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西安,我能想到很多東西:城墻、鐘樓、兵馬俑,還有涼皮、羊羹、肉夾饃,但是現在又多了一樣:比亞迪宋 Pro。
4 月 29 日,比亞迪攜宋 Pro 在西安舉行了一次靜鑒會,GeekCr 受邀參加,近距離體驗一下這款比亞迪「年度重磅戰略車型」。
這次我們所能看到的車型只有兩款:宋 Pro 燃油版和宋 Pro DM 版,并沒有看到宋 Pro EV 的身影,所以不做評價。這里我們主要關注宋 Pro DM 版本。
先說一下這款車的車身尺寸信息:長寬高分別為 4650/1860/1700(單位:mm),軸距 2712mm,該車是比亞迪 BNA 架構下的首款 A+級 SUV。
Drgon Fce2.0,你沒有看錯,和車機系統類型,比亞迪的 Drgon Fce 設計同樣也會升級迭代,如今來到了 2.0。
相比于 1.0,從前臉、車身、尾部再到內飾設計,車上的「龍語言」得到了很大的擴展。
前臉依然是我們熟悉的大號進氣格柵鍍鉻裝飾設計,顯得很有張力,三款車型最明顯的區別之處也就在前臉進氣格柵設計上,具體如圖:
(宋 Pro 燃油)
(宋 Pro DM)
(宋 Pro EV)
頭燈也做了升級:采用「龍爪」設計,如圖:
從側面來看,整個車給人一種力量感。宋 Pro 通過車窗線和車頂線來打造一個懸浮的效果,而獨特的 D 柱設計也增加了這款車的辨識度。按照現場工作人員的說法,D 柱這一塊可以自行 DIY 噴繪,以滿足個性化需求。剛剛上市的奧迪 Q2L,也采用了類似的 D 柱設計。
(「龍擎躍動」腰線)
在宋 Pro 這款車型上,龍爪首次運用在貫穿式尾燈上,前后燈相互呼應,龍的形象也更加立體。
宋 Pro 大燈的點亮也頗有儀式感:當靠近車子按下解鎖按鍵之后,大燈就會依次亮起。
宋 Pro 實現了車燈全 LED 化,整車超過 400 顆 LED 光源,能耗降低超 50%。「比亞迪在這方面處于一個領先的地位,擁有從 LED 芯片設計到整個模組的設計到車燈的設計以及制造全流程的產業鏈體系,再加上我們的設計能力,相信我們會在中國燈廠這條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好」。宋 Pro 產品總監李躍如是說道,野心可見一斑。
此外,車尾「Build Your Drems」標識的字體也經過了重新設計,字母更加扁平,相比于此前的設計,氣質要高出不少。
(舊版字體)
(新版字體)
再多說一句,宋 Pro 的 Drgon Fce 設計語言本身就是從中國傳統文化中獲取靈感,而且車型系列也屬「王朝系列」,所以將靜鑒會選在十六朝古都西安更像是一場現代與古代的一次融合與碰撞,挺有意思。
座艙這一塊,比亞迪提出的一個理念是:情感化設計,體現對每一位駕乘的尊重。
具體怎么做?
座艙內首次運用黃金分艙設計,通過處于黃金分割點的扶手設計將主駕和副駕做一個分割,讓前排都有空間專屬感。
而在后排,510mm 長的座墊可以起到很好的承托作用,不同座位的坐乘需求都能照顧到,除此之外,后排還支持 110° 11 檔調節,再加上超大全景天窗,視野更加寬闊,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坐乘體驗。
(平的地板,體驗很好)
說到天窗,宋 Pro 上取消了按鍵式開關控制,采用觸感式設計,雖然是一個很小的改進,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提升了整車的科技感。
剛剛說了,龍元素的設計除了在車內有所體現,同樣延伸到了車內,「BYD Hert 智匯之心」,感受一下:
飛行推進器式的檔把設計再加上周遭的龍鱗化按鍵設計,對比此前的宋,明顯氣質上更勝一籌。
(2019 款燃油版宋,來自汽車之家)
一款車表現力如何,與其背后的團隊息息相關,來看一下宋 Pro 背后的男人們吧:
沃爾夫岡·艾格:全球設計總監(前奧迪設計總監)
米開勒·帕加內蒂:全球內飾設計總監(前奔馳內飾設計總監)
胡安馬·洛佩茲:全球外飾設計總監(前法拉利外飾設計總監)
漢斯·柯克:首席底盤調校專家(原奔馳底盤調校專家)
張強:NVH 首席專家(日產雷諾聯盟工作近 20 年)
其他不說,光是能聚攏這樣一批人,就能看出比亞迪的決心和手腕。而在比亞迪內部,艾格團隊本身有很強的話語權,也就能最大程度的還原設計本身,我們才能在宋 Pro 這款車上看到這么大的改變。
這里單獨把智能化配置拿出來說一下。
宋 Pro 采用雙屏設計:12.8 英寸可旋轉中控大屏+8 英寸全液晶儀表盤,中控向駕駛位傾斜 7°,為的是方便駕駛員進行操作。
車機系統依然是我們熟知的比亞迪 DiLink 2.0 智能網聯系統。
因為是從安卓系統移植而來,所以用戶上手難度小、學習成本低。按照官方說法,目前在這套系統上可用 App 數量達到 400 萬+,也就是說你手機上常用的 App 在這個中控上都可以適用,當然,也能吃雞(現場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我,他家十歲大的孩子就喜歡在比亞迪的大屏上玩吃雞……),雖然應用很多,但是用戶可以自行決定大屏上 App 的去留(少部分系統應用用戶沒有權限刪除)。
在我看來, 作為智能車機系統的「最基本素養」就是要:運行流暢,不卡頓。 宋 Pro 很好的做到了(點贊)。隨意打開一個應用,系統都能很快給出反饋,比如打開地圖,隨意拖動并不會出現很明顯的卡頓,反應速度不錯。語音操控亦如是。比如語音設置地圖導航,你可以直接打斷語音助手讓其進行下一步操作。
除了常用的打開音樂電臺導航操作,通過語音也可以直接調節溫度、控制天窗開關等操作,而且語音識別也提供了很多人性化的互動對話,不會很生硬。
除此之外,宋 Pro 搭載了 L2 級駕駛輔助技術。
具體來看,官方給出了功能有這么幾個:LKS 車道保持系統、ACC 自適應續航系統、AEB 緊急制動系統、TJA 交通擁堵輔助系統以及各種預警系統。
(兩路獨立攝像頭:一路行車記錄儀、一路用于輔助駕駛)
(攝像頭傳感器)
(毫米波雷達傳感器)
(宋 Pro 的全息透明影像系統)
這套高級輔助駕駛實際體驗如何?還是要等拿到實車進行測試后才能知道。
而在駕駛員監控這一塊,宋 Pro 雖然有車內攝像頭,但是并未啟用與之相關的功能,目前主要還是通過方向盤內置的傳感器進行監控。
這里可能有人會好奇:為什么宋 Pro 沒有自動泊車功能?當我把這個問題拋給比亞迪宋 Pro 研發總監宋磊時,他說:「我們 并不認為自動泊車是一個趨勢,它炫酷的成分居多。 而且使用起來也有很大的條件限制,比如車位寬窄 , 自動泊車可能只是適用于新手,作為熟手你不會用它,甚至它都沒有你停的快。」
宋磊告訴 GeekCr,比亞迪目前主推的還是 L2 功能,暫時沒有考慮 L3 級別自動駕駛的開發。在他看來,L3 意味著責任主體定義不清楚,國家也沒有對應的法律出臺。但是 L4/L5 已經在實驗室內進行研究了。
在高級輔助駕駛大行其道的 2019 年,搭載 L2 Plus 智能駕駛輔助技術,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這款車的產品競爭力。
關于這三款車型,目前已知的信息是:
宋 Pro 燃油版:搭載 1.5TI 發動機+6 速自動變速器;最大功率 118kW,最大扭矩 245Nm;
宋 Pro DM 版:搭載比亞迪第三代 DM 技術,與燃油版同款發動機,最大功率 118kW,最大扭矩 245Nm,百公里加速 4.7 秒,全時四驅,綜合工況下純電續航 81 公里,提供雙擎四驅版和三擎四驅版;
宋 Pro EV 版:基于 e 平臺打造,搭載一臺永磁同步電機,最大功率 120kW,最大扭矩 280Nm,綜合工況續航 502 公里,充電 15 分鐘續航 100 公里;
(4 月 30 日,宋 Pro 首臺下線)
總的來說,不管是從你看的到的外觀、內飾作工亦或者背后的設計制造,比亞迪做的都不錯,這款車就是一個很好的體現。
該車將會在今年年中上市,燃油版預計售價區間 12-15 萬元、新能源版預計 20-25 萬元,價格是最大的懸念。而且比亞迪為這款車賦予了很高的定位:年度重磅戰略車型,同時給了一個很高的期望:希望沖擊 A+級 SUV 市場格局。究竟宋 Pro 的表現會是如何?我們年中見分曉。
原創聲明: 本文為 GeekCr 原創作品,歡迎轉載。轉載時請在文章開頭注明作者和「來源自 GeekCr」,并附上原文鏈接,不得修改原文內容,謝謝合作!
歡迎關注 GeekCr 微信公眾號:?GeekCr 極客汽車(微信號:GeekCr)∓ 極市(微信號:geeket)。
來源:geekcar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91031
以上內容轉載自geekcar,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