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歐盟監管機構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警告稱,汽車制造商為防止柴油門丑聞重演,在歐盟新的污染檢查中作弊,通過在基準測試中夸大排放量來降低在新規則下所要達到的排放標準。
歐盟新排放測試旨在更好地測量道路上汽車的尾氣排放,此前監管機構發現,大眾汽車試圖操縱實驗室測試,使其車輛在測試中的排放量遠低于其在道路上的排放量。大眾曾在2015年向美國監管機構承認,其在全球銷售的多達1100萬輛柴油車(大部分在歐洲)均安裝了排放軟件以掩蓋尾氣排放,促使歐盟監管機構制定更為嚴格的標準。
然而,歐盟監管機構警告稱,汽車制造商將在2020年(未來氣候目標的基準年)實施的新全球輕型汽車測試程序(WLTP)中人為地抬高排放量。歐盟聯合研究中心(JRC)在7月18日對114個數據集進行的研究中表示,“由于2021年的排放標準被人為抬高,2025年和2030年的排放目標也隨之被降低,這實際上削弱了提案的目標。”
去年11月,歐盟委員會提議,到2025年,汽車制造商們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在2021年的基礎上減少15%,到2030年減少30%。JRC 表示,汽車制造商們宣稱的碳排放量要比實際測量的高13%,比平均水平高4.5%,汽車制造商在WLTP中的測試值也比在舊的實驗室測試中的數據低4%。報告中沒有提及任何汽車制造商的名字。
盡管立法者試圖防止汽車制造商在新的法律標準下虛報過低的排放量,歐盟監管機構稱新的法律標準并未包含避免過高排放值的條款。在一封致歐盟各國政府和歐盟議員的公開信中,歐洲氣候和工業委員提議,為解決汽車排放問題需要進行最后的改革。目前,歐盟政府和議員正就汽車排放新標準的最終法律達成一致。
歐洲氣候和工業委員表示,制定氣候目標的起點應該基于測量數值而非公布的排放量。歐盟執行機構還將在測試中進行交叉檢查并采取監督措施。
清潔能源集團運輸與環境執行董事William Todts表示,“汽車制造商在新的排放測試中造假表明汽車行業不可信任,并且勾結和欺騙行為仍然普遍存在。”
JRC指出,來自兩輛汽車的測試數據顯示,參加排放測試的汽車使用的是耗竭的電池,因此得消耗額外的燃料來為電池供電,從而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報告還稱,測試汽車的啟停功能(當發動機處于閑置狀態,為減少排放而關閉發動機的系統)已被禁用,此外還使用了換擋策略,即讓汽車以齒輪驅動,導致二氧化碳排放量顯著增加。
來源: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zhengce/73170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