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新能源財經最新研究表明:全球電動汽車鋰離子電池制造能力將大幅超過需求,除非汽車制造商的需求在短期內大幅上升。產能過剩將導致電池價格下跌。
相較2011年全年要交付的124,000輛,汽車制造商計劃提高產量,在2013年生產多達839,000輛電動汽車。因此,相較當前的2.4吉瓦時水平,2013年鋰離子電池需求將達到18吉瓦時————兩年實現七倍增長。對比之下,電池制造商在建的供應能力將在2013年達到35吉瓦時,幾乎是計劃內電動汽車需求量的兩倍。由于電池保存期限有限,電池制造商不太可能讓電池產量超過市場需求,他們會降低產出以匹配緊縮的需求。
目前,電動汽車電池成本為800-1000美元/千瓦時,占到普通電動汽車成本的30-50%。但是短期過剩的產能與市場競爭會推低電池價格,提升電動汽車的經濟性————同時使得小型單一業務電池制造商處境更加艱難————AliIzadi-Najafabadi,彭博新能源財經能源智能技術分析師如此評論。
”短期內較大的企業(主要來自亞洲)能夠容忍有限的需求并通過降價參與競爭,但是較小的單一業務電池制造商將不得不爭奪越來越少的供貨合同。對于后者,諸如電網級能量存儲的其他應用途徑將是至關重要的需求來源”————Izadi-Najafabadi。
擁有電動汽車規劃的汽車制造商已經與5大鋰電池制造商緊密合作,并通過商業供貨合同或合資企業確保了自身項目的電池供應充足。然而,目前已有超過20家電池制造商完成或在建項目,過剩的產能需要時間消化。長期來看,在行業達到規模的同時鋰離子電池價格將會繼續下跌。我們預期隨著電動汽車銷售增長,電池成本到2020年按照經驗曲線將下降到350美元/千瓦時左右。
( 編輯/李艷嬌 )
來源:中國能源網
作者:綜合報道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8323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