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經濟形勢太差了,買車其實不如打車劃算,一年支出挺多的。電動車折舊快,成本更高,我們今年排到了新能源指標,但很可能不買了。”
Kathy在北京某外企做宏觀研究,一次飯局上,她分析了經濟形勢,又談了對新能源指標的看法。
無獨有偶,同在外企工作的Marco表示,自己明年也會排到北京新能源指標,但也在猶豫,很可能買輛便宜的二手車先占個號,等技術更成熟后再換更好的車。
Kathy和Marco今年都三十出頭,都是有娃無車的剛需家庭,兩個人的想法引起了我的好奇。手握目前近45萬人在排隊輪候的北京新能源指標,他們為何如此“不珍惜”?
根據此前第一電動研究院的梳理,截至2019年8月,北京個人純電動車型共上牌4.5萬輛,不考慮前一年延遲的指標粗略估算,2019年全年5.4萬的總指標已經消耗八成,仍有近萬輛指標待配置。(全文閱讀:個人指標已上牌4.5萬輛,北京新能源車主最愛車型Top 20)換句話說,像Kathy一樣持標待購的人還有將近1萬人。
這些持標待購的人都在糾結什么?他們會在指標失效前買車嗎?
10月12-15日,一電調查發起“北京新能源指標過期倒計時,你為啥還不下手?”在線調查,通過第一電動網和充電樁APP,共計回收有效樣本160份,通過這些真實的樣本數據,我們發現:
電動汽車保值率低、價格高、經濟形勢不好是持標待購用戶推遲購車的主要原因;
41%參與調查者表示會在指標失效前購車,27%的參與調查者還在猶豫,16%的參與調查者考慮買二手車占號,13%的參與調查者或將放棄指標
23%參與調查者表示,目前在售純電動車型均不能令人滿意
續航里程、價格和品牌是參與調查者最關注的因素
在我們發起在線調查時,很多網友參與了討論,我們梳理了109條留言,發現除了一些盲目的“電動黑”,大多人對什么人在持標待購和為什么持標待購展開了討論,總結來看無外乎這幾點:
為什么持標待購:不是剛需不緊急、沒有性價比合適的車型、等待更滿意車型、充電不方便
什么時候購車:等年底購車優惠、買便宜車占號等技術更成熟
與往期一電調查一樣,這次我們同樣聯系了幾位北京持標待購的用戶聊了聊,他們雖然都已經手握新能源指標近8個月不出手,但卻有著不一樣的想法,是否被上面機智的網友說中呢?我們且聽這些持標待購者的講述。
以下為被訪者自述,如果你有更精彩的故事,歡迎掃描文末二維碼聊幾句~
家里不止一輛車,這個新指標也不會浪費
張先生,教師,55歲
我家里現在有五輛電車一輛油車,是真正的電動汽車發燒友。
我的第一輛電車是在2014年購買的,那時候大家都不太接受新能源,申請就能給指標。作為一個開了近30年車的老司機,我感覺油車的套路太深了,而電動車就好多了,而且節能環保又是國家大力推廣的方向。后來我看到喜歡的電車,就把舊油車置換出指標購買,到現在我買了三輛江淮、一輛比亞迪和一輛威馬。家里的燃油車基本一個月能出去活動一兩趟,大多時間在車位上待崗。
作為一個50多歲的人,我的腦筋可能有些老了,雖然我能接受電車也喜歡電車,但是如果讓我花四五十萬去買輛電車我還是心有疑慮的。所以我目前只能接受20萬以下的電車,價格肯定是我在買車前最先考慮的問題。
因為暫時有車開,所以手上的新能源指標一直還沒用。但這其實也不是個問題,在過期前買輛二手車占上號也行,或者再買輛威馬也行。
五老爺,國企員工,56歲
我家里現在有一輛電車和一輛油車,手上這個新指標一直還沒買是因為目前沒有適合我的車。
今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下滑比較大,購車的人少了,大家越來越不買賬。在我看來,這都是國家補貼鬧的,其實車企早就有能力做得更好,但卻偏偏需要貼合補貼參數要求進行車輛設計。而且在銷售等環節也有很多問題,比如4S店忽悠用戶,減配提價等等。
不管怎么說,新能源指標是稀缺資源,我肯定不會放棄。
我想買一輛70度電、比亞迪e2大小的車,還希望帶放電功能,目前還沒有滿意的車型。我準備再等等,想辦法把指標做延期。
我是剛需,但我不想將就
X. X,建筑設計師,30歲
有了排號資格后,我就趕緊排新能源指標了,燃油車指標太難搖了,基本沒有希望。排了一年多后,我在今年得到了新能源指標。
我一直沒買車,是因為我一直很猶豫,因為實在沒找到十分合心意的車型。目前來看,特斯拉、榮威、比亞迪、還有幾款造車新勢力的車都還不錯,但價格太高了,好多在30萬以上。
我想選一款價格不那么高、在20萬以內、但質量性能都還不錯的車,當然外觀我得喜歡。上半年我去4S店轉過一圈,當時比較中意小鵬G3,但是還是覺得造車新勢力不太穩定,擔心太多質量問題出現、維修麻煩,也擔心沒準哪天車企倒閉了,所以一直沒下手。
如果指標可以延期就好了,畢竟我也不是特別著急用車,新上市的車型技術會更成熟更讓人放心。如果不能延期,我在明年2月底前肯定要購車了,希望這幾個月能有更合心意的車型出現。
唐先生,家居行業從業者,33歲
搖了很多年燃油指標沒搖上,因為剛需,我被逼無奈排了新能源指標。今年排到后我卻一直糾結,直到現在也沒有買車,主要是因為新能源車真的太貴了,沒有特別合適的。
本來現在的新能源車能讓人看上的就很少,價格又那么高,遠不能和燃油車對價。我能接受的電動汽車價格也就15萬左右,如果再高些,就能買到燃油車里很不錯的合資車了。如果花那么多錢買輛電動車,怎么想都覺得不合適。另外,考慮北京的冬天,我覺得續航至少要達到500公里才夠用。
拋開價格不考慮,我覺得最好的電車就是特斯拉了。如果考慮價格因素,我覺得廣汽的Aion S還不錯,但價格還是偏高,所以我想等到年底再看看會不會降價,現在的優惠力度實在太小了。
如果在明年2月底前還不能等到我滿意的價格,我可能會考慮先買輛二手車占號了。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明艷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uju/101179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