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早上,特斯拉銷量破80萬臺超過比亞迪成全球電動車汽車老大的消息廣為流傳。
這個消息大家會關注,在于海外媒體在周末都進行了報道。包括大家熟悉的 insideevs、[electrek]等等。
從報道來看,大部分都是引用 Kevin Rooke 的統(tǒng)計進行論述。根據(jù)Kevin Rooke 的統(tǒng)計——到今年 10 月,特斯拉已經(jīng)累計銷售了 807954輛純電動汽車,超越了比亞迪的 787150 輛(包含純電動汽車以及插電式混合動力混合動力汽車的銷量)銷售記錄,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動汽車制造商。
Kevin Rooke 在自視頻引言中這樣說:
特斯拉正式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制造商。
多年來,特斯拉和比亞迪一直在爭奪“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生產(chǎn)商”的頭銜。特斯拉再次領先,現(xiàn)在公司歷史上已售出超過80萬輛電動汽車。
但仔細看完 Kevin Rooke 的視頻以及外網(wǎng)的相關評述,我們發(fā)現(xiàn)這樣的判斷并不正確,甚至令人覺得毫無意義。
比亞迪和特斯拉都是 2003 年成立。
從產(chǎn)品看,比亞迪更早——2006,年就推出了首款純電動車。而當時特斯拉還在泥濘中爬行,讓馬斯克痛苦的 Roadsteds/a> 還沒影子。
第一個轉(zhuǎn)折期是 2008 年,比亞迪和特斯拉分別推出了自己新品。特斯拉是 Roadster 。因為售價超過承諾,當時馬斯克曾遭遇用戶圍攻,特斯拉差點破產(chǎn)。
比亞迪當時的情況也不好,第一代DM車型沒掀起什么風浪。
真正的關鍵轉(zhuǎn)折期在 2012 年前后。
2011 年的 E6 和 2013 年的秦,讓比亞迪走上快車道,隨后逐漸成為中國電動汽車的代表。
特斯拉則從 2012 年開始了奪命狂奔。
從 2012 年的 Model S、2015 年的 Model X、2017 年的 Model 3、再到今天橫掃全球,期間雖然屢次傳出破產(chǎn)、遭遇質(zhì)疑、但以一己之力變革整個汽車時代卻也是真實寫照。
至于現(xiàn)在,特斯拉可以用大勢已成來形容。截至 Q3,全球賣出了 20 萬臺,真正掀開了電動汽車時代的大幕。大家可以看看上面這個視頻。從 2011 年 1月開始至今特斯拉的銷量變化。
那么從 2012 年起,比亞迪真的是一直壓過特斯拉?
即使按照 Kevin Rooke 自己的統(tǒng)計也不是這樣。
從 2010 年到 2019 年差不多十年間,特斯拉的銷量一直到 2016 年都是好于比亞迪的。
比亞迪整體銷量超過特斯拉,大致發(fā)生在 2016 年 1 月,并在此后三年領先于特斯拉。
從這個角度看,巴菲特的投資毫無疑問非常成功,國內(nèi)外媒體也對此給予了充分肯定:「比亞迪和特斯拉長期占據(jù)了全球電動車銷量排名前兩名,累計銷量呈現(xiàn)你追我趕的態(tài)勢。」
當然,也不是沒有反對的。譬如,insideevs 就根據(jù)自己的數(shù)據(jù)制作了上面這張圖片。
從圖片來看,比亞迪只是在 2017 年 Q4 至 2018 年 Q2 領先于比亞迪。而這幾個季度,正好是特斯拉 Model 3 最困難的時期,馬斯克曾在節(jié)目中表示特斯拉當時距離破產(chǎn)只有幾個星期。
而隨著 Model 3 產(chǎn)能開始釋放,特斯拉很快呈現(xiàn)出了一飛沖天的勢頭。雖然從圖形來看,比亞迪的增長曲線也很漂亮。
如果這樣,我們?yōu)楹斡忠跇祟}中表示這樣的比較毫無意義?
這是因為從統(tǒng)計說明來看,一來特斯拉的累計銷量全部是純電車的銷量,而比亞迪的累計銷量中,混動車型的占比非常大,很多時候甚至超過了 50%。
其次,比亞迪的累計銷量中還包括了商用車,譬如電動汽車大巴,雖然比例不高。
最重要的,是比亞迪真正面向 C 端、也就是賣給普通消費者的車并沒有那么多。這一點,從深圳滿大街的比亞迪出租車、全國滿大街的比亞迪網(wǎng)約車可見一斑。
這是中國電動汽車車企的一個大問題。小鵬汽車何小鵬前陣子就在社交網(wǎng)絡公開發(fā)文稱,中國電動汽車面向 C 端的銷量到今年 Q3 其實只有十幾萬臺。加起來都不如一個特斯拉。
如果再考慮到特斯拉是全球銷售、單價遠遠高過比亞迪,會更覺得這樣的比較索然無味。
insideevs 在文章最后這樣說,
特斯拉只生產(chǎn)純電動汽車,而比亞迪也從事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而且?guī)缀踔辉谥袊?。比亞迪的成功還得益于中國的新能源產(chǎn)業(yè)政策,而現(xiàn)在政府的激勵要低的多,它必須更加努力才能跟上特斯拉的步伐。此外,別忘了特斯拉還會有中國產(chǎn)的 Model 3.
因此,他們結(jié)論是——特斯拉是:
最暢銷的純電動汽車品牌
最暢銷的純電動汽車制造商
具有市場上最暢銷的純電動汽車車型
累計售出了最多的純電動汽車(即使其他制造商的統(tǒng)計中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公共汽車和卡車等)
在看到這個結(jié)論時,我想起了馬斯克在八年前,也就是 2011 年接受訪談被問及比亞迪時的「笑個不停」。
在那次訪談中,當主持人問及怎么看待被巴菲特投資的比亞迪時,馬斯克笑個不停。主持人為他為什么笑?馬斯克反問你看過我們車沒?當時,特斯拉的Model S 并沒有開始銷售。主持人接著問,比亞迪難道不是你的競爭對手?馬斯克又笑了,然后說他并不認為比亞迪的車是有競爭力的,是有好的技術的,甚至比亞迪需要考慮的是如何在中國市場存活存貨下去。
今天這里舊事重提,不是為了嘲笑什么。
事實上,比亞迪過去十年發(fā)展得確實很不錯,各方面技術都有了深厚的積累。
但是,相較于特斯拉,我們的進步卻毫無疑問是不夠的。以至于在用市場換技術的燃油車時代即將過去后,我們發(fā)現(xiàn)最好的電動車依然還是來自美國的車企。而「國貨當自強」我們也已經(jīng)講了好多好多年。
此時此刻,看到有媒體在報道中以特斯拉剛剛超越比亞迪而自傲,我們真覺得毫無意義
面對未來,我們都樂觀,中國汽車產(chǎn)業(yè)在這一輪變革中必將涌現(xiàn)出領先的國產(chǎn)品牌,甚至能打敗特斯拉,搶占全球市場。
但我們必須潑一盆冷水:我們的底氣不應該來自于市場和政府扶持,應該來自技術和過硬的產(chǎn)品。而當下,我們做到了?
(完)
來源:第一電動網(wǎng)
作者:電動星球News蟹老板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05535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