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弗里蒙特市,一座硅谷邊緣的小城,諸多創業、科技公司聚集于此。僅城南不足十公里的Kato路上,就有希捷(Seagate Technology,你可能沒聽過,但你肯定用過他們的硬盤),特斯拉加州工廠(Tesla,全球最火的電動汽車公司),SolarCity(特斯拉老板馬斯克創立的太陽能公司)等幾十家科技公司藏身于路邊的綠草和大樹之間。
1848年,加州發現金礦,美國西進運動掀起高峰。從此,這片熱土上開疆辟土的先鋒精神一直延續到高新技術的硅谷時代。2014年,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002074.SZ,下稱國軒高科),選址Kato路48660號,成立國軒高科硅谷研究院(Gotion, Inc),試圖利用地利人和,走到動力電池研發的全球前線。
國軒高科硅谷研究院位于美國加州弗里蒙特市Kato路48660號
近日,第一電動網作者訪問了國軒高科硅谷研究院,詳細了解了這群動力電池邊疆開拓者,和他們的目標。
選址在硅谷
硅谷是全球創新中心不假,但一家中國動力電池公司研究院選址于此,仍出乎意料。
國軒硅谷研究院負責人告訴作者,國軒美國硅谷研究院于2014年7月31日正式揭牌。“在硅谷設研究院,就是希望站在全球前沿推進研發,幫助國軒高科打造世界一流的產品,也引領中國新能源汽車走向世界。”
國軒高科硅谷研究院的研發總監Chris Wiak進一步解釋,硅谷有很多新能源汽車的企業,也有很多傳統車企和一級供應商。研究院的目標是融入前沿的技術和產品研發環境,這里正是許多新電池企業新產品的研發生產地。另外,硅谷企業引領著電子技術創新的步伐,電子工程的人才在此聚集,適于動力電池管理系統、控制系統的人才需求。
國軒高科硅谷研究院研發總監Chris Wiak
Chris Wiak加入國軒研究院一年多,已經見證了地理紅利:“我們已經吸引了一些優秀的工程師,并和當地的企業建立了聯系。如果在密歇根或者北京,可能很難吸引到他們。”
目前,國軒高科硅谷研究院已經有超過10名優秀工程師,他們大多來自國際一流主機廠和電動汽車相關的企業。Chris Wiak就是一個代表。他2001年加入摩托羅拉,從事了超過5年的汽車電子設計。2006年7月,他進入德國大陸集團,從事了8年多的混合動力電池管理系統的設計工作,是大陸集團的混合動力工程組創立運營的關鍵人物。期間,福特的混動車型Fusion就應用了大陸集團的混動系統。此外,“我們還給沃藍達、戴姆勒Smart EV提交了一些樣品。”
Chris Wiak透露,國軒研究院的團隊將繼續擴大,今年底工程師將達到15位,未來幾年會更多。
開拓新邊疆
國軒高科硅谷研究院的使命,是研發電池管理系統(BMS)、電機控制系統、整車控制系統。引人關注的當然還是動力電池的研發,這家國內產量領先的動力電池企業,技術研發的實力和目標又如何?
國軒美國硅谷研究院于2014年7月31日正式揭牌
在日前舉辦2016中美新能源經濟論壇上,國軒高科工程研究院副院長張宏立向全球發布了十項招標計劃,透露出國軒高科研究院在探索前沿技術和材料,引領行業技術發展的雄心。
這十項招標包括:高能量密度(350wh/kg)電芯開發;高鎳三元材料開發及產業化;高性能硅基負極材料開發;鋰離子電池5V高電壓電解液體系開發;VDA尺寸三元電芯安全性能提升及設計優化;三元電池PACK系統安全性能提升;動力電池BMS主動均衡技術;實時高精度BMS管理系統開發;全電池系統的電化學仿真分析技術;高能量密度鋰硫電池開發。
這十項招標,既有應對目前產業化要求,在近期應用的技術,也有著眼于未來,為下一代電池儲備的技術研發,覆蓋范圍很寬,目標也定得很高,如能實現,將突破現有商用的動力電池的邊界,提升動力電池性能,促進電動汽車產業發展。
招標并不意味著純靠外力,國軒硅谷研究院目前著力研究的BMS就已初具基礎,將在明年交付客戶。
國軒高科成立于2006年,2015年8月在A股上市。產品主要有電池材料、單體和電池系統,配套企業有安凱、北汽新能源、江淮等。國軒高科的動力電池產能在國內名列前茅,2015年就已達2.5Gwh,2016年將達到6Gwh。至于未來,國軒高科董事長李縝曾透露,2020年產能要達到30Gwh,能量密度則要達到每公斤300—350瓦時。后一目標的實現,需要國軒高科研究院的開拓性表現。
作者:邱鍇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ziben/46212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