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美國能源部發布了該機構成立以來的首份《四年技術評估報告》(QTR),這份全長168頁的報告陳述了美國中長期能源技術研發戰略,提出未來研發資金不再”眉毛胡子一把抓”,電動汽車和電網現代化改造將優先得到資助,目前大熱的清潔電力和生物能源則將退居次席,明確提出應將重點放在看得見實際應用的技術之上,而不是過于超前的先鋒技術。
《四年技術評估報告》效仿美國國防部《四年防務評估報告》,后者旨在分析和確認美國國防政策走向,前者則關注美國能源技術研發,確定基礎能源技術研發方向,同時推動成熟技術的大規模商用。
報告提出了判斷一種能源技術是否應得到優先資助的判斷標準:未來10年可進入商用規模,或者未來20年內能夠將大量削減美國石油消費和碳排。該報告依次列出了美國應優先關注的六大能源議題:車輛替代燃料、電動車、提高車輛能效、清潔電力、電網現代化改造、建筑物和工業能效。此舉旨在完成五大中長期能源目標:2025年石油進口削減1/3、2015年電動車數量達到100萬輛、2020年建筑節能提高20%、2035年可再生能源電力占80%、2020年溫室氣體排放在2005年基礎上降低17%(2050年83%)。
在研發資金方面,報告強調能源部不能過于”超前”。”目前能源部將太多精力用于前沿技術研發,而這些技術距離實際應用距離仍非常遙遠。”
報告指出,2011財年,美國能源部用于資助私企能源技術研發的預算高達30億美元,其中一半(51%)投用于清潔能源,但流向交通運輸領域的比例”偏低”,僅為26%,其中用于電動車研發的資金更少,僅占9%,其余均用于研發替代燃料。未來能源部將轉變重心,加大電動車和電網改造的資金投入。
在減排方面,報告指出能源部將繼續資助碳捕捉和封存技術(CCS)的研發及應用,但關注重點將由過去的固定污染源,如火電廠和大型工廠,轉向交通運輸行業。
固定污染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占到美國碳排總量的70%以上,之前美國政府認為這是實現大幅度減排最有效、操作性最強的領域。但報告指出,目前美國”最緊迫的威脅”是交通運輸行業對化石燃料的嚴重依賴,這將對氣候變化產生長期不可逆轉的負面影響。”高度依賴石油是當前美國經濟和國家安全的最大威脅,提高車輛能效是短中期內緩解這一問題的最佳手段,而電動車則是提高能效和削減石油依賴的戰略性解決方案,能源部將在這一領域大幅提高投入。”
報告預計,通過普及電動車等手段提升車輛能效,10年之內,美國的日均石油消費量將減少200萬桶,相當于美國當前石油消費總量的15%。而乙醇燃料則在報告中遭到詬病。”乙醇燃料既非完全的嵌入式燃料,也不適合重型車輛,同時它已得到充足私人投資,因此美國能源部未來將不再將其列為重點發展目標。”
美國媒體指出,這一消息將極大利好通用、福特、豐田等已在開發電動車的汽車制造商,而液體燃料(主要是指乙醇燃料)”遇冷”則將影響瓦萊羅等不少美國乙醇燃料生產商。據悉,能源部將依據這份報告制定2013年預算,預算草案將于明年初遞交國會審批。
( 編輯/李艷嬌 )
來源:北極星電力網新聞中心
作者:綜合報道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858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