到國際金融危機新一輪沖擊的影響,但不能據此認為中國稀土進入了賣不出的”愁季”??傮w來講,目前稀土國際市場不是處于觀望期,而是由于各國亟待救助本國經濟,在很大程度上無暇顧及買入稀土,而此時恰好是中國稀土企業苦練內功快速轉型的絕佳時期。待國際市場回暖,尤其是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深重影響漸去,稀土價格必然進入持續漸長階段。
( 編輯/董海榮 )
來源:北極星電力網
作者:綜合報道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829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