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汽集團公布了最新2019年9月的產銷量完成情況,一切似乎并沒有什么改變,好的更好了,壞的還沒變好。
廣汽本田和廣汽豐田依舊在逆市上漲的道路上一路高歌,而廣汽傳祺、廣汽三菱和廣汽菲克銷量則持續低迷下跌。
來看一下歷年廣汽集團公布的廣汽傳祺銷售數據:
2013年,銷量為109,000輛,同比增長85.74%;
2014年,銷量為134,716輛,同比增長23.59%;
2015年,銷量為195,134輛,同比增長44.85%;
2016年,銷量為372,034輛,同比增長90.66%;
2017年,銷量為508,586輛,同比增長36.7%;
2018年,銷量為535,168輛,同比增長5.23%。
產能基地發展方面:2010年廣州番禺基地第一工廠投產,2016年第二工廠投產,最終廣州總部實現年產能50萬輛。
2017年杭州工廠投產,年產能為20萬輛;2018年烏魯木齊工廠投產,年產能為5萬輛;2019年宜昌工廠投產,年產能為20萬輛。
至此,廣汽傳祺在華南、華東、西北、華中四地擁有五個工廠,完成了超過百萬輛的產能布局,推出了轎車、SUV和MPV的全系列中高端車型。
廣汽傳祺2017年的銷量首次超越廣汽豐田,那是廣汽傳祺目前為止最為閃亮的時刻。
彼時2018年超越廣汽本田的豪言壯語言猶在耳,2018年廣汽豐田卻憑借全新TNGA凱美瑞實現了超過30%的增長,而廣汽傳祺雖艱難實現增長,卻未能完成年度目標,再一次退居集團第三。
廣汽傳祺此前的發展始終受制于產能,在如今產能實現了百萬輛級別之后,市場銷量卻開始戲劇性下跌,而且似乎一發不可收拾。
誠然,2019年車市有太多不利的因素,如果說外部的因素是無能為力,那么傳祺內部日積月累的問題同樣是今日困局的重要一環。
傳祺經銷商體系的混亂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在銷量下滑之際,不管是車企之間,就連經銷商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情況顯得更加嚴重。
面對全新的國六排放標準,或許是要清理國五庫存,但是國六車型排產滯后,最終導致經銷商無車可賣情況。
廣汽車型相比其他車企更高的定位和定價是自信的表現,只是多年來,傳祺的品質和服務,跟其他自主頭部車企并無差異,并無法說服市場對其品牌高定位的認可。
在過去的幾年里,轉型是必然的選擇,比亞迪轉型新能源汽車,吉利背靠沃爾沃。這兩家自主車企最終都實現了低端車系和高端車系的全面布局,在產銷量規模和利潤上都實現了雙豐收。
廣汽傳祺的發展得益于從GS5、GS4到GS8的SUV戰略,長城當年全面轉向SUV市場正正就是對中國汽車市場和自主品牌最為現實的考量。
那些跟長城一樣的自主品牌,奇瑞、海馬、江淮、力帆都陷入重重困難,廣汽傳祺似乎在SUV高光時刻忽略了眼前的市場慘痛教訓,忘記了走到今天的成功所在。
第一代GS5 SUV承擔了廣汽傳祺發展伊始的重任,但是作為一款全新自主工廠出品的全新車型,品質的不穩定等問題或許值得理解,甚至于廣汽傳祺雪藏了這個車型。
然而,就在廣汽傳祺GS4和GS8之后推出全新SUV車型之時,并沒有用GS6這樣的全新命名,而是沿用GS5的名號。
市場和競爭對手并不健忘,歷史的陰影最終不可避免對全新GS5 形象和銷量產生不良影響。
GS4 中期改款救市、GS8也迎來改款,在自主品牌新車不斷推陳出新,占領新聞頭條的時刻,這兩款不慍不火的改款最終無力制止銷量下滑。
GS4曾經是國產自主品牌SUV的三架馬車,與哈弗H6和吉利博越爭奪市場地位,如今不管是產品競爭力還是產銷量卻無法同日而語。
哈弗H6神車地位不可撼動,成為中國自主車型的長青樹,而吉利博越在百萬產銷量襯托下卻愈發穩健,并推出了全新博越Pro車型。
GS8作為自主品牌SUV不可超越的傳奇,在今天同樣是如此,但是此前由于變速箱產能限制無法繼續增量,現今卻由于國六車型推進緩慢,導致廣汽傳祺現貨車型不好賣,好賣車型沒得賣的尷尬。
近幾年,跨國車企也悉數依次進入了SUV這個最具紅利的汽車市場。
沒有SUV車型的一汽大眾,一口氣推出了探歌、探岳等數款SUV車型,并且推出全新捷達品牌,進一步壓榨國產品牌的生存空間。
更加令人感到不寒而栗的是,廣汽集團旗下的廣汽本田和廣汽豐田,都將在2020年推出全新的緊湊級SUV。
源自CR-V和RAV4的名號,皓影和威蘭達將給SUV市場帶來新一輪的挑戰。這兩款10萬輛級別的車型,將有望繼續領跑車市增長。
在SUV市場遭遇中外車企的雙重夾擊之外,廣汽傳祺并沒有集中內部有限的資源抗擊強敵,而是開始分散精力。
全新工廠在全國各地開建,人員、零部件和物流的分散拖延了原本需要提升的品質和降低的成本。
傳祺的國際化路線似乎也未見成效,雄心勃勃的美國市場,在貿易爭端之下正處于無限期推遲之中。
車型戰線也從SUV拓展到轎車和MPV,市場營銷資源和經銷商利潤來源進一步分散。
從首款GA5開始,到GA3、GA6和GA8,廣汽傳祺可以說是在轎車市場屢敗屢戰,但是也應該足夠清晰地看到轎車市場的不容易。
作為自主品牌噩夢的轎車市場,兩座全新的工廠,杭州工廠和宜昌工廠竟然先后將GA4和GA6的轎車作為首發車型。
放眼望過去,2019年絕大部分車企都陷入了銷量下跌的困境。
廣汽傳祺2019年1月至9月,產銷量分別為259,748輛和277,198輛,分別同比下跌37.77%和29.75%,反觀廣汽本田和廣汽豐田則錄得兩位數的增長。
2018年讓廣汽傳祺趕超廣汽豐田和廣汽本田的夢想破碎,2019年或許將讓廣汽傳祺回到2016年的時刻,那個獨有廣州基地的時刻。
時間回到廣汽傳祺2016年的歷史最強時刻,成功不是必然的也不是偶然的。
提供超越用戶期待的產品,不管是全新車型還是換代車型,不僅僅要跟自己比,跟同級別自主品牌對比,還要跟跨國車企對比。
將資源集中于擴大SUV等優勢產品,而不是為了求全、求大而將難得的資源分散于需要長期解決的歷史問題。
這就是廣汽傳祺彼時成功的一些內部經驗。
2019年或許是一個讓車企感到沮喪的時刻,但是一直的努力總不會白費。廣汽傳祺的轉變正在開始,也正在慢慢地產生效應。
高層輪崗,強化研產銷協同和產品企劃,全線國六車型上線,全新換代GS4和全新GA8等新車推新更快,強化SUV優勢等等。
廣汽集團旗下的車企正在分裂為兩個組團,廣汽傳祺和廣汽菲克高速增長之后的下跌失速,廣汽豐田和廣汽本田穩步發展之后的高速增長。
同在一個集團,廣汽傳祺比其他所有車企都能更加切身地體會到,那些成功之所成功,失敗之所以失敗的原因。
如果說此刻的銷量困境來自于外部市場環境,那么廣汽豐田和廣汽本田的逆勢上漲,卻見證著品質和服務所鑄造的企業品牌是何等重要。
屢敗屢戰,只有找對了方向,才能屢戰屢勝。這是廣汽傳祺,也是其他所有車企所需要好好琢磨的。
廣汽傳祺能否重新找回2016年的自己,再一次重新那樣的自主品牌榮光么?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TMC動力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0109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