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最新產銷數據,2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8.5萬輛和31萬輛,同比分別下降79.8%和79.1%。
3月12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下稱“中汽協”)公布最新產銷數據,2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8.5萬輛和31萬輛,同比分別下降79.8%和79.1%。
中汽協方面判斷稱,疫情的影響,導致汽車行業產銷大幅下滑。其中,生產端企業復工進程緩慢,零部件供應不暢,導致產出水平較低;消費端因市場需求被嚴重抑制,消費近乎陷入停滯,預計將對今年上半年的汽車市場產生重大影響。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汽協緊急呼吁,建議政府部門盡快出臺相關政策刺激消費潛力,包括限購地區適當增加汽車號牌配額,解禁新能源汽車限購,延續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幅度以及出臺汽車下鄉等政策。
三大細分市場集體產銷驟降
根據中汽協的數據顯示,2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9.5萬輛和22.4萬輛,同比下滑82.9%和81.7%,下滑幅度遠高于汽車產銷的總體降幅。
業內人士分析稱,消費者普遍居家隔離,對乘用車的銷量打擊最為嚴重。雖然目前不少整車企業為了提振銷量,已采取了各種線上直播的方式“帶貨”,但實際作用比較有限。
北京嘉程汽車集團董事長常曉南告訴證券時報·車資本,汽車經銷行業屬于服務行業,面對面的交流與服務是不可替代的,當前部分汽車企業和經銷商采取的線上營銷模式,并不是對行業銷售模式的根本性創新,實際轉化率很低。
與生活密切相關的乘用車市場遭遇重創,商用車領域也難逃下滑大勢。根據乘聯會公布的信息顯示,2月我國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8.9萬輛和8.6萬輛,同比分別下降66.9%和67.1%。
新能源汽車方面,2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951輛和12908輛,同比分別下降82.9%和75.2%。
行業強烈呼吁政策“保駕”刺激消費
超七成的產銷同比下跌,在汽車產業內實屬罕見。在整個產業都在遭遇巨大沖擊的背景下,行業內多次呼吁政府部門推出相關政策刺激消費。
2月28日,深圳市發布政策稱,要穩定汽車等大宗消費,加快新增汽車指標放號,優先保障家庭首購需求。
3月6日,廣州市發布《廣州市促進汽車產業生產消費若干措施》,明確提出2020年3月至12月底對個人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給予每車1萬元綜合性補貼,同時對購買“國六”標準新車的消費者,每車補助3000元。
廣深兩地的先行救市,為整個行業帶來了信心和鼓舞。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告訴證券時報·車資本,在限購城市釋放部分牌照,予以消費者一定補貼,可以有效提振消費,這部分城市的消費者既具備消費能力,也有充分的消費欲望,能夠在一定階段內適度放開,對拉動消費有很明顯的作用。
不過也有行業專家建議,政府部門在對產業進行支持時,除了進行相應的財政支持刺激消費,還可以通過各種措施鼓勵消費結構的調整,例如在新能源和小型車方面提供更多的便利和優惠條件,以促進行業朝著節能減排的方向進行發展。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車資本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11325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