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與自然資源保護協會聯合舉辦的“車網互動創新商業模式“研討會上,網、樁、平臺及車企等相關企業高層管理者針對“車網互動商業化的可能性路徑”展開了主題對話。此環節由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標準化中心主任劉永東主持,以下為核心觀點摘要。
對話主題一:電動汽車與電力系統互動的潛力應用場景有哪些?
國網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儲能云平臺事業部總經理 王明才
1. 目前車網互動參與電網的調控輔助是可行的,而且對用戶來說沒有太大的影響。通過APP讓用戶選擇能夠參與的時段和電量就可以實現。
2. V2G可以沿用傳統的儲能模式,削峰和填谷的模式是可行的。因為從儲能對比來說,如果電池性能有一定保障,無論在投資還是業務模式上,是有盈利優勢。
3. 在運行備用或者容量備用上后續是可以做的,而且對于V2G有優勢。因為車輛有比較長的停駛時間,對容量備用并不需要很長時間或者很大量的充放電循環參與就可以實現。
4. 中國對于調頻的需求量沒有那么大,但是V2G做頻率響應是比較好實現的,而且有獨到的優勢。
5. 傳統的電網末端的電能量治理可以通過V2G的形式實現,而且這種模式下對電網的投資和用戶的收益也是比較可觀的。
特來電新能源有限公司副總裁、首席科學家 龔成明
電動汽車作為一個資源能在哪些角度提供互動?
1. 從時間維度,從暫態到準穩態到穩態,從日內到數周到數月都可以提供支撐?,F在參與的還是日內到日前,對通訊的要求是最低的。如果將來有更好的通訊手段,可能對不同的時間尺度就有更多可能。
2. 從空間尺度,電動汽車和電網的互動可以在小區和園區里做。微電網因為價格機制都在微電網內部解決了,就非常靈活和高效。
要實現這些需要很多突破,包括技術、政策和機制。暫態方面主要對理論要求非常高,對通訊,計劃和管理,預測、優化建模和求解的要求都非常高。還有如何把這些資源真正的激勵和調用起來。對于分享型的資源參與起來不容易,分散式的車主可能不愿意參與,怎么樣激勵和調用資源也是一個挑戰。
面對這些挑戰可能要有系統化的設計和考慮才能真正發揮出車網互動的價值。
對話主題二:車網互動目前面臨的阻礙?所需的技術、標準、政策保障有哪些?
上海市電力需求響應中心主任 鄭慶榮
大家普遍認同充電樁將是今后實現電網負荷調控的重要模塊,車網互動也是大勢所趨,這是大家普遍認同的。以上海為例,從三個方面談一下。
1. 技術方面有3個問題:一是互動能力方面,具備互動能力的充電樁比較少,具備V2G能力的充電樁在上海剛剛進步,可用性不是很強;二是調用能力方面,充電樁總體負荷規模較大,但參與車網互動方面總體能力較低,造成運營成本較高、調用效率也較低;三是負荷預測方面,由于電動汽車充電行為的不確定性,導致負荷的預測難度較大。
2. 標準方面有2個問題:一是采集計算方面,現在多數充電樁是表后計量,數據認定的準確性和精度方面仍然存疑;二是參與市場方面的標準還沒有規范,是否符合傳統電廠的參數標準對電網調控和輔助服務非常重要。
3. 政策保障方面:首先是輔助市場調用機制不完善,也沒有明確的政策保障;其次是商業模式方面,充電樁企業參與車網互動的收支還不成正比;最后是結算方式,在補償費用的分配方面還有許多問題,比如現在上海只能是以電費抵扣的方式給到終端側的用戶,不能反哺到負荷集成商。
建議:
1. 隨著V2G技術的提升,整個充電樁帶的V2G功能可以形成規?;?,規?;瘜φ{用的效率會有很大幫助,規律更容易被掌握,對電網的負荷預測更加準確。
2. 標準方面,需要有公信力的機構出臺對非關口表的數據進行鑒定和校驗。只有這些出臺的數據具有公信力,電力公司或者政府才能夠將其采納作為補償的標準。
3. 政策方面,輔助服務市場的組織模式、定價模式需要固定下來;商業模式的激勵政策包括補償政策也需要形成一定的模式;結算方式要實現多方共贏,能夠使電力公司滿意、充電樁企業滿意,也能夠讓可能涉及到的電力用戶滿意。
萬幫新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 鄭雋一
從充電的角度來看,真的很迫切的需要電動汽車搭載的電池能夠積極的參與互動。目前首要問題就是峰谷價差,如果峰谷價差超過一塊五用電池參與電力交易就有可行度。
但是在示范項目過程中,發現碰了兩個“奶酪”,一個是影響物業公司賺錢,一個是供電公司不允許大范圍推廣。對于現在面臨的一些問題,我們認為:
1. 電力市場需要放開:儲能、分布式的能源聚合商能否充分參與電力市場交易仍是問題。
2. 充放電的標準:充電的標準已經很齊全,但放電的標準從電池到車端到樁端,到網,整個的標準體系還在做。
3. 并網的標準:電網的管理端如何把電回到電網里面。
4. 政府或電網公司可以出臺激勵措施,投入電動汽車以鼓勵車主。
5. 車樁網的整體通訊要考慮安全問題,加密、可靠性和響應的時效性,技術上需要跟進。
對話主題三:充電運營商、車主、電力公司如何實現互利共贏?
依威能源高級總監 朱文進
作為充電運營商,我們從車主的角度去思考和推動,因為只有車主買單了,后面的利益才會共贏。首先要搞清楚車主的需求和想得到的利益,有三個方面要關注:
1. 充電樁的普及度:過去充電運營商自己鋪樁成本高,投資回報周期長。在新基建政策下,投資會加大,充電樁數量也會增加。我們也在結合市場上的優質資金進行更精細化運營,做好技術和服務升級,提升用戶服務體驗。
2. 用戶可能比較注重充電過程的趣味性:比如即插即充功能(充電過程不需要人為干預)和有序充電,可以增加充電過程的趣味性,但對APP和運營的后臺技術有更高要求。
3. 充電費用問題:削峰填谷政策是電力公司大力提倡的,但是用戶為什么去使用?作為充電運營商,我們在兩者之間建立了一個橋梁。我們會提供增值服務來提高充電運營商的價值,也能夠降低用戶的費用,減少電網負荷峰谷差。
蔚來汽車高級經理 劉雋
蔚來一直在進行車網互動方面的探索和嘗試。從2016年起陸續參與了國網一系列車網互動和有序充電的試點活動。我們認為,小區充電是最好的充電方式。蔚來也率先實現了私人電動汽車用戶規?;瘏⑴c電網需求響應,用戶反響強烈。
如何實現互利共贏,有幾點建議:
1. 建議在電動車的互動參與中有更靈活的計量認定方式,首先是在放電方面,比如用戶無私樁,如何認定參與量;其次是結算方式,如何更靈活地與終端用戶進行結算,同時縮短結算周期,鼓勵用戶積極參與;再次是否可以出臺更直接動態的電價政策,使電動車不限于峰谷電價差也能參與V2G;最后是電表認證的方式,無表的用戶如何參與?是否引入第三方機構或其他計量采集方案,也需要考慮解決。
2. 希望隨著電力市場的逐步發展,能夠制定更為落地的市場規則,考慮電動汽車的特點,設計符合電動汽車參與的產品。同時,在制定產品市場規則的時候完善用戶的考核以及補償機制。
* 文中企業順序按嘉賓發言順序排列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17904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