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幾天前奇瑞小螞蟻車主的故事之后,我們編輯部又來了一位奇瑞瑞虎3XE480的車主“現身說法”,希望與大家分享自己買車、用車故事的同時,給想買車的讀者們提些參考建議。
劉先生是80后,老家是保定淶水的,現居北京順義。2018年10月,他購入了奇瑞瑞虎3XE480。他說,自己買電動汽車的第一標準就是得能開回老家。“我回老家大概是150公里左右,車的冬季續航在200公里,正好夠用。”
但僅僅這一樣就能讓他滿意了嗎?當然不是,不然也就沒接下來的吐槽了。
作為一位在合資車企的工作人員,劉先生算得上是業內人士。加上他本身又是電動車愛好者,對這個領域非常關注,也可以稱得上是一位“專業的”消費者了。不過,盡管如此,他還是沒能做出個百分百滿意的選擇。
“這車電量保留了10%這么多,導致實際續航打了折扣,而且快充竟然要差不多倆小時!這些和官宣差得也太多了,簡直是在欺騙消費者啊!”為此,他還想過要做公益訴訟。
那么,快言快語的劉先生到底當初為什么選來選去還是買了奇瑞瑞虎3XE480?他究竟又是如何發現奇瑞這車是在“欺騙消費者”的?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劉先生與他這輛奇瑞瑞虎3XE480的愛恨糾葛吧。
(為方便大家閱讀,本文以第一人稱進行敘述。)
(一)我從電動滑板車買到電動汽車
我是電動車的愛好者。
剛上班的時候我沒有車,那時候也還沒有共享單車,從家到公司有那么2、3公里的通勤問題。于是我就買了一臺電動滑板車,是鉛酸電池的,沒有買鋰電池的,因為那時候還沒怎么出,也比較貴。
玩兒了一段時間,后來獨輪車開始流行了,我就又買了一臺獨輪車。這個車折疊后體積特別小,攜帶相對比較方便,用了一段時間。
再后來,我買了一臺小的油車,是鈴木的雨燕。此后也一直關注著電動汽車的發展。
直到2018年,電動汽車的NEDC續航能到400公里、實際使用到300公里時,我就覺得這時候電動汽車的發展已經可以了,能滿足我的日常需求,就在去年10月份果斷出手買了現在的奇瑞瑞虎3XE480。
其實,因為一直對這個行業保持關注,我對整個大方向的發展把握都是非常準的。在2017年的時候,我就已經預料到電動車搖號的大爆發,結果2018年果真爆發了。另外,那時候電動汽車還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2018年初時,車型還是比較少的,而到10月份時,各種車型就陸續冒出來了。正好,指標的有效期還從半年延長到了一年,政策喜人。
那我選車時都對比了其他哪些車呢?
首先,我之前訂過威馬續航460公里的那款車,可是跳票了。還有個重要的原因是,電池加熱是選裝的。那如果不選,就會出現快充慢的問題,但是人家又可以說對不起,您沒有電池加熱,活性低。除了他們,其他廠家的電池加熱都是標配的。我覺得這事兒做得特別不厚道,所以我就把威馬退掉了。
還考慮過北汽EU5,其實看著挺心動的。但是研究了一下,發現做工挺差的,我看有人說過洗車時大燈進水、小電瓶沒電等問題。而EV150和EV200呢,出現過沒有剎車的情況。我覺得北汽的電控方面確實挺棒的,但做工基本功不扎實、有小毛病,這比較煩人。其實如果沒這些小毛病,當時咬咬牙也就買了。
當時再就剩下比亞迪了,有些人都挺崇拜比亞迪的,但其實我就不覺得它多好,我懷疑他們電池有點問題。出了第一代秦插電版本后,好多車主反饋電量不夠,應該是電池一致性不行,個別電池有問題,后來好像都給更換電池了。再就是車比較丑,還都挺貴的,十好幾萬,最后就排除了。
(二)我對奇瑞瑞虎3XE480的愛與恨
最后,我買了奇瑞瑞虎3XE480,到手95000元。選擇這車的原因有兩點。第一,瑞虎其實是他們第四代電動汽車了,從技術上來講,已經迭代了幾代,相對可靠。第二,他們用了寧德時代的電池,電池也挺大的。性價比在十萬級的車中比較高,所以最終選擇了這個車。不過,到手開過之后,我發現了兩個很頭疼的問題:一是電量保留太多、二是快充速度很慢。
恨——快充速度實在太慢,電量竟保留10%之多,簡直是虛假宣傳
先說說快充慢的問題。
拿現在來說,溫度差不多就十來度,我這車快充的啟動電流一般在40-50安,把電池加熱到最高溫度35度時才是最快電流,前邊都是一個加熱的過程。這么貌似是沒問題的,溫度低電流也小屬于正常,但是你橫向比較的話,問題就來了。
我那會兒作對比的溫度是5度,比亞迪的電流過1、2分鐘瞬間就上升到120安了,像北汽設定的啟動電流大概是85安,但我這個車的是50安左右,這樣加熱到最高溫度35度要一個多小時將近倆小時,特別慢。
這一點非常影響我的出行規劃和使用感受。人家40-50分鐘就能充差不多,可以考慮去遠一點的地方,但我這個等待時間太久了。舉個例子,冬天零下十來度的時候,我這個車在不開空調的情況下能跑200公里,但如果充電需要快倆小時,那就相當于你跑倆小時得再充倆小時。如果是這樣,我就沒辦法考慮去遠一點的地方了。
再說另一個關于電池電量保留太多影響續航的問題。
你看咱們手機一般用兩年,電池可能就不太行了,因為手機電池在設計的時候是需要盡量充滿電,放電時也盡量放光了。但是電動汽車的電池就不是這樣的,不僅會保留一定的電,在充電的時候也不讓充到100%。前幾天看文章說長安的小SUV是留3%不讓用,充滿到98%,也就是可用的電量是95%,而我這個車竟然保留了10%。其實保留3%左右是可以理解的,因為要考慮到電池的壽命,但是一下子保留10%的電,那就有點過分了對吧?
另外,這個車還有個長續航模式,如果開啟,那就會讓你繼續用電,具體放到百分之幾我不知道,估計也就是2%左右,也不會全放光。這里其實聽著也還是沒問題對吧?但這個長續航模式只能使用50次,而且說明書上明確寫著,如果你使用長續航模式,會影響電池的壽命;由此造成電池的損壞,廠家不予質保。
而這個車NEDC續航宣傳是401公里,這肯定是把長續航打開了。這也就是問題所在。宣傳的時候是401公里,但消費者使用的時候,只能用350公里;你當然也可以用長續航模式,但會影響你的質保,那誰還會去用啊?這個可以算得上是虛假宣傳了。
奇瑞新能源官網顯示,奇瑞瑞虎3XE480NEDC續航里程為401km。
其實,長續航模式是在幾年前電車剛發展時,江淮先做的,但其實那會兒別的企業也沒做,當時很多人都還嘲笑江淮來著。現在都已經發展這么多年了,奇瑞還做這個長續航模式,那就有點說不過去了。經過這么多年,對電池的特性應該是有很多了解的,就不應該過分保留這么多的電了。當初我買奇瑞這車就是看車便宜、電池大,結果你留了那么多電不讓我用,整天背著跑,那我買你還有啥意義?
愛——使用成本特別低,行車沒啥問題比較省心
再說點兒我現在這車的好處吧,這也挺重要。
首先,這個車使用成本很低。如果平均來看,電動汽車出行是每公里要8分到1毛錢,而一般的油車每公里要5毛錢,所以我每公里能省下來4毛錢。我一年大概開2-3萬公里,這樣下來就省差不多1萬塊錢。比如要是我開5年,那就能省5萬,我買的時候是9萬5,那相當于開5年才花4萬5。
其次,跟別的車企比較,還算省心。其實這款車就像是用理工男思維做出來的,非常保守,包括保留10%的電這一點,但可以說這個電池壞的幾率是大大降低了。實踐也證明,這個車還真沒有出現過啥問題,不會把你扔在路上。我聽說像比亞迪元EV360也爆出過種種問題,北汽的倒沒太關注。
總之,這車帶給我的高興事兒主要就這兩點吧。
結語
我猜,像劉先生這樣買到電動汽車卻發現一些問題的車主,并不在少數。
他本身是汽車業內人士,又一直密切關注電動汽車,也算是個比較“專業”的消費者了,卻依舊免不了出現這樣的情況。他認為,普通消費者很難在買電動汽車的時候就考慮快充的問題了,自己也“折在這兒了”。希望自己的經歷能夠給大家在購車時提個醒兒。
聊天的最后,劉先生主動問我,是不是還得說點兒展望啊?我說當然好。
他對我說:“雖然依舊有種種問題,但我還是很看好電動汽車的未來。電池技術在快速發展,國家也在大力扶持,去年產銷已經達到100多萬了,這個產業已經起來了。”
如果你也有關于買車和用車的故事想與我們分享,歡迎加此微信號:472449189。你負責吐槽和分享,我負責讓你成為“英雄”主人公!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馬金橋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88373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