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講三個真實的故事吧!
第一個。
我有一個叫Kathy的朋友,去年初拿到北京新能源指標,但直到去年10月,她也沒買車,理由是“現在的經濟形勢太差了,買車其實不如打車劃算,一年支出挺多的。電動車折舊快,成本更高?!苯衲?月指標到期,她最終真的沒有買電車,而是選擇了棄號。
第二個。
還有一個叫Marco的朋友,今年排到新能源指標。去年他就一直在猶豫,感覺技術還不成熟,想先買個二手車湊合用,之后再換更好的車。前幾天我問他想法有沒有變化,他說還在糾結,感覺自己用車不多,而且電車太貴,還想再等等。具體等啥呢?等500-600公里續航的車降到16萬以內。
第三個故事的主角是個沒過面的東北朋友。他跟我說目前電車在限購城市推廣的思路不太對,其實更應該推廣自身使用成本低的特點。而且城市越小,車庫擁有率越高,更適合用電車。作為一個還在觀望的準車主,他說他考慮買純電車兩三年了,更希望看到電車在惡劣環境下,比如零下20度、高速時速120公里的續航水平,最大續航和NEDC都不會讓他對電車更有底氣和信心。
其實,這三個朋友的故事僅僅是個縮影,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選擇做“等等黨”的人太多了。上周,一電調查發起了對“等等黨”的討論,第一電動車友群里隨即發出了不同聲音,有人說“等降價”、有人“等新品”、還有人調皮地表示“等發工資”;當然,也有人并不贊同“等等”,認為“每年都有新款,所謂的等等只能說明用車不是剛需”。
更多的“等等黨”在等啥?我們通過第一電動網和充電樁App回收了210份有效問卷,發現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觀點,接下來就和你分享。
有多少“等等黨”?
在這次一電調查中,總計有210個朋友參與了討論。具體來看,其中有128位朋友正在考慮購買新能源車,這里面包括63位北京的持標用戶。剩余82位朋友是目前的現有電車車主。
調查顯示,近八成(79%)準備購車者計劃最晚在明年2月底前購車,而這也是北京新能源指標一年有效期的截至時間點。另外,在這八成里,計劃最晚在今年12月底前購車人群比重達到66%,“暫時不能確定購車日期”的人群比重為17%。
從計劃購買一輛新能源車到最終實際下手購車,究竟需要多久?調查顯示,37%的人僅需要3個月,這也是占比最高的時間周期;購車決策流程在半年內及一年內的人群比重分別為29%和23%;綜合來看,89%的受訪者可以在一年內完成購車流程。
這一結果明顯與我們此前對于現有車主的調查有些出入。在2月底的一次調查中,我們針對現有電車車主調查了同樣的問題,結果顯示,84%的人購車決策流程能夠在半年內結束。
兩次調查結果對比來看,顯然是因為“等等黨”的加入,平均購車決策流程被拉長。
對于是不是“等等黨”的問題,我們請參與調查者自己給出判斷。結果顯示,49%的人認為自己是或者曾經是“等等黨”,另外51%的人認為自己不是“等等黨”,兩方陣營勢均力敵。
“等等黨”在等啥?
回顧開頭講的三個故事,Kathy最終選擇放棄指標,無外乎成本考量、非強烈剛需和對電車不信任三個原因。而對Marco來說,用車需求依然不是十分強烈,但可能更多的原因是他在期待“更劃算”的產品。那個東北朋友呢?生活在不限購不限行的城市,有自己的油車,對新能源車關注觀望但一直沒下手,無非是在等待讓自己心動的“更可靠”產品。
參與調查的210位朋友又是出于什么樣的原因在等待呢?
不出意外,等上市排在第一位,得到46%“等等黨”的認可。這其中,有高達38%的人在“等更多更長續航車型上市,希望能有更多選擇”,也有8%的人單純在等已經看中的“喜歡的車型”。
其實,和那些在2016年或更早入手電車的老車主相比,現在的準車主真是生活在蜜罐里。更多車企推出純電平臺車型,新勢力品牌、合資品牌與傳統車企爭奇斗艷,續航水平更是每年100公里跳著漲。市場已經好太多。但也或許正是因為這種飛速發展,讓不少人對來年的產品有更高的期待。
這次調查中,有66%的觀望者表示已經有明確的待購車型。品牌來看,廣汽新能源、比亞迪、特斯拉、上汽榮威和蔚來更受關注。而從車型來看,廣汽豐田iA豐田/a>、特斯拉Model 3、廣汽Aion LX、北汽新能源EU5和比亞迪元吸引了不少人。
除了對產品的期待,還有不少人在等降價。結果顯示,33%的“等等黨”在期待降價,這其中有人等待具體車型的降價,比如期待現代菲斯塔頂配可以在16.5萬以內落地、期待秦Pro降價到15萬元以內、期待唐EV降到25萬元區間、期待特斯拉Model 3降到20萬區間、期待比亞迪漢EV<漢EV的售價在22萬以內。
也有人在等待行業的普遍降價。其中,不少人對20萬以內、15萬以及10萬元以內車型有所期待。也有很多人提到希望電車價格可以早日與同級別燃油車相當,提到希望傳統車企車型的性價比遠不如新勢力。更有人“簡單粗暴”表示在現有價格基礎上打個9折就好。
除了產品和價格,公共設施的不完善也是讓一部分“等等黨”猶豫不決的原因。畢竟,生活在北京等限購地區的準車主是否有停車位還需要打個問號,充電樁安裝難的問題切實擺在很多人眼前,更便捷的公共樁是一部分車主的的希望。
另有6%的人在等待車企方面推出更為優惠的置換政策或無后顧之憂的售后服務,比如更吸引人的無息貸款的年限和分期計劃、整車置換,還比如更讓人放心的電池終身質保和簡單的免費更換政策。
疫情同樣是讓一部分“等等黨”暫時不能下手的重要原因。調查顯示,4%的人在等待疫情結束,有人因為疫情收入不穩定而推遲購車計劃,也有人因為疫情導致購車不便。
除了以上因素外,還有一些“等等黨”明確表示在等長續航國產特斯拉Model 3、等北汽EU5換BEIJING標、等北京推出更大力度的補貼政策、等合資車型比如大眾途岳電動上市表現、等刀片電池的冬季實際表現等等。
為啥不做“等等黨”?
每個人都堅信“每年都是等等黨大獲全勝的一年”,但同樣有句“至理名言”沒人懷疑,那就是“早買早享受”。
我們請并不認為自己是等等黨的那一部分參與調查者分析自己沒有等待的原因,“剛需”被認為是第一位的原因。同時,“早買早享受”的心態也被更多人提及。
有人感慨,“等到何時是個頭呢?年年有新款??!” ;也有人說,“不光是電動車有新的‘等點’,萬物都有自己的等點,問題是你的時間沒有等點”;還有人表示,要“活在當下”、“嘗鮮”、“超前享受”、“該出手時就出手”,“永遠等待就沒意思了”!
“非剛需”或許是“等等黨”猶豫不決的根本原因,但他們對更好產品的追求、更優性價比的期待,以及對服務的較真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和技術的革新一樣,是推動行業發展的原動力。
等與不等無可厚非,在最好的時間遇到最合適的人、在最需要的時候買一輛自己能力所及最好的車,應該是每個人的心愿吧。
你也是“等等黨”嗎?你對現在的電動車市場有著怎樣的期待?評論區里聊聊吧!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明艷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uju/113954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