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家科技項目立項至今,我國新能源汽車已經發展接近20年,在政策效應疊加的作用下,2015年呈現出爆發式增長,2016年受“騙補”影響發展預冷,2017年逐漸進入了冷靜發展的階段。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工程專家組組長王秉剛談道,“我國新能源汽車目前還正處在導入期。”處在這樣一個關鍵時期,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鍛造核心競爭力尤為重要,應當成為行業首要關注的問題。
2016中國汽車論壇
即將在5月15日上海舉辦的2017中國汽車論壇新能源汽車分論壇上,來自發改委、財政部等部委領導;北汽、吉利、江淮、長安、御捷、前途、國能、知豆等車企負責人;寧德時代、大郡動力、微宏動力核心零部件企業負責人將對如何鍛造新能源汽車核心競爭力進行共同探討。【點擊了解更多】
我國汽車產業未來能否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新能源汽車被寄予的極大厚望,尤其是隨著智能化、網聯化融入汽車產業,為中國汽車謀求趕超世界水平提供了一次歷史性的發展機遇。新技術的影響下,人們對于汽車的傳統認知正在漸漸發展變化,汽車的管理方式、生產方式、流通方式、使用方式都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
同時,新能源汽車行業內也形成共識,在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領域,中外企業的差距沒有在傳統的發動機、變速器等方面的那么大,有些方面中國企業還處在領先水平。但是,如果要實現《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中提到的目標,“到2020年,培育形成若干家進入世界前十的新能源汽車企業,智能網聯汽車與國際同步發展;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骨干企業在全球的影響力和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智能網聯汽車進入世界先進行列。”還需要整個產業鏈共同努力,提高新能源汽車產業核心競爭力。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在百人會論壇上談到,“雖然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化水平成功躍居世界第一,但在核心技術的研發上,還不具備很強的競爭力。目前,我國部分新能源車企存在重產能、輕研發的情況。”對于新能源汽車核心競爭力的理解,不同企業會基于自身的技術攻關背景,可能會給出各自角度的答案,但把這些答案進行提煉,無外乎就是三電技術研發、制造工藝以及品牌打造。
這些詞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即將進入無補貼時代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前有燃油車堵截,后有外資車企入侵。誰掌握核心競爭力,誰才能贏得這場戰役。5月15日,一起來上海聽一聽政府、行業、企業如何共同努力打造新能源汽車核心競爭力,實現汽車強國戰略。【點擊進入報名】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zhengce/51652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