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聯合開展的《后補貼時代新能源汽車支持政策體系研究》課題啟動會,在“2017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期間舉辦,擬提出2021年補貼退出后,維持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政策路線圖和工具包,為政府決策和行業發展提供參考,實現新能源汽車產業在補貼退出后平穩過渡、持續發展。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政研中心新能源汽車與財稅政策研究室主任、首席專家劉斌表示,希望通過對產業現狀及趨勢、政策量化評估分析、國內外政策經驗借鑒、后補貼時代支持政策路線圖、新能源汽車推廣商業模式研究,完成后補貼政策體系設計工作,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自2009年啟動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工作,我國已形成涵蓋行業管理、財稅支持、科技創新和基礎設施等較完整的新能源汽車政策支持體系。國際經驗表明,新能源汽車扶持政策保持持續、穩定對于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為防止新能源汽車銷售出現斷崖式下跌,劉斌指出,我國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出后,以非補貼政策工具包為主的后補貼政策體系設計是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支撐。
國家需對現有政策體系的系統評估,也需要對非補貼政策工具進行系統研究。需要在科學評估基礎上,做好政策的系統研究和規劃,為未來政策調整、接力提供政策儲備。
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政府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后補貼政策體系將疏解補貼退出導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過剩,助力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劉斌希望通過本項研究,完成后補貼政策體系設計工作,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持續發展;擬提出2021年補貼退出后,維持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政策路線圖和工具包,為政府決策和行業發展提供參考,實現新能源汽車產業在補貼退出后平穩過渡、持續發展。
研究內容有5方面,包括產業現狀及趨勢、政策量化評估分析、國內外政策經驗借鑒、后補貼時代支持政策路線圖、新能源汽車推廣商業模式。
劉斌強調,課題主要針對6大問題進行探討。
探討一:補貼是否還可以有?后補貼時代并不意味著取消所有車輛的補貼,可以保留對具有先進產業產品的補貼,繼續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創新。
探討二:一項政策or多項政策?充分借鑒前期新能源汽車產業在政策體系推動下的發展效果,后補貼時代仍然需要發揮多重利好政策工具包,承載產業可持續發展重任。
探討三:政策著力點是“購車成本打平”?研究傳統燃油車與新能源車在購置成本方面持平,突出新能源車在使用環節的經濟性
探討四:補貼是所有財稅政策都退出嗎?補貼退出后,研究稅收等其它財稅手段發揮節能減排的政策導向,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持續發展。
探討五:后補貼導向重點是購買還是使用?推動政策制定從購置向使用階段支持的轉變,在使用環節建立針對新能源汽車的便利政策,引導消費者形成持續的使用習慣,
探討六:后補貼手段依托特殊號碼?在新能源汽車使用專業號碼背景下,研究新能源汽車在道路交通體系中鼓勵政策措施。
劉斌指出,擬通過2年時間完成項目報告,其中2018年上半年完成項目報告初稿,2019年上半年前完成報告終稿。過程中會積極向中央部委和地方推進。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章漣漪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zhengce/56169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